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德复兴的历程与医学美德的复苏

    邹明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德伦理的复兴是 20 世纪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和理论图景,国外美德伦理研究以麦金太尔为代表,迈克尔·斯洛特的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最具代表性,国内在译介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美德与规范的互补.在医学领域也开始复兴美德伦理,内因在于美德伴随医学的产生,比规范伦理有更悠久的历史,外因在于扭转社会的去道德化倾向,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同样重要,甚至某些情况下更重要.但在美德伦理的复兴过程中,也面临着内在与外在的阻力,美德伦理复兴任重而道远.

    美德伦理规范伦理医学美德医学伦理学

    良法善规和美德合力护卫医学初心

    冯泽永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护卫民众的生命和健康、坚持医学人道主义是医学的初心,但当今社会,资本、技术、权力在特定条件下正在一步一步地扭曲医学的初心,资本在医学中逐步主体化,这正是医学初心面临挑战的根本所在,守卫医学初心必须从良法善规着手,从制度上保障医学初心,同时,良法善规必须以美德为辅佐,美德是良法善规的基础,也是良法善规的核心,正确使用权力是护卫医学初心的重要条件,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确保医学初心的落实.

    良法善规美德医学初心

    亚当·斯密美德思想对医务人员德性培养的启示

    宋杨
    13-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场经济下人们对私利的追逐必须要有道德约束,如何帮助医学界走出道德困境是必须直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亚当·斯密的美德思想,探讨德性伦理在医务人员德性培养中的重要性.通过审慎、正义、仁慈和克己这四种个人具备的美德,将其与医务人员品行培养实际联系起来,得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美德思想对医务人员德性培养的启示,即用审慎之美德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用正义之美德维护患者健康利益、用仁慈之美德增进患者幸福感以及用克己之美德学会自我管理等,旨在为医务人员的德性培养提供智识支持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亚当·斯密美德医务人员德性培养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学术论文的科研诚信建设

    许媛媛崔云裳陈钰张群...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撤稿观察数据库,以生物医药领域COVID-19相关的撤稿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撤稿论文中的学术不端现象,并就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学术论文科研诚信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探讨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科研诚信与学术论文出版速度的辨证关系,通过对学术论文的出版后再评价常态化完善科研诚信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学术论文数据管理和共享建立并完善科研诚信应急管理机制,重视生物医药领域的利益冲突问题,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和传播优势解释学术争鸣,以及进一步夯实我国学术论文科研诚信建设.

    撤稿学术论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研诚信

    新冠撤稿论文中的科技伦理问题及其治理路径

    袁子晗刘懿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球范围新冠主题撤稿论文数据,全面分析了撤稿论文的基本特征,探究新冠主题撤稿论文背后的伦理与规范问题.研究发现期刊出版伦理失范导致撤稿论文数量激增,科研不端行为呈现复杂化特征,非主观错误撤稿原因难以界定,问题研究行为较为突出,撤稿论文甚至引发了公众的信任危机.基于此,建议完善出版伦理建设,加大科研不端行为查处力度,针对性开展医学领域科技伦理教育与监管,并把问题研究行为纳入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议题.

    科技伦理科研诚信撤稿论文科学计量

    我国精神卫生政策执行困境研究

    万晓文盛文彬黄蓉曾程...
    27-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模糊-冲突理论分析我国精神卫生政策执行困境,为推进精神卫生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发现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的模糊性较低,但冲突性显著,政策执行的冲突性主要表现在观念差异、职业认同冲突、利益协同冲突三方面.因此,我国精神卫生政策执行属于政治性执行,其支配性因素为"权力",政策执行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和"变通执行".建议从完善政策设计、建立健全配套措施、保障政策执行资源等方面促进精神卫生政策有效实施.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模糊-冲突理论政策分析

    医疗政策疏离感对老年人医疗机构信任的影响

    苗婕妤徐佳夏春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老年人医疗政策疏离感是否影响其对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提出改善老年人医疗政策利用效率的新思路.使用医疗政策疏离感量表和医疗机构信任问卷对安徽省三市的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有效样本中老年人的医疗政策疏离感平均值为 3.03±0.48,即他们对当前医疗政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疏离状态;医疗政策疏离感显著负向影响老年人医疗机构信任,降低了医疗政策的利用效率,可能对老年健康问题造成影响,亟待改善.因此应从医疗政策宣传与医疗政策适老化两个层面,以医疗政策的使用侧为着眼点,推进医疗政策改革.

    政策疏离感医疗机构信任医疗政策老年人

    北京某肿瘤医院肿瘤心理门诊10年就诊分析

    汪艳庞英周城城苏中格...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2010-2019 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心理科患者构成、患者特征和门诊处方的变化情况,发现10 年间,肿瘤心理门诊患者就诊人次为37885,年就诊量逐年增长,高于该医院的门诊增长率.就诊患者中前五位常见癌症为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和胃癌.就诊患者中乳腺癌比例下降,肺癌和胃肠道肿瘤比例上升.患者因疼痛就诊的比例逐渐增加;处方镇痛药物联合精神科用药的比例增高,从84.4%上升到91.8%;治疗失眠的药物使用频率高,为35.9%.可见,恶性肿瘤患者对肿瘤心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肿瘤心理门诊在疼痛等症状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心理社会肿瘤学症状管理门诊疼痛

    "为癌症患者心理赋能"的临床干预路径

    任姝婕张萌刘惠军
    39-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患者心理赋能"是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积极医疗照护理念,其关注点是个体的能力而非缺陷,它强调医疗实践应该为改善健康和生活质量建立患者激励结构.首先梳理了赋能的概念发展与心理结构,随后引证多个实证研究总结出为癌症患者心理赋能的四条临床干预路径,指出医患共同决策、同伴支持、赋能教育以及认知行为压力管理的赋能价值.最后结合已有成果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癌症心理赋能干预发展建议,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和实践探索.

    癌症患者心理赋能共同决策赋能教育

    社会医学化影响下医患关系的转变

    晏英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医学化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身体的医学化,带来各种身体配件修复术;二是生活的医学化,导致大量"疾病制贩".身体的医学化将原本的社会问题病理化、个人责任化,而健康问题的个人责任化又促进了身体的解家庭化."疾病制贩"运动将有可能导致社会进入"无人健康、人人有病"的境地.对于社会医学化现象,在防止过度医学化的同时,应该改变"物化"的医患关系,把家长制医疗模式转变成民主制医疗模式:一是要适应权力向患者转移的趋势,二是要构建医患间平等关系,三是要满足患者情感慰藉的需要.

    社会医学化身体配件修复术疾病制贩家长制医疗模式民主制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