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本位下自然科学论著阅读教学的重新审视——以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邱明峰魏永康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科学论著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其常因专业性强、概念多、知识广、难度大等特点让广大语文教师"望而却步"或者"浅尝辄止".我们应在语文本位的观照下,对自然科学论著教学方式与价值进行重新审视.要区分清楚"学习"与"研习"的不同内涵,锚定好教学目标;走出教学的认知误区,不能只让学生"读得懂"文章,更要把握住让学生"懂得读"文章这一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思维,从"入乎内"到"出乎外",建构自己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能重新审视文本,强化整体阅读能力,甚至跳出文本,联系实际感悟科学思想,强化思维实践能力.由此,学生便能在语文中学科学、强思维,通过研习建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深度学习、思考和钻研的习惯.

    自然科学论著语文本位研习

    "合作原则"理论在《荷花淀》教学解读中的应用

    王军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荷花淀》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8课编选的三篇小说之一.本单元对应的人文主题是"苦难与新生",需要完成的核心学习任务是认识、理解"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学此篇不仅要对情感进行解读,还要尝试引导学生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理论指引下通过探究遵守或违反"质""量""关系""方式"这四个准则来聚焦并剖析文本的深层内涵,致力于让学生从解读中学习,创新文本解读方式.

    "合作原则"理论《荷花淀》教学解读

    叙述人称与阅读理解

    谭红陈剑泉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述者、人物、受述者之间关系复杂,叙述者和受述者有时与故事中的人物分离,有时又重合.不同的关系,叙述时人称指代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叙述人称.叙述人称又与叙述视角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的关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对应.读者可借助第一人称叙述者,感受作者内心世界;借助第二人称受述者,领悟叙述者与受述者的亲密关系;借助第三人称人物,把握叙述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叙述人称叙述视角阅读理解

    观山水以参义理,于淡泊处得精神——姚鼐《登泰山记》赏析

    蔡绍雁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登泰山记》中姚鼐对辞章、义理、考据的精湛运用,不仅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首先,姚鼐通过亲身攀登,深入探索泰山,从而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与真知灼见;其次,姚鼐在文中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静美的人生态度,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最后,姚鼐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勒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景观,巧妙地将丰富的义理寓于其中,使得《登泰山记》既具有了卓越的文学价值又具有了深刻的思想价值.

    义理考证辞章淡泊

    析文探境,思辨明学——部级精品课《劝学》品鉴

    黄亚男彭跃为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性阅读不是简单地获取静态知识,而是在多元对话中激活思维,唤醒对传统经典的真正理解,促进自我思维模式的建构.接受美学关注作者、文本以及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思辨性阅读路径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学情,创设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回归语境,审视传统经典,感受澄清谬见的理性力量.

    传统经典思辨性阅读接受美学

    师无常道,气有浩然——部级精品课《师说》品赏

    黄琼芳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说》一文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实则是时代巨擘的战斗檄文,既能让人感受中唐的时代之痛,又能带人领略引领时代的改革家之风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以辨析写作意图为切入口,重构叙述机理,深挖时代要素,细品蕴于其中的真情实意,从而理解从师之道的真正内涵,领略改革家的浩然正气.

    辨析意图师道真士

    一双冷眼观世界,一颗热心救国民——部级精品课《拿来主义》品鉴

    李焕然杨仕威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让学生深入学习《拿来主义》独特的论证方式,培养思辨性思维.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把握"拿来主义"这一思想中蕴含的"理性、开阔、自主"的理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提取核心观点,梳理论证思路;通过真实情境和有效的课堂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内部,自主探究作者的说理策略和严密逻辑,并思考"拿来主义"对于当下的现实意义.

    拿来主义真实情境思辨性思维现实意义

    超越景物描摹,读出个性情感——部级精品课《荷塘月色》品赏

    颉甜甜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经典散文的语言艺术"为切入点,创设学习情境,设计文学短评写作任务.通过"聚焦月下荷塘,读出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意蕴""聚焦塘上月色,读出文段背后的构思与匠心""联系经典文段,读出表达背后的共性与个性"三个子任务,让学生在结构化的学习过程中领会作家蕴藏在文本中的言语智慧,促进语用能力的提升.

    景物描写学习情境言语智慧

    艺术时空里的大唐燕歌——部级精品课《燕歌行并序》品赏

    唐晔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导学生首先感知《燕歌行》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写作特点,继而总结时空关系融合后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受诗歌虽使用乐府旧题,但能够在同题作品中脱颖而出的艺术魅力,丰富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经验并提升理性认识.

    乐府旧题时空关系艺术魅力

    以概念能力提升写作高阶思维

    姚冬芬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教学要聚焦学生写作中遇到的真正障碍或具体问题,破解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难题.文章针对高中生写作暴露出的"概念能力薄弱"的突出问题,结合丰富的写作实例,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如何以概念能力提升写作高阶思维,即"多途径开发概念能力""多方法界定核心概念""多形式运用概念思维".

    概念能力开发界定概念方法概念思维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