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论坛
预防医学论坛

齐小秋

月刊

1672-9153

yfyxlt@vip.163.com

0531-82941186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992号

预防医学论坛/Journal Preventive Medicine Tribu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刊物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内容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本刊自2001年起开设”继续教育园地”栏目,聘请国内预防医学专业的知名专家讲授相关专业的新进展,凡是本刊订户均可报名参加(需交注册费),学习完全年(6期杂志)继续教育园地”内容者可授予国家工类学分10分。本刊自办发行,订阅者请汇款至本刊编辑。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HARLS数据的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魏萱王宁翟向明李振香...
    48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抑郁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收集年龄≥60岁且慢性病患病数量≥2种的老年人基本特征、慢性病共病情况、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社交活动等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5 382人,存在抑郁症状者2 509人,占46.6%(2 509/5 382).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女OR=1.489,95%CI:1.282~1.731)、居住地(城镇OR=0.688,95%CI:0.593~0.799)、养老保险类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OR=0.562,95%CI:0.371~0.851)、医疗保险类别(城镇职工医保/公费医疗OR=0.644,95%CI:0.429~0.968)、是否有配偶/伴侣共同生活(没有OR=1.35,95%CI:1.152~1.582)、对子女满意度(满意OR=0.254,95%CI:0.187~0.345)、夜间睡眠时长(<6 h OR=2.077,95%CI:1.758~2.453)、ADL(未受损 OR=0.519,95%CI:0.45~0.597)、IADL(未受损OR=0.462,95%CI:0.401~0.532)、慢性病数量(2 种 OR=0.599,95%CI:0.518~0.692;3种OR=0.723,95%CI:0.621~0.842),P<0.05.结论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没有配偶/伴侣共同生活、夜间睡眠时长<6 h是抑郁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城镇、ADL和IADL未受损、对子女满意、患慢性病数量较少、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城镇职工医保/公费医疗医保是抑郁的保护因素.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抑郁CHARLS调查

    基于CLHLS数据的睡眠状况对中国老年人抑郁、焦虑的影响

    刘婷李成赵敏席波...
    487-493,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睡眠状况对中国老年人抑郁、焦虑的影响,为预防老年抑郁症、焦虑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与家庭幸福调查(CLHLS)中≥65岁老年人的健康调查数据.采用简明版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对老年人的抑郁状况进行评价,采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7)评分对老年人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价.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睡眠时间或质量变化组老年人抑郁、焦虑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间或质量变化情况对老年人抑郁、焦虑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65岁的老年人1 387名,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7.46 h,9.88%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30.21%老年人存在睡眠不足.调整性别、年龄、接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保险情况、家庭年收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和锻炼情况后,睡眠质量较差组、一般组CES-D10评分高于睡眠质量较好组(F=18.67),睡眠时间<7 h组CES-D10评分高于睡眠时间7~9 h组(F=100.62),睡眠质量持续不佳组、恶化组、改善组CES-D10评分均高于持续较好组(F=9.47),睡眠时间持续不足组、损失组CES-D10评分均高于持续充足组(F=28.84),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较差组GAD-7评分高于睡眠质量较好组(F=11.75),睡眠时间<7 h组GAD-7评分高于睡眠时间7~9 h组(F=19.46),睡眠质量持续不佳、恶化组GAD-7评分均高于持续较好组(F=5.45),睡眠时间持续不足组GAD-7评分均高于持续充足组(F=7.51),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改善者抑郁、焦虑发生风险最低(抑郁OR=1.65,95%CI:1.17~2.33,P<0.05;焦虑 OR=1.92,95%CI:1.01~3.69,P<0.05),而恶化者(抑郁 OR=5.20,95%CI:3.90~6.93,P<0.05;焦虑 OR=2.80,95%CI:1.67~4.69,P<0.05)、持续不佳者(抑郁OR=5.13,95%CI:3.74~7.05,P<0.05;焦虑OR=4.07,95%CI:2.42~6.84,P<0.05)抑郁、焦虑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睡眠时间增加者抑郁、焦虑的发生风险最低(抑郁 OR=1.26,95%CI:0.91~1.75,P<0.05;焦虑 OR=1.36,95%CI:0.76~2.38,P<0.05),而持续不足者(抑郁OR=2.46,95%CI:1.80~3.36,P<0.05;焦虑 OR=2.26,95%CI:1.42~3.60,P<0.05)抑郁、焦虑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睡眠时间短和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抑郁、焦虑的发生风险增加,而睡眠时间增长和睡眠质量改善者该风险低.

    抑郁焦虑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老年人

    2011-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张玲马晓洁曹海霞崔峰...
    494-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11-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和空间聚集性,为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淄博市2011-202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应用GeoDa及Arc Map软件对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1-2021年淄博市共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1 570例,年均发病率为3.07/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x2=221.47,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40~69岁(1186例,75.54%);职业以农民为主(82.99%),累计病例数居两位的区县分别是淄川区397例(25.3%)、临淄区315例(20.1%).2011-2021年,全局Moran's I指数无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低-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淄博市中部的张店区,"高-低"聚集区集中在淄川区和高青县."低-低"聚集区,仅在2021年集中在博山区和沂源县.结论 山东省淄博市2011-202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反弹趋势,淄博地区各区县全局上在空间上不存在相关性,部分地区局部相关,主要集中在中部主城区.

    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空间聚集性人畜共患病空间回归

    2020-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苗华徐英华倪楠
    499-502,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0-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2022年泰安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信息系统上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2年共检测样本1 294份,男性样本731份(56.50%),女性样本563份(43.50%),主要以0~3岁组儿童为主(44.90%),泰安市食源性疾病在第二季度高发,暴露食品中以水果类及其制品最多(516例,39.88%),包装方式以散装(包括简易包装)为主(61.98%),暴露场所以家庭为主(88.49%);共检出阳性人数294人,检出率为22.72%,3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53,P=0.001);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诺如病毒三种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58,P=0.000),其中诺如病毒(12.83%)检出率最高.结论 2020-2022年泰安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是诺如病毒和沙门菌,应重点关注0~3岁人群.

    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病原体

    2018-2023年淄博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汪洋高慧杨爱青徐一凡...
    503-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淄博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确定风险因子的可能来源及分布,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依据每年《淄博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2018-2023年在淄博市辖区内采集食品样品,依据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及国家每年公布的检出限和复检规则等相关标准开展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共监测样品2 722份,检出超标样品154份,样品超标率5.7%(154/2 722),获得数据60 825个,超标数据220个,数据超标率0.4%(220/60 825).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虾蛄肌肉中镉、油条和发酵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玉米粉中伏马菌素等.餐饮环节样品的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超标率高于流通和种植环节(x2=46.231,P<0.05),流通环节农贸市场和商店样品的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31.P>0.05).结论 淄博市食品中化学污染情况总体较好,但部分食品中仍存在化学污染物超标现象.

    食品风险监测化学污染物有害因素

    2023-2024年山东省南四湖地区禽流感感染情况监测结果分析

    李立博黄友光梁玉民姜文国...
    508-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省南四湖地区候鸟、家禽(养殖场、屠宰场)及周边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于南四湖流域的济宁市任城区、鱼台县、微山县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1个候鸟标本采样点,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候鸟迁徙季节,共采集596份新鲜候鸟粪便样本;在济宁市选择4个调查点(邹城、金乡、兖州、汶上),2010年1月-2024年3月,共采集家禽标本3 726份;2023年1月-2024年3月,累计纳入湖区暴露人群687名、活禽市场禽职业暴露人群104名及对照人群73名,采集其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鸟、家禽标本中流感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标本中不同亚型流感病毒抗体.结果 候鸟标本中流感病毒携带率为2.3%(14/596);活禽市场家禽标本中流感病毒的携带率为9.0%(337/3 726),进一步分型显示H5、H7、H9亚型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4%(14/3 726)、0.4%(14/3 726)和4.7%(174/3 726);血清学调查显示候鸟栖息地居住人群和禽职业暴露人群H5N1、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人群,其中禽职业暴露人群较对照人群对H9N2禽流感病毒有更高的感染风险(OR=1.68,95%CI:1.239~2.994,P<0.05).结论 山东省南四湖地区活禽市场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其中H9亚型的流感病毒占比最高;湖区人群和禽类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5和H9亚型流感病毒的风险较高.

    禽流感南四湖候鸟家禽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2006-2023年潍坊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韩明奎郭雪艳乔宗雷单杰...
    513-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6-2023年潍坊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2006-2023年潍坊市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因、发病规模、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罹患率、病死率、年度百分比变化(APC)、莫兰指数(Moran's I)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23年潍坊市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68起,其中乙类364起、丙类61起、其他传染病43起.发病2 420例,死亡45例,合计罹患率为1.86%(2 420/129 946),合计病死率为1.86%(45/2 420).Joinpoint分析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APC为8.84(P<0.05),呈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4);11月-次年2月为高峰期,5-8月为低谷期.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未发现统计学差异(Moran's I=0.074,Z=1.06,P=0.15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潍城区和奎文区为高-高聚集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村庄和社区的发生率较为均衡,学校和工矿企业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场所,不同人群需要关注的主要传染病病种存在差异.结论 2006-2023年潍坊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谱在不断发生变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各县市区间差异较大,不同人群需要制定不尽相同的防控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病学

    2021-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沙门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郑金华马瑜张洋洋
    518-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1-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市售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疾病治疗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1-2023年每年3-11月,采用随机采样、分层采样、定点采样等方法,从山东省泰安市农贸市场、超市、零售店、网购等地点采集生肉及其制品、即食动物性水产品、流动摊档售卖食品、外卖配送餐4类市售食品270份样本,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70份样本共检出沙门菌43株,总检出率为15.93%(43/270),其中生肉及其制品的检出率最高(为32.00%,32/100).鉴定出15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25.58%,11/43)和肠炎沙门菌(18.60%,8/43)是最主要的2种血清型.43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53.49%(23/43);其次为四环素(51.16%,22/43)和氯霉素(37.21%,16/43).结论 2021-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市售4类食品中存在沙门菌的污染,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态性,对部分抗生素耐药较严重.

    沙门菌血清型耐药食源性

    2008-2023年潍坊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处置质量评价

    郭雪艳韩明奎乔宗雷单杰...
    52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8-2023年潍坊市接收处置的传染病预警信息,并评价预警信息处置质量,为规范工作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2008-2023年潍坊市接收处置的传染病预警信息相关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综合评价处置质量,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和线性组合x2检验,用Geoda1.18.0软件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 2008-2023年,潍坊市共接收传染病预警信号24 410条,处置率100.00%,处置及时率98.51%,疑似事件阳性率21.66%,预警信号阳性率0.66%.2009-2023年疑似事件阳性率(x2=691.217,P<0.001)、预警信号阳性率(x2=149.939,P<0.001)均呈上升趋势.2008-2023年疑似事件阳性率未呈现空间聚集性分布(Moran'sI=0.057,Z=0.91,P=0.19),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示,寿光市为高-低聚集区,青州市为低-高聚集区,奎文区和寒亭区为低-低聚集区.预警信号阳性率未呈现空间聚集性分布(Moran's I=0.117,Z=0.17,P=0.46),局部空间自相关寿光市、临朐县为低-高聚集区.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密市的预警信息处置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较好.结论 潍坊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传染病自动预警预警系统预警效果

    2017-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流行性感冒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姜艳艳田蒙蒙申亚琦范俊杰...
    528-53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7-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病原学特点及趋势变化,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国家级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资料及全市暴发疫情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3年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子样本4 241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样本581份,总体阳性率13.70%,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比最高(33.56%),其次为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27.02%).除2020-2021年未检出流感病毒外,其余年度呈现不同亚型毒株共同或交替流行趋势.2017-2018年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病毒和乙型Yamagata病毒,2018-2019年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病毒和甲型H3N2病毒,2019-2020年优势株为甲型H3N2病毒,2021-2022年优势毒株为乙型Victoria病毒(100%),2022-2023年优势毒株为甲型H3N2病毒和甲型H1N1病毒.不同季节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893,P<0.001),以冬春季为主.不同性别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14,P>0.05),不同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666,P<0.001),其中15~24岁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23.73%).2017-2023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54起,以小学(48.15%)、中学(18.52%)为主,主要由乙型Yamagata病毒引起,其次为甲型H3N2病毒和乙型Vic-toria病毒.结论 2017-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流感疫情呈现不同优势株共同或交替流行的态势,应重点关注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持续做好流感样病例监测.

    流行性感冒病原学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