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

晓苏

月刊

1004-0498

ywjy@mail.ccnu.edu.cn

027-67867086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语文教学与研究/Journal The Language Teacher's Frien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强化理论色彩、突出探索意识、推动教育。扩大阅读视野、加强写作训练、迎接语文考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振声悟意,口角噙香——论初中古诗词吟诵教学的运用

    林梁峰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而吟诵是鉴赏、理解和创作传统诗词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吟诵诗词,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审美想象,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愉悦.我们在教授学生品诗赏诗的时候,应引导学生把声音放出来,将诗歌阅读引领到诗性阅读的立场上来,在诗词吟诵中去感受那份独特的审美愉悦,回到各种生命感官的开放立场上来,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延伸课外,还原诗境,吟悟诗情,真正领略诗词带来的美感享受.

    初中古诗词吟诵教学诗情阅读

    依体教学:破译情感的密码——《声声慢》教学手记

    张丽娟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其专业性为:依体教学、互文性阅读与探究、有见解的表达.如同小说教学最终不脱离叙事技巧一样,诗词教学需要归结到抒情艺术上.探讨词人情感的密码应先从声音的密码入手,其次需要从意象入手,最后还要关注文字背后的人物形象.关注情感让课堂具有温度;基于互文性的比较阅读和探究性阅读,让课堂具有广度和深度;有见解的表达让课堂具有灵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专业性

    高考信息类阅读测试文本的特点及其复合方式评析

    洪祖臻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测试文本的选用和题目的设置一样重要,所选用文本是实现高考核心功能的载体,也是题目设置的基础.在文本的复合方式上,高考信息类阅读测试材料以内容并列互补式和整体与局部式为主,以此考查关联思维、比较思维、整体思维;我们期待高考试题和其他各类试题探索文本复合方式的更多可能,如多文体复合式、对立辩驳式、递进深入式等,以实现对思维和能力更全面和深入的考查.

    高考语文信息类阅读测试文本复合方式

    议论文写作偏题问题的思维成因及解决策略

    陈魏俊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偏题问题,认为学生逻辑不严密、元认知思维欠缺、文体类型意识淡薄是造成学生作文偏题问题的主要因素.这些都是长期作文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导致的.文章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思维教学策略和思维工具以便帮助学生解决这些作文问题.

    逻辑思维元认知思维学习工具作文偏题

    议论文写作内容空泛的解决路径——试从语言抽象阶层角度切入

    杨操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教师常对内容空泛的议论文束手无策,尤其是对充斥着抽象概念却无实质内容的文章不知如何优化.针对这一写作学情,教学中主要借助《语言学的邀请》一书中关于语言高抽象阶层与低抽象阶层进行合理转化的理论,以此作为切入点,对议论文写作中涉及的概念、论据、思维进行外延化、具象化、隐喻化处理,以期对改变文章内容空泛的现状有所助益.

    抽象阶层概念论据隐喻思维

    生本教育视域下农村中学学困生写作指导策略

    廖小凤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学困生写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写作指导方面的实践.对农村中学的写作学困生的写作指导,以生本教育为基本理念,尊重学生学情,发掘学生的可学性,采用分层教学,进行个性化评价及指导,从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几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引导写作学困生落笔作文,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独立成文的目标.

    生本教育个性化评价审题选材谋篇

    合理利用班刊载体,切实提升核心素养——以安徽省无为市第三中学城北校区班刊建设为例

    钱之俊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建班级文学社团,创新形式创办班级文学专刊,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办好班刊能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批注赏析能力、创意写作的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还能丰富语文学习的素材源.班刊是育人工具,应让其成为后进生成长的港湾,成为特殊学生的心灵寄托,成为学生亲近文学的桥梁.

    文学社团班刊语文核心素养育人功能

    淡化语法背景下汉语语法教学的新探索

    程蕾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法是语言的规则,是遣词造句的方法和规律,是人们的日常语言习惯.近年来,中考做出明确规定:语文试卷不再出现直接考查中学生枯燥、死板的汉语语法专业术语的题目.这一淡化语法的评价要求,并不等于放弃语法教学.相反,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更加全面地认识汉语语法与语文学习的密切关系,将枯燥乏味的语法教学融于变化多样的语言形式中,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中考淡化语法语法教学静态输入变式训练

    遇象能鲜,即洁成辉——《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例证写作教学

    刘颖朱茂林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更易于思维的外显,因而在学习《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时,尝试以此为基础进行例证写作教学,并通过构建和细化写作评价量表来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在进行例证创作时,结合单元学习任务,通过提炼单元文章事例,连接三篇人物通讯的群文阅读,并提升学生在事例的选择、裁剪、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例证写作评价量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穿越剧"适合作为语文学习情境吗?——兼谈如何用量化观察表分析情境创设质量

    钟培旭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创设很有必要,但情境创设的质量很难评价.一堂课化身为一台"穿越剧",成本很大,氛围不错,但教学实效颇有争议.以观察量化来审视,或许可以稍解各执己见的局面.基于此,第一轮观察设计了"情境创设质量观察表",以审视该课情境的元素和价值;第二轮观察设计了"情境创设有效性观察表",以审视该课情境的助推与实效.观察表结果成为评判的有力依据.这种量化观察表,或许值得作为新课堂新情境的听课工具,可以倒逼提高情境创设质量,从而生成优质课堂.

    穿越剧情境观察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