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罗骥

双月刊

1000-5110

ynnups@ynnu.edu.com

0871-5516038

650092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les and Social Scl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学报创刊于1958年,现为“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主要刊载哲学、宗教学、美学、历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教育学、旅游文化等学术论文及理论文章,有较高的转载率和文摘率。编辑均具有高级职称,有较强的编辑力量和研究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周边外交与边疆治理现代化

    方盛举徐志亮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的地缘关系,不仅地缘经济合作广,地缘文化互嵌深,而且跨界社会交往频度高.以往的边疆治理具有明显的内向性特点,缺乏与跨境区域治理相衔接、相统筹,制约了边疆治理效能.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更加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成为边疆治理的重要职责.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不仅是边疆省区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需要,也是主动经略和塑造周边安全态势、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需要,还是促进边疆省区加快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周边外交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外交,不能仅靠政府外交来实现,还需要整合边疆省区丰富外交资源,构建以政府外交为主导,以民间外交为主体,以公共外交为重点的周边外交新格局,这样才能适应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周边外交边疆治理现代化周边命运共同体民间外交开放发展

    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内涵、挑战与路径

    张辉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边疆地区探索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立足于边疆地区的现实生态问题,紧紧围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使命,可通过现代化的制度和手段克服传统治理模式的弊端并提升生态治理效能.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复杂性在于需处理好安全与稳定、边疆与周边、发展与保护等多对关系.近年来边疆生态治理工作虽已取得重要成绩,但在治理思路、治理内容和治理策略的现代化转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针对当前治理中存在不足,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要在体系优化、观念转换、机制构建和内容提升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持续提升边疆地区生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探索形成具有边疆特色的治理方式,为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边疆经验.

    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态命运共同体民族生态文化

    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研究的拓展与创新(代主持人语)

    方小兵
    19页

    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主题创新

    方小兵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研究面临理论构建不足、研究方法局限、研究视野狭窄等问题,最新发展趋势体现出对理论、方法和主题创新的追求.理论创新体现在充实语言政策进程模型、完善机构语言政策分析框架,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超国家语言规划理论.在方法创新上,力求通过机构民族志和法律民族志,获取关于语言政策制定、实施和影响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语料库方法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充分运用话语分析方法,通过互文性分析、合法性分析和再语境化分析等手段,深度考察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的话语实践及背后的意识形态.主题创新涉及议题更新和领域拓展,尝试关注诸如语言政策的法律效能及全球治理功效、国际公务员政策感知、政策话语博弈与政策评估等深度议题,并将领域拓展到小型、区域性、专业性国际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语言政策,以构建完整的全球语言治理图景.

    国际组织语言政策政策进程模型话语分析民族志研究

    国家安全视域下欧洲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的逻辑与实践

    鲍辰何山华
    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洲地区民族成分复杂,长期发生着强度不等的语言冲突,牵制了大量区域层面的管理资源,因此欧洲区域性国际组织将语言作为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因素,以确保区域安全稳定和繁荣.文章选取欧盟、欧洲委员会、欧安组织、经合组织和北约等5个欧洲区域性国际组织作为考察对象,对其通过语言政策保障国家层面安全的逻辑和实践进行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国际组织选择通过推行多语主义、保护语言权利及依赖强势语言的路径,试图维护语言多样性并促进社会融合,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常面临着多样性原则和实用主义冲突、安全利益分配困难等一系列挑战.如何建立灵活动态机制以确保欧洲语言多样性和政治一体化需求的持续平衡,实现长期区域安全,是欧洲管理中一个需要长期面临的课题.

    欧洲国际组织国家安全语言政策语言冲突

    中国提升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关键语言路径研究

    张天伟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键语言研究有主体、领域和区域等不同维度.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研究中也涉及关键语言.文章在梳理关键语言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结合指数和关键度的实证、量化研究,面向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及其语言政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讨论我国提升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关键语言确立原则.通过需求-供给的比值,对中国当前面向具体国际组织的关键语言案例进行了量化分析,为中国提升国际组织影响力提供参考.

    关键语言国际组织关键度国家语言能力指数语言政策

    区域发展权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对接

    陈婉玲周浩然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发展权是作为第三代人权的发展权与特定空间内的生产力要素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中国式现代化五个层面的核心要义,与区域发展权的人权本质、分配层次、多元内容以及整体主义方法论等多个维度紧密契合,为区域发展权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时代视角与方向指引.实践中对区域发展权的认知存在过度追求工具理性、偏离价值理性的工具主义倾向,亟须加以修正,应立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遵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从权利性质、权利目标和权利内容等方面廓清区域发展权的法治蕴含.同时,区域发展权的实现应当摒弃权力经济的思维,适时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法》;分类推进区域文化发展利益与区域经济利益的耦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加强区域碳市场建设,平衡区域生态利益与区域经济利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区域发展权中国式现代化逻辑对接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省域分异及其区域功能定位

    丁文丽周建华刘阳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9年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稳步发展,内地31省区市省域差异明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实证分析产业发展水平、金融资源禀赋及区域政策等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影响,丰富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跨境结算货币理论,运用TOPSIS法对内地31省区市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潜力测度评价,根据测度结果提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极化发展区、支撑发展区及挖潜提升发展区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构想及省域功能定位,并就实施路径提出建议.

    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潜力测度空间发展布局省域功能定位

    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的逻辑向度、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邹太龙朱德全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广泛应用为新时代德育评价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借助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能够立足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学生道德样貌,依托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指向德育评价自身的洞察力、生成性与增值价值.然而,真实复杂的德性无法被数据完全呈现、"全景敞视"的数据监控可能诱发德育评价的过程风险、相关性思维难以触及德育评价的内在机理以及数据获取、处理与保存容易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也限制了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的深度.为充分释放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的功效,需要坚持技以助人,追求客观事实与价值判断的内在统一;正视德育特性,规约大数据在德育评价中的适当嵌入;革新评价范式,实现量化评估与质性评价的耦合共生;回归本体价值,发挥德育评价"育德成人"的反拨功能.

    大数据德育评价评价范式德育特性立德树人

    应为与可为: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教育建设的精神根基

    陈建华汪颖慧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教育家精神的弘扬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和积极作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职业伦理发生了很大变化:"神圣性"与"世俗性"的摇摆,导致教师教育信仰的偏差;"个体责任"与"群体责任"的割裂,导致教师伦理责任的规避.培育教育家精神是破解教师伦理困境的必然选择,以教育家精神优化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有助于培养一支卓越的教育家型教师队伍.教育家精神是教师教育建设的精神标尺,它有助于培育志业精神,引导教师成为"教育者";倡导以学生为本,鼓励教师成为"好教师";强化爱国精神,支持教师成为"弘道者".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的迫切需求,应以培育教育家型教师为目标,实现典范引领与群体培育的同步推进;以中华民族传统师道文化丰富教师教育内容;创新融入教育家精神的教师评价体系,形成良性的教育生态.

    教育家精神教师教育教育家型教师教育强国教师职业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