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社会
医学与社会

刘建凡

月刊

1006-5563

bjbabc@163.com

027-83692517;83657967

430030

武汉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医学与社会/Journal Medicine and Society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适合于卫生战线各级干部、管理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广大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老年人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王坤董元李智婧曹娟...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探索提高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可行途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我国东中西部各 1 个省份(北京、湖南、内蒙古)的60-75 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6.0 和Mplus 8.3 对老年人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索其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利用率为 37.8%,老年人独立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率为16.9%,其中网上预约挂号与网上费用支付利用程度最高.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在控制互联网医疗服务环境和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需求因素后,老年人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相关因素依次为社会参与(β=0.153,P<0.001)、社会支持(β=0.123,P<0.001),老年人独立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相关因素依次为自我效能(β=0.154,P=0.003)、社会参与(β=0.138,P=0.001).结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社会参与等因素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密切相关.应提高老年人自我效能水平,加强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这将有助于促进老年人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利用相关因素老年人

    我国老年人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的变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海伦刘慧君王惠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我国老年人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的变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健康老龄化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 2005-2018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选择其中 2660 位 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运用潜在类别增长模型识别出我国老年人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的变动轨迹类型,并分析变动轨迹类型的影响因素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识别出我国老年人存在3 类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变动轨迹,分别为高起点稳定型(n=2230,84.1%),中起点变动上升型(n=222,8.1%)和高起点逐渐下降型(n=208,7.8%).年龄、性别、婚姻状态、社会保障、健康自评情况等因素对老年人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的变动轨迹产生影响(P<0.05).婚姻状态、居住地、所在地区、工作状况、子女经济支持等因素对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变动轨迹的影响存在差异(P<0.05).结论:我国老年人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的变动轨迹存在异质性,而影响其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变动轨迹类型形成的因素也存在性别差异.社会保障、家庭支持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身体状态等社会人口因素影响医疗与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的变动轨迹.有必要发挥好家庭支持与社会保障的互补效应,促进老年人医疗及照料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医疗服务健康照料服务可及性老年人

    宁夏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汤榕孙玉凤马小花李月...
    18-2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宁夏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医疗保健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宁夏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医疗保健需求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宁夏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情况、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健康体检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情况和居住地是医疗保健需求情况的影响因素.BP 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重要性排列前 3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自评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情况和建立健康档案情况,正态化重要性分别为 100.00%、65.20%和36.20%.居住地对医疗保健需求影响的重要性较小,正态化重要性为 8.00%.结论:自评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情况和建立健康档案情况对宁夏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情况具有重要影响,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筛查以及健康教育力度,切实满足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

    医疗保健需求影响因素老年人宁夏

    我国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霖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我国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2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个人库和家庭经济库数据,经整理后获得18124 个城乡居民样本.结合安德森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点显著影响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概率、利用水平和利用偏好(P<0.01),户籍身份仅对医疗服务利用概率和利用偏好产生影响(P<0.01),医疗服务利用概率、利用水平和利用偏好还分别受到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移动设备上网情况、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家庭年收入、社会地位、医疗保险、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移动设备上网情况等因素对医疗服务利用状况产生差异化影响,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还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因此,一方面应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充分关注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指标选取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消除居民获取医疗服务的能力障碍和资源障碍推动城乡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医疗服务利用居民影响因素

    深圳市某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阎园刘庆贾晶晶张翔...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某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妇幼保健机构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深圳市某妇幼保健院于2018-2022 年开展的"门诊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评估"项目,共纳入问卷7060 份.构建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和IPA模型探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均分为(4.34±0.6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就诊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就诊科室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显著(P<0.05).医生诊疗技术重要性排在首位(Gain值为0.180),性别重要性最低(Gain值为0.003).门诊患者满意度受医护维度因素和环境维度因素影响大,受患者个人特征因素影响小.辅助医技服务和挂号等候时间是重点改进指标.结论:深圳市某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医生诊疗技术是患者就医的核心诉求,就医环境是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就医环境人文关怀和卫生基础服务,重点关注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就医流程和辅助医技科室工作效率.

    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门诊妇幼保健院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背景下广西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效率研究

    臧梓彤管文博梁笛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广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与非试点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与非试县点的16 家乡镇卫生院为研究对象,采用DEA-BCC与DEA-Malmquist模型分析其医疗服务效率,并使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2018-2021 年,试点县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高于非试点县;56%的试点县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该占比高于非试点县的 43%;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医护比、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以及病床使用率促进综合效率提升,中心卫生院的建设与综合效率提升成反比.结论:广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了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但资源投入仍需持续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利于提升乡镇卫生院技术进步水平,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动力;中心卫生院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服务效率乡镇卫生院广西

    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研究

    俞艺丹张洋邓琦张加瑞...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健康是我国的原创概念,是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对健康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医养结合服务集医疗、康复、养护、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临终服务等多种养老服务为一体.本研究对主动健康以及医养结合服务的理论内涵和发展现况进行梳理,提炼出主动健康主动性、系统性、预防性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无法满足多种需求、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医护队伍建设不足以及服务需求方经济压力大等发展困境,并从主动健康理念本身以及两者的契合点出发,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健康管理、大力推进预防性健康事业的发展等优化策略,以此实现助力医养结合的发展,为健康老龄化以及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提出新思路.

    主动健康医养结合健康老龄化

    基于网格尺度的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评估研究

    王若楠何艳婷何洛轩张屹立...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基于网格尺度的模型评估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整合2019 年广州城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与人口和经济空间分布数据,以1km×1km的网格作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使用核密度分析工具测算医疗卫生服务类场所空间分布,采用主导要素法识别广州市不同网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类型.结果: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等级从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降低;中度及以上脆弱等级的网格仅占0.33%,主要分布在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3 个传统老城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的脆弱性类型主要为"暴露-适应性脆弱型",网格占比达 41.74%.结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整体脆弱性较低,但城市内部的空间差异显著,主要脆弱类型为"暴露-适应性脆弱型".建议未来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和服务能力,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与预测,优化城市空间规划,以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网格尺度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冯薇符佳玮舒燕
    62-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2015-2021 年粤港澳大湾区11 个城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平均值为 1.150,处于较高水平,但内部各城市效率值差异较大;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变动值和生产技术变动值均值分别为 1.126、1.135 和 1.065,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对整体效率变化起主导作用;人均GDP、进出口占比对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服务供给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财政分权状况、人口密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应重点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大湾区内跨市、跨区资源流动,同时通过建立区域经贸-医疗循环体系、完善财政权责机制及政府资源配置措施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影响因素粤港澳大湾区

    社会传染理论视角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负性信息传播研究

    蒋帅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传染理论视角,归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负性信息传播模式,剖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负性信息传播现存问题,尤其是真实信息的有效供给制度不完善、社会公众危机传播风险意识不高、信息传播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主体沟通交流与协同回应机制、强化应急知识与技能宣传教育、完善信息传播监管与奖惩机制等应对策略,以提升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负性信息应急管理社会传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