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生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医学研究生学报

易学明

月刊

1008-8199

JLYB@chinajournal.net.cn

025-80860347

210002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A7信箱

医学研究生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南京军区南京总院主办的以刊登医学研究生论文为特色的学术期刊,月刊。重点报道各高等医学院校、各医学研究所、各临床学院和附属医院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成果和经验。设有专家论坛(以约稿为主)、论著、文献综述、经验荟萃、医院管理、护理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影响心肌血流下降的因素及其价值研究

    蔡文怡方章施建伷卜菊...
    287-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获取的心肌灌注显像、半定量参数以及冠脉造影结果、临床参数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完成CZT-SPECT检查的116例临床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最终纳入39例患者.以三支主要冠脉区域心肌血流储备功能<2.1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绘制冠脉狭窄程度、区域负荷灌注积分(SS)、静息灌注积分(RS)和灌注积分差(DS)诊断心肌缺血的ROC曲线以获得最佳截断值和相应的诊断效能,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 共计117支主要血管,其中判定为心肌缺血的有36支(30.77%).冠脉狭窄程度、SS、RS和DS诊断心肌缺血的ROC曲线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3%、3.5、1.5、1.5,准确性分别为75.2%、74.4%、70.9%、72.6%,ROC曲线的AUC及95%CI分别为0.78(0.68~0.87)、0.64(0.53~0.74)、0.58(0.49~0.66)、0.65(0.55~0.75).冠脉狭窄程度、血管区域心肌灌注显像、SS、RS和DS等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联合预测心肌缺血的ROC曲线的AUC及95%CI为0.79(0.69~0.88).逐步回归法踢除变量后,最终模型预测心肌缺血的ROC曲线的AUC及95%CI为0.84(0.76~0.92).结论 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SS>3.5、DS>1.5、RS>1.5对预测心肌缺血有一定的意义,联合多个指标(冠脉造影结果、SS、DS、RS、心肌灌注显像)预测显著提高了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冠心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碲锌镉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心肌灌注显像

    142例安宁死亡患者诊疗情况的分析

    周斌李晓春顾冬梅李晖...
    292-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安宁死亡患者一般情况、抢救干预与患者住院终末生存时长、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相关性,探讨更优的安宁患者诊疗措施,促进安宁诊疗的规范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安宁死亡患者病历,根据患者主要诊断分为肿瘤组和非肿瘤组,住院期间使用人血白蛋白、死亡前抢救、镇静镇痛等措施,对比两组在住院终末生存时长与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结果 共纳入142例安宁死亡患者分析,中位年龄76(9~97)岁,两组在住院期间使用人血白蛋白、镇静镇痛药物、死亡前抢救,以及终末住院生存时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终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 61).结论 安宁患者诊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医疗机构收治此类患者应区分晚期肿瘤及非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患者及家属的临终前需求使用人血白蛋白、镇静镇痛药物和死亡前抢救,虽能有效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不能改变两组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

    死亡安宁诊疗恶性肿瘤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吴燕子陈晨魏萌赵宇蕾...
    295-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促进IVIg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应用IVIg治疗的神经内科住院病例,提取患者基本资料、疾病诊断、药物治疗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疾病转归等信息,并根据药品说明书和疾病治疗指南评价IVIg使用合理性.结果 110份病例纳入分析,男性70例(63.64%),女性40例(36.36%),需重症监护的19例(17.27%).使用IVIg治疗的疾病共15种,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和视神经脊髓炎及其谱系疾病,占全部病例的44.55%.IVIg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总有效率71.82%,不良反应发生率5.45%,大多为一过性反应.IVIg临床超说明书适应证使用普遍,其中7例(6.36%)缺乏循证医学证据,IVIg剂量或疗程不足的有8例(7.27%),IVIg静滴前后未冲管2例(1.82%),冲管液选择不适宜21例(19.09%).结论 IVIg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超说明书用药比例超90%,存在无证据使用、用法用量不适宜、使用过程不规范等情况,应需进一步加强IVIg的临床合理应用和管理.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神经系统疾病合理用药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功能障碍预防知信行问卷调查

    张静徐叶萍张爱琴汪长岭...
    300-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功能障碍(PSD)预防知信行(KAP)的调查结果,分析KAP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6-8月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10家医院ICU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问卷条目数乘以5~10倍来计算样本量,抽取医院ICU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PSD预防KAP问卷调查,ICU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预防KAP的影响因素,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16名ICU护理人员的问卷进行分析,ICU护理人员对于气管插管患者PSD预防知识得分(67.02±11.30)分、态度得分(34.67±6.10)分、行为得分(43.96±8.76)分.不同性别、学历、医院级别的ICU护士、是否专科护士对气管插管患者PSD预防态度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的ICU护士对气管插管患者PSD预防行为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对ICU护理人员气管插管PSD预防知识、态度产生影响,职称对ICU护理人员行为产生影响(P<0.05).结论 ICU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PSD预防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但认可程度和参与程度有待提升.管理者应重点加强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PSD预防相关内容培训,明确吞咽功能预防的操作流程,提高重视程度.

    重症监护护理人员气管插管吞咽功能知信行

    生酮饮食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苏敏凤曾诗惠高永峰陈纪涛...
    304-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酮饮食(KD)是一种以高比例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摄入为特征的饮食方案,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转为酮体,通过"模拟饥饿"状态最早成功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由于肿瘤细胞葡萄糖高度依赖、线粒体功能缺陷等特征,KD通过增强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加强免疫反应、抑制葡萄糖/胰岛素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也有文献发现KD可加快肿瘤例如肺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疾病恶化的风险.说明KD与肿瘤治疗仍存在争议,故对其潜在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可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文章主要就KD抗癌和促瘤相关研究及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时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

    生酮饮食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经肛腔镜外科体系中的应用进展

    牛森张烨李增耀王彤...
    310-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国内外经肛腔镜外科体系中日益发展成熟,凭借着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力学、3D高清视野、Endowrist™技术允许7个自由度的转腕以及震颤消除功能等优势,被认为是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微创手术的宝贵替代平台.然而,机器人手术系统也存在手术时间长,成本高,缺乏长期循证医学数据等争议.目前研究报道,各种新型机器人辅助经肛门微创手术已经成功用于复杂直肠肿瘤局部切除,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瘘修复等手术.在未来,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技术更新将极大拓展经肛腔镜外科体系的施展空间.文章主要就机器人辅助经肛门微创手术的发展、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综述.

    经肛门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肿瘤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

    女性生殖系统类器官的研究进展

    和赵琬玥戈榭陈莉姚兵...
    316-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球不孕不育率逐年攀升,社会正面临人口危机和生育力下降的严峻挑战,其中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对生育力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类器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组织和长期增殖的能力,可模拟其器官特异性基因表达特征,复现原始器官形态结构及功能,是研究细胞生态位及细胞互作等的重要手段,可精准模拟生殖系统中肿瘤、感染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有力工具,为探索女性生殖系统发育过程及相关疾病发展机制开辟了全新的角度.文章将对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颈、阴道类器官的构建技术及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女性生殖系统类器官干细胞

    高温高湿环境下战创伤救治的研究进展

    李磊夏琰王雅微许硕贵...
    32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剧和新时代我军军事战略重点的变迁,提高我军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战创伤的救治水平和卫勤保障能力,对于保障未来特殊战场环境下的官兵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温高湿环境下战创伤相较于常温常湿环境具有特殊的损伤特征和规律,该类环境往往会加重原有创伤,致使其救治工作极具有挑战性,是当前军事特种医学领域亟待研究的关键课题.文章主要就高温高湿环境下战创伤的基础、临床和卫勤保障研究进行综述.

    高温高湿环境战创伤创伤与损伤军事医学特种医学

    银屑病同形反应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国媛媛郑庆玲曹经江
    327-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银屑病的同形反应又称为Koebner现象(KP),是银屑病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目前研究表明银屑病KP的发生可能涉及相关炎症介质(如趋化因子、抗菌肽、类胰蛋白酶)的参与,角质形成细胞(KCs)的增殖与分化异常、机械转导通路作用及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的表达增加.文章主要从免疫介导、KCs增殖分化异常、血管增生、机械转导和遗传机制方面对银屑病KP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银屑病同形反应发病机制

    浅低温调控miRNA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韦丽娟陶品月
    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外科手术中是无法避免的常见并发症,会导致肝脏功能衰竭甚至发展成全身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如何减轻HIRI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HIRI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炎症、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肝细胞的坏死、凋亡.浅低温作为临床上应用成熟的物理治疗方法,已在体内外实验中被证实可以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凋亡、自噬等过程减轻HIRI.其中肝脏特异性的miRNA可直接受浅低温调控,通过上调或下调相关的miRNA减轻或加重HIRI,在HIRI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浅低温改善HIRI的关键点之一.文章就近年来浅低温、miRNA改善HIRI的作用机制以及浅低温调控miRNA改善HIR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miRNA浅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