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十二碳六烯酸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余丽曾玉萍汪莉邹晓毅...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主要由大脑异常放电引起,可导致患者头痛、认知障碍及情绪异常波动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关于癫痫的具体发病机制研究较少,且治疗癫痫的药物效果有限,还可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需寻找更多安全有效的天然产物预防和治疗癫痫.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具有提供能量、影响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保护神经等多种生物功能.本文主要综述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途径对二十二碳六烯酸治疗癫痫的研究,为癫痫治疗的新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癫痫二十二碳六烯酸作用机制炎症凋亡

    生物标志物在脑淀粉样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格力班王忠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其特征是淀粉样蛋白在软脑膜和脑皮质中小血管内积聚.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生前诊断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措施.然而,神经影像学在早期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检测中准确性有限,近年来许多研究均在寻找诊断早期淀粉样血管病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早期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诊断,确保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本文主要综述生物标志物在脑淀粉样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脑淀粉样血管病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

    基于病毒载体的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

    龙涌文王万平鲁春李俊蓉...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目前使用药物可暂时控制疾病进程,使小部分患者达到"功能性治愈".慢性乙型肝炎久治不愈的原因是机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耐受的结果,破坏免疫耐受环境、恢复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助于免疫系统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以病毒为载体的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在诱导人体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T细胞方面有极大效果.本文主要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基于病毒载体的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性疫苗病毒载体

    个性化膝关节假体与传统假体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单森石青鹏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效果备受肯定.过去几十年,传统膝关节假体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就,但仍有相当数量患者术后经历关节功能不佳、持续性疼痛或需再次手术等问题.这些问题推动个性化膝关节假体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假体技术通过高精度医学影像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创建与患者解剖结构完美匹配的假体,以减少假体与骨骼间的摩擦和磨损,进一步提高手术精准性,改善术后疼痛控制和功能恢复,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尽管该技术具有显著潜力,但目前关于个性化假体和传统假体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研究尚不充分,仍缺乏大规模、长期随访的临床数据系统对比和验证两种假体的实际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式比较2种假体在术后恢复、功能改善、并发症和长期生存情况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两者在经济成本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旨在为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探索个性化假体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

    膝关节置换术个性化假体传统假体术后恢复功能改善经济效益

    实习护生个人掌控感现状及潜在剖面分析

    董勇许馨文蔡帅中许程...
    76-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个人掌控感现状,探究其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7月至9月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517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进行调查,对实习护生个人掌控感现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实习护生个人掌控感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习护生个人掌控感得分为(21.11±3.84)分.潜在剖面分析显示,个人掌控感存在2个潜在剖面,分别命名为强掌控组(65.0%)和弱掌控组(35.0%).弱掌控组和强掌控组的学历、临床见习经历、家庭月收入、睡眠情况、运动频率和死亡教育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见习经历、睡眠情况和运动频率是实习护生个人掌控感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实习护生个人掌控感水平存在明显异质性特征,护理管理者开展培训时应根据不同潜在剖面的分类特征进行个性化、精准化干预,增强实习护生的个人掌控感,维护身心健康.

    实习护生掌控感影响因素潜在剖面分析

    恶性骨肿瘤患者主要照护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分析

    李蕊宋红张春艳李一帆...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恶性骨肿瘤患者主要照护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及抑郁症状的现状并探讨其作用路径.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3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信息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简版(IUS-12)、心理痛苦温度计(DT)、心理资本问卷(PCQ-24)及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痛苦和心理资本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抑郁症状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 恶性骨肿瘤患者主要照护者IUS-12总分为(32.13±6.55)分,DT总分为(5.34±2.46)分,PCQ-24 总分为(84.22±11.39)分,PHQ-9 总分为(9.69±2.24)分.IUS-12 评分与 DT、PHQ-9 评分呈正相关(r=0.531、0.458,P<0.05),与 PCQ-24 评分呈负相关(r=-0.382,P<0.05);DT 评分与 PCQ-24 评分呈负相关(r=-0.542,P<0.05),与 PHQ-9 评分呈正相关(r=0.586,P<0.05);PCQ-24 评分与 PHQ-9 评分呈负相关(r=-0.512,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x2/自由度=2.864、拟合优度指数=0.956、调整拟合优度指数=0.924、规准适配指数=0.983、比较拟合指数=0.982、近似误差均方根=0.048,说明模型的适配度良好.路径结果显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362,心理痛苦和心理资本在两者间存在中介效应(P<0.05).结论 恶性骨肿瘤患者主要照护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处于中高水平,抑郁症状显著,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恶性骨肿瘤患者主要照护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可直接作用于抑郁症状,也可通过心理痛苦、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症状.

    骨肿瘤照护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心理痛苦心理资本抑郁症状路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产妇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分析

    王慧娟杜瑄刘晓慧樊莉...
    87-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产妇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出院准备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7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4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妇一般资料问卷、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产妇出院准备度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产妇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为133.00(116.00,148.00)分,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为129.00(119.00,137.00)分.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婚龄、住院时间、孕次、产次、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及参加孕妇学校或课程的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和出院后应对能力与情感反应无相关性外,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及各维度评分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及其余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1).住院时间、产次、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参加孕妇学校或课程、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可解释出院准备度22.9%的变异.随机森林模型对各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产次、喂养方式、参加孕妇学校或课程、住院时间及分娩方式.结论 产妇出院准备度处于中上水平,在临床工作中应将家庭功能评估纳入出院准备教育中,制订适合家庭需要的提高出院准备度的方案.

    产妇出院准备度家庭功能影响因素随机森林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共情影响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的维度特异性作用

    房雪莹罗艳艳孙俊俊周瑞丹...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的潜在类别及基本心理需要和共情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9月至12月选取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20级888名医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BPN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的潜在类别及基本心理需要和共情对其的影响.结果 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8份,回收率为98.67%,有效率为100.00%.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分为3个潜在类别:低幸福感组(27.37%)、中等幸福感组(49.66%)和精力充沛幸福组(22.97%).不同类别医学新生GWB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别医学新生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别医学新生IRI-C和BPN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痛苦、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是中等幸福感组的影响因素(P<0.05),共情性关心、个人痛苦、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关系需求是低幸福感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存在异质性,心理健康工作者可根据基本心理需要与共情对其影响的维度特异性,给予个体化干预,以提升医学新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

    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基本心理需要共情

    "校院企协同、科产教融合"重构医学检验基层教学组织的探索与实践

    楚曼马艳侠卢丹庞弘燊...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医学检验专业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局限性,医学检验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医学检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特色明显,企业和高端产业人才参与度高,提出基于"校院企协同、科产教融合"重构医学检验基层教学组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社会、产业需要的新医科人才.

    基层教学组织虚拟教研室人才培养模式校院企协同

    基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多院区新入职护士进阶式线上培训设计与应用效果

    毛文平骆金铠易祖玲朱佳...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建立基于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型的多院区新入职护士进阶式线上培训方案并应用,分析培训效果.方法 基于ISD模型设计进阶式培训方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新入职护士 1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名.培训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及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SCE)成绩得分.结果 培训后,两组新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理论考核与OSCE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ISD模型构建的新入职护士进阶式线上培训可提高理论与综合技能的培训效果,提高新护士核心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进阶培训新护士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