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拟温经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张华军方伟刘金星夏安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温经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以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组增加自拟温经通络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表面肌电图水平[左侧积分肌电值(iEMG)、右侧iEMG、左侧平均功率频率(MPF)、右侧MPF]、炎症因子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前列腺素E2(PGE2)]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iEMG、右侧iEMG、左侧MPF、右侧MP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P-7、HIF-2α、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温经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高腰椎部肌电图指标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治疗安全性良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拟温经通络汤中医症候肌电图炎症因子

    百花宁嗽露的薄层色谱鉴别与含量测定

    莫湘陈翠玲梁波黄秋燕...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医院制剂百花宁嗽露中麻黄、桔梗、苦杏仁的鉴别及麻黄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百花宁嗽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对百花宁嗽露中的麻黄、桔梗、苦杏仁进行薄层色谱法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进行测定。以YMC Hydrosphere C18(4。5 mm × 250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2%磷酸溶液(4∶96)为洗脱液进行等度洗脱,洗脱时间为20 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 ℃,进样量5μl。结果 麻黄、桔梗、苦杏仁展开情况良好、斑点清晰、实验条带较为明显。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分别在1。369 3~27。386 7 μg/ml、1。058 7~21。173 3 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153 4X+0。009 8(r=0。998 9),Y=0。140 8X+0。004 7(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101。5%,RSD 值分别为3。7%、1。5%。结论 该方法可以定性鉴别百花宁嗽露并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可用于百花宁嗽露的质量控制。

    百花宁嗽露薄层色谱法鉴别含量测定质量控制

    基于列线图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及应用价值评估

    杜万里杜洋李克乾刘巍巍...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列线图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老年患者8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2名设为对照组。收集其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采用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吸烟史、骨折史、骨质疏松分级、血清脂联素(APN)、Ⅰ型胶原β降解产物(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 Ⅰ 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P)、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及腰椎骨密度(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骨折史、骨质疏松分级、APN、β-CTX、P Ⅰ NP、OC、BAP、25(OH)D3、BMD均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度良好;风险阈值在0。2-0。8 时,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最大净效益。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曲线下面积为0。980。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复杂问题。通过对相关风险因素(年龄、吸烟史、骨折史、骨质疏松分级、APN、β-CTX、P Ⅰ NP、OC、BAP、25(OH)D3、BMD)的全面认知有望减少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骨转换生化指标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基于SFIC理论的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王可欣谢欣照吴子怡吕昕怡...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的影响因素,为提升门诊应急联动效果、助推门诊平稳运行提供参考。方法 先以SFIC理论为基础,构建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影响因素问卷;于2023年3月至4月对筛选出的25名专家发放问卷;最后运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分析问卷数据,探索影响应急联动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与原因度。结果 本研究结合理论模型与文献分析构建了5个维度21个因素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识别出10个关键因素,包括院内环境、组织结构、指挥领导、可操作性、规范全面、合作基础、沟通渠道、建立信任、积极投入与风险共担。结论 从夯实联动初始条件、加强应急制度建设、提升领导指挥能力方面入手可提升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效果。

    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SFIC理论

    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

    袁月张倩楠张钰郭江珊...
    17-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3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和联合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根管预备及氢氧化钙封药,联合组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封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根管治疗约诊间疼痛(EIAP)发生率、治疗前后牙周指标[探诊深度(PD)、龈流血指数(GBI)、菌斑指数(PLI)、牙周附着水平(CAL)]、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ELAP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PD、GBI、PLI、CAL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IL-6、IL-1 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联合组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除菌率,降低EIAP发生率。

    光动力疗法氢氧化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除菌率炎症

    硬性支撑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技术在垂体瘤术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

    李鹏飞冒平原旭高珂...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硬性支撑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技术在垂体瘤术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观察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完成的54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鞍底重建方式分为硬性支撑组和软性重建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发生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性支撑组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及腰大池置管率低于软性重建组,住院时间短于软性重建组(P<0。05)。结论 硬性支撑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技术能有效减少经鼻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垂体瘤鞍底重建经鼻内镜入路脑脊液漏硬性支撑

    结直肠癌行永久肠造口术患者造口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曹露朱日祥郁烨杨红生...
    24-2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行永久肠造口术(PE)患者造口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 年6 月至2023 年9 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 例结直肠癌PE 患者为调查对象,并采用造口患者适应量表(OAI)调查PE 患者造口接受度。收集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直肠癌PE 患者造口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出问卷160 份,回收有效问卷156 份,有效回收率为97。5%。156 例PE 患者OAI 得分为(47。52±10。73)分。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居住地、造口术后时间、自理程度、造口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PE 患者的OAI 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造口术后时间、造口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为结直肠癌PE 患者造口接受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造口接受度OAI得分=39。543+2。536×文化程度+2。346×造口术后时间-0。720×造口应对方式-2。917×社会支持度(R2=0。175,调整后R2=0。171,F=14。450,P<0。05)。结论 结直肠癌PE 患者造口接受度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造口接受度与文化程度、造口术后时间、造口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直接相关,应予以重视。

    结直肠癌永久肠造口术造口接受度影响因素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舒红丁娟常潇丹陈晓丽...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 年1 月至5 月选取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94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以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式对护士一般资料、职业倦怠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17 份,有效问卷94 份,有效回收率为80。34%。重症医学科护士平均职业倦怠总分为(46。28±18。32)分,职业倦怠总检出率为92。55%。其中,中重度组43 例(45。74%),无或轻度组51 例(54。26%)。两组职称、工作年限、工作与报酬的匹配程度、近期是否被投诉、加班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级职称、经常加班和近期被投诉均为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P<0。05),工作年限5~10 年是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高。护理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其职业倦怠水平,使护士更好地投入护理工作。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影响因素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晔高旭吴导花林育潇...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至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透析室完成CAPD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53。78±14。79)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居住地、透析龄、每日透析袋数、寻求医护帮助次数、发生过腹膜炎和出口处感染、擅自用药和停药的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透析龄、寻求医护帮助次数、发生过腹膜炎为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AP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采用适合实际情况的措施干预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

    按病种付费模式在非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蔡丹丹卢斌华陈琳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按病种付费(DRGs)模式在非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对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21年12 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307 例非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2017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就诊的154 例患者为对照组,该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付费模式,2019 年7 月至2021 年12 月就诊的153 例患者为观察组,该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DRGs 模式。分析两组医疗费用,病种数量、C型、D 型病例数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研究DRGs模式对危重患者总费用的影响机制。结果 两组诊疗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费、手术费、药费、耗材费、人均住院费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型、D 型病例多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Gs 模式对药费、检查费耗材量的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费、诊疗费的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Gs 模式对患者整体治疗开支的间接效应值为2 313。47,直接效应值为257。89。结论 引进DRGs 模式有助于优化医院的成本控制,提高医疗技术,增强对疑难杂症的应对能力;同时可以通过精准治疗,降低患者的医疗开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按病种付费模式非血栓性疾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构等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