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天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

杨金波

月刊

1007-8665

yuwentiandi123@sina.com

0451-88060093

150025

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师大路1号

语文天地/Journal Chinese Language World
查看更多>>以学发展观为宗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学术理论创新,凸显语文学科的前沿理念,实践经验和中学生的写作才华,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良传统,努力为育人、教学和语文学科的发展服务,积极创办一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发展历程及教学方向

    陈瑛马会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可以发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发展特点与经验.联系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及其教学意义、教学内容和思辨要求,可以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育史中更加明晰今后的教学方向.语文教师对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向可以是基于文体特点,明晰学习目标;整合学习资源,优化学习内容;针对学业质量,设计合理评价.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程标准批判性思维语文教学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解读和教学例谈

    陈筱妍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标准所设置的六大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与新课标将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审美体验四个核心维度不谋而合.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活动形式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理解,可以从现有认知出发形成合理推断,对外来认知和观点保持应有的戒备和质疑意识,激发学生持久的使命担当和开放姿态."学习任务群"不仅改变了语文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同时使师生"教"与"学"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策略——以《两小儿辩日》为例

    高悦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含义的解读,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小儿辩日》为例,提出结合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景,突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开发多种课外教学资源,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秉持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实行全过程的教学评价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说明文单元重组设计及意义——以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王琪杜婧一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有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与新课标难以对标教学的问题,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为例,进行单元内的学习任务重新组合.以单元写作任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为主线,选取《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梦回繁华》三篇说明文,确定重组主题为"感受中华艺术,抓住特征说明",并设计了三项单元学习任务"把握说明对象""体会特征异同""学写说明文",每项任务都设置相应的学习活动.通过单元重组,学习任务更加聚焦于主题,增强目标的导向性;情境、任务、活动三者融会贯通,增进学习的整体性;学生在对比中迁移运用知识,促进思维提升.

    说明文写作单元重组学习任务情境

    多角度品析 探寻古韵

    朱丽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具备含蓄优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韵味、和谐的韵律、真挚的情感,无处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古诗词学习还是学生了解历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深挖古诗词中蕴含的育人元素,积极开展古诗鉴赏品析教学,已经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分析高中语文古诗词品析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并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展开探究,旨在提升古诗词鉴赏品析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古诗词高中语文鉴赏品析审美素养

    聚焦语文课堂 探求语文真味

    姜芬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基于语文课程特点,明确了未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基于语文学科所承担的育人任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真味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一线教育者研究的重点.剖析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语文真味课堂的内涵和教学要求,随即结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针对语文真味的具体构建展开研究,旨在打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促进新课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地.

    新课标高中语文以生为本真味课堂

    基于文体特点的小学文言文"三味"教学

    刘明红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安排了多达 14 篇文言文课文学习,不同文本文体各异,需要教师立足于基础性的文言知识学习,引导学生关注文言作品的文言味、文学味、文化味,使文言文教学体现出多元化追求,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小学文言文文体特点文言味文学味文化味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编者文本语境下的鲁迅形象解读

    王瑶洁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编者通过删减选文、增添助读系统塑造编者文本语境下的多元鲁迅形象,为语文教学提供课程价值导向.可以将鲁迅形象归纳为三个方面:有着完整成长轨迹的普通人、兢兢业业的文学工作者、自我抗争的悲观主义者.如此,共同架构起一位在动态变化中逐渐丰满的鲁迅形象,以激发兴趣,让青年人在课本以外的阅读中自觉选择鲁迅.

    初中语文教材编者文本鲁迅形象

    统编版初中语文外国名著导读板块选文特点

    唐佳地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国名著的阅读是整本书阅读当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类,从 2011 年到 2022 年之间,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研员关注到外国文学作品在初中课本中的特殊性,但是少有作者从教材选文特点以及教师接受的角度来阐释外国名著的导读方法.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5 本外国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简·爱》,梳理外国名著的文本性质,由此总结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板块中外国名著的三个选文特点,即译本权威、文体多样、地域及时代的多元化,以求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后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外国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初中语文

    茨威格传记作品的美学价值——以统编版《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为例

    沈清源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茨威格的传记作品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比重.从真实之美、张力之美和精神之美解读茨威格传记作品的美学价值,从而举一反三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够读懂传记、读好传记.

    茨威格传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