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Kindlin-3和β2整合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

    鲁兆娜周青李文吴校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Kindlin-3和β2整合素的表达水平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CS患者8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0例(UA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4例,后两者合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20例(正常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SAP组)均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β2整合素(LFA-1和Mac-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静脉血清中Fractalkine、ICAM-1、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Kindlin-3、FAK、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0。05);UA组和AMI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LFA-1和Mac-1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组和SAP组(P<0。05);UA组血清Fractalkine、ICAM-1、IL-6水平高于正常组和SAP组(P<0。05);AMI组血清Fractalkine、ICAM-1、CRP、IL-6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0。05)。FAK蛋白在UA组、AMI组中的水平高于正常组和SAP组(P<0。05);AKT蛋白在UA组、AMI组中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和SAP组(P<0。05)。SAP组的FAK和AKT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Kindlin-3蛋白在SAP组和UA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但在AMI组却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 ACS时Kindlin-3和β2整合素表达增加,伴随信号通路FAK-PI3K/AKT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提示其参与ACS的炎症反应。

    急性冠脉综合征Kindlin-3β2整合素炎症

    内蒙古地区不同医疗保障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焦虑的影响

    曹美令王帅于磊
    8-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医疗保障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7月至12月内蒙古地区多中心5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和1家私营·民营企业(新型"免费医疗"经营模式)共637例CKD1~5期患者纳入研究,收集临床资料及其焦虑的患病情况,并分析不同医疗保障状态下CKD患者发生焦虑的差异,相关影响因素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637例CKD1~5期患者中有焦虑症状的45例,占7。1%。CKD患者不同种类的医疗保障对焦虑有明显影响,医疗保障报销比例增加是保护因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发生焦虑的风险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患者降低55。9%(95%CI:0。230~0。833,P=0。012),免费治疗患者发生焦虑的风险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患者降低79。6%(95%CI:0。040~0。880,P=0。033)。结论 CKD患者发生焦虑与医疗保障密切相关,通过增加政府及社会医疗补助力度,有望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慢性肾脏病焦虑医疗保障免费医疗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分析重症肌无力的方药规律

    侯明凯耿斯羽田于函黄浩轩...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隐结构模型并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法来研究重症肌无力(MG)的方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筛选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2月MG的中医药治疗相关文献,整合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分别采用Lantern 5。0、Rstudio等软件,对频率>3。00%的中药进行隐结构模型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频数分析,总结MG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160篇,筛选得到方剂180首,中药154味,总频次1 860。频率>3。00%的中药有黄芪、白术、当归、升麻、柴胡等,中药类别多属补虚药、解表药和理气药。隐结构分析共获得10个隐变量、20个隐类,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聚类分析推断MG的证型包括脾胃虚弱证、脾虚湿困证、血瘀证等7种,核心方剂包括补中益气汤、强肌健力饮、血府逐瘀汤等12首。关联规则分析获得27条强关联规则,支持度最高的是白术-黄芪,置信度最高的是升麻-黄芪。结论 MG的病机复杂,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脾、肺、肝、肾关系密切,治法以补中益气为主,随证结合清利湿热、化瘀降浊等治法。

    重症肌无力隐结构关联规则用药规律中药

    浮针疗法的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刘兴雨窦璐瑶崔华峰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浮针疗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此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方法 检索1997年1月至2024年3月收录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浮针疗法的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6。3。R1对发文量、作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图,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及突现图谱。结果 共有中文文献1 279篇,英文文献28篇被纳入;浮针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符仲华为主要核心作者,发文量最多;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主要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与聚类显示"临床疗效""针刺""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再灌注活动""case report""tightened muscle""low back pain"等为主要研究热点;共得到"镇痛""肱骨外上髁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20个突现词。结论 目前浮针研究领域以临床研究为主,涉及的适应证不断扩展,其中以骨骼肌肉类疼痛疾病为主,非疼痛类疾病研究较少;研究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但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较缺乏,且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挖掘。

    浮针疗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大学生创新活力在社交猜疑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效应及性别的调节作用

    魏涛邢晓丽徐步刘晶晶...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创新活力在社交猜疑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 2023年9月至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南部3所高校的1 558名大学生,以社交猜疑量表、大学生创新活力问卷、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在线调查。运用相关分析、Hayes(2022)的PROCESS宏程序及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及显著性检验。结果 社交猜疑与大学生创新活力、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r=-0。107,-0。173,P<0。01);大学生创新活力在社交猜疑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77%;性别调节了社交猜疑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大学生创新活力之间的关系。社交猜疑对女大学生生命意义感(βsimple=-0。111,t=4。212,P<0。01)的影响大于男大学生(βsimple=-0。083,t=3。045,P<0。01)。结论 社交猜疑不仅可以直接负向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活力间接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且性别调节社交猜疑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直接作用及大学生创新活力在二者关系间中介作用的前半段。降低社交猜疑可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活力,间接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社交猜疑生命意义感大学生大学生创新活力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千金子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魏晓彤马思媛胡宇峰朱海婷...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优选千金子总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千金子总蛋白得率和纯度为指标,对碱提酸沉法、硫酸铵盐析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确定千金子总蛋白提取方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千金子总蛋白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利用硫酸铵盐析法沉淀千金子总蛋白以确定不同硫酸铵饱和度盐析时对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硫酸铵盐析法提取千金子总蛋白效果较好。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和BP神经网络优化得到的总蛋白提取率较高,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3(g/ml),提取时间为3。2 h,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0。02 mol/L,总蛋白提取率为19。87%,RSD值为0。30%。盐析用硫酸铵饱和度为90%时,总蛋自已基本沉淀完全。结论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和BP神经网络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千金子总蛋白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千金子总蛋白响应面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生物样品中5种CYP450酶底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母磊鑫刘湉柯彩依白延婷...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HPLC法建立生物样品中测定CYP450酶底物的分析方法。方法 通过钙沉淀法制备肝微粒体,采用探针底物与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进行孵育反应,以氢溴酸右美沙芬、奥美拉唑、非那西丁、硝苯地平、甲苯磺丁脲分别作为CYP2D6、CYP2C19、CYP1A2、CYP3A4、CYP2C9的探针药物,并以大鼠肝微粒体为基质,通过系统考察建立了 HPLC法测定5种探针药物的方法。结果 该方法专属性好,空白肝微粒体及内标无干扰,右美沙芬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1 6X+0。003 7(r=0。994 8),奥美拉唑回归方程为Y=0。005 3 X+0。016 2(r=0。996 3),非那西丁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8 1X+0。0199(r=0。995 0),硝苯地平的回归方程为Y=0。009 3X+0。011 8(r=0。991 7),甲苯磺丁脲的回归方程为Y=0。008 1X+0。022 0(r=0。995 1)。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良好,RSD≤8。75%,样本在4、12、24h稳定性良好,RSD≤14。31%,提取回收率均>71。36%,且RSD≤6。98%,以上结果均符合样本含量测定要求。结论 本论文建立的探针方法可用于体外快速评价药物对CYP450亚型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细胞色素P450方法学考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结膜松弛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陶霓霞孔雪晴夷成龙项敏泓...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膜松弛症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缘张力高导致溢泪等眼部不适的常见眼科疾病,临床上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老年性改变而被忽视。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衰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失衡、炎症反应、弹性蛋白变性和胶原纤维溶解等因素均与结膜松弛症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并存在多因素间交互作用。因此,进一步了解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对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结膜松弛症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膜松弛症发病机制衰老基质金属蛋白酶炎症

    基于血分理论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李燕霞朱雅楠薛凯元杨素清...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作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反复发作。中医学血分论治银屑病达成共识,主要分为血热证、血瘀证和血燥证三大证型,针对3种证型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总结中国近年来血分论治银屑病具有代表性的临床诊疗经验,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既能为现代病理机制的阐述提供有利依据,又能体现中医药的科学性,以期为银屑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银屑病病因病机血燥证血瘀证血分论治

    脑出血中神经元的损伤与修复

    曾学翰李丹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出血是第二常见的脑卒中亚型,主要由高血压引起,其死亡率和发病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导致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显著损害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神经元损伤机制包括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铁毒性等。神经元保护与修复机制方面,主要分析免疫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炎症中的双重角色。小胶质细胞既可清除损伤细胞,又可导致神经元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则通过转移线粒体和吸收谷氨酸等方式为神经元提供保护。本文总结干细胞治疗的潜力,尤其是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神经元再生及组织修复中的应用,并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保护和恢复中的重要性。铁死亡和氧化应激是导致脑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关键因素,调控这些机制对提升神经元存活率至关重要。尽管近年来脑出血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不断增多,但有效治疗方法依然不足,因此,深入研究相关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成为未来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炎症调节、氧化应激缓解及神经元保护与再生方面。本文旨在明确研究方向,为提高脑出血患者康复率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神经元脑出血神经元损伤神经元修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