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任彦钧

月刊

1004-6097

czm@ywtd.com.cn

0351-6378029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45号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Journal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卖油翁》为例谈语文课堂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孙静思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初中生的思辨能力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也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发展趋势.以课文《卖油翁》为例,探讨语文课堂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需以生成性为导向,提高课堂预设的开放性、延伸性及可变性,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和审视文本,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语文《卖油翁》思辨能力

    读·说·析·写——浅谈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

    吴学英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典诗词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当下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传统的教学手段"读""说""析""写"出发,对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读场景,品父爱,学表达——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林燕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进行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的教学呢?教师可通过"走近作者,感受创作风格;检查预习,体会家境贫寒;概括场景,理清写作思路;精读场景,体会浓浓父爱;回顾场景,总结表达方法;学写场景,运用表达方法"等进行板块式教学设计,从而有效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读场景品父爱学表达《父爱之舟》

    驿路蜿蜒处 梨花处处开——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文本再解读

    杨海新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语文教学强调以生为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与文本发生认知与情感互动,这种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进而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思维能力.以《驿路梨花》为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着手,建立"一体两翼"的文本解读思路,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双丰收.

    初中语文解读视角《驿路梨花》

    口语交际'灵动"课堂构建初探

    胡蓉国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语交际是听说互动的过程,而如何鼓励学生表达却成为一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激情,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交际,拓展延伸口语交际渠道,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构建探讨

    基于儿童心流体验的小学语文课堂重建

    方颖霞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心流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目的是消除学生的心理疲惫与学习倦怠感,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正向卷入状态,获得持久的、沉浸式的心流体验,同时也让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获得显性发展与正向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心流体验正向卷入

    以任务组为载体提升整本书阅读质量——以《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为例

    侯秀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引领《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索如何以任务组为载体,通过一系列任务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任务组兴趣语文素养《傅雷家书》

    通达人情入诗境——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为例

    肖莉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是教材分析还是课文解读,本质上都是人与文本的互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步步深入的过程,而思维的步步深入能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诗歌之所以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是因为诗歌能够引发读者心灵上的共鸣.在诗歌教学之前或过程当中,激活学生的人情认知,让学生通达人情,便可以打开诗歌解读的大门.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诗境

    从意象到题材:论花在古代文学中的发展

    苏爱风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是古代文学中的常用意象与题材,在审美文化发展过程中,花从被人发现、关注到进入文学视野,成为吟咏表现的对象,经历了一个由物质到审美,再到成为常见意象,形成固定题材的历程.

    意象审美题材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新探——《蜀道难》与《将进酒》的对比赏析

    于雷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唐朝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李白的诗不但具有丰富的意境,而且具有深刻的内涵.通过对他的两首著名作品《蜀道难》与《将进酒》的对比分析,可以深刻认识到李白诗歌中的丰富内在独白,从而更好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蜀道难》《将进酒》对比分析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