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脂必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王婷婷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脂必泰的临床研究。方法 于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 98 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组(49 例,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联用组(49例,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脂必泰),观察两组肝功能、血脂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细胞因子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 联用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转肽酶(GG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低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单用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治疗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白细胞介素 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脂必泰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血脂,增强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烯磷脂酰胆碱脂必泰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孙金坡崔沛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9 月遂平仁安医院收治的 86 例AHF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研究组(43 例)与对照组(43 例),对照组给予rhBNP治疗,研究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与rhBNP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与对照组(13。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芪苈强心胶囊与rhBNP对AHF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有利于改善心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较高。

    急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重组人脑利钠肽临床疗效心功能

    替勃龙治疗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

    金杨红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应用替勃龙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在濮阳油田总医院 2021 年2 月至 2023 年 2 月接受治疗的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 87 例,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坤泰胶囊治疗)及观察组(n=44,替勃龙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激素水平、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水平增加、黄体生成素与血清卵泡激素水平下降,且观察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与血清卵泡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与CD4+/CD8+指标高于治疗前,CD8+指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3+、CD4+与CD4+/CD8+指标高于对照组,CD8+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阴道出血、乳房胀痛、胃肠道不适、头晕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83%,对照组为11。83%,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勃龙能有效减轻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因激素失衡引起的不适症状,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且用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帮助患者抵抗疾病,进而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

    替勃龙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水平免疫功能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影响

    董海花王霆吴建峰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用于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 5-羟色胺(5-HT)和神经递质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选取 96 例症属肝郁脾虚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展开前瞻性研究,各 48 例,96 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实施治疗,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联用舒肝解郁胶囊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HT水平、神经递质功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5-HT浓度均上升,且观察组 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提升血浆5-HT水平及神经递质功率,降低抑郁焦虑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损伤快速康复,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

    舒肝解郁胶囊艾司西酞普兰脑梗死后抑郁症5-羟色胺神经递质功率

    四逆散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昼夜节律失调的临床效果

    任艳丽王莉高永涛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昼夜节律失调患者给予四逆散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PCOS合并昼夜节律失调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逆散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激素水平、超声检查结果(卵泡数量、卵巢体积)、睡眠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均降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LH、T、E2 水平低于对照组,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卵泡数量减少,卵巢体积缩小,且研究组卵泡数量少于对照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逆散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减结合西医治疗应用于PCOS合并昼夜节律失调患者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调节激素水平,改善患者卵巢异常,提升睡眠质量。

    四逆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多囊卵巢综合征昼夜节律失调

    保元逐瘀护心汤、雷火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吕永飞陈爱莲孙玮琦王利民...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HF)患者采用保元逐瘀护心汤、雷火灸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 9 月至 2024 年 3 月濮阳市中医院收治的 120 例冠心病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保元逐瘀护心汤、雷火灸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运动耐力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96。67%)治疗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6 min步行试验(6MWT)步行距离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HF患者采用保元逐瘀护心汤、雷火灸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安全性较高。

    保元逐瘀护心汤雷火灸冠心病心力衰竭

    双源CT肺动脉成像对急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应用研究

    高江晖马洪宇王国庆于庆康...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急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成像检查,以了解其诊断意义,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 选择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9 月郑州市中医院急诊收治的 82 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双源CT肺动脉成像检查,以肺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的诊断效能情况,并对确诊的急诊肺动脉栓塞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双源CT肺动脉成像技术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 92。68%、93。33%与 85。71%,约登指数为 0。790。经双源CT肺动脉成像检查确诊的 71 例患者中共检查出490 个栓子,其中,肺叶、肺段与肺亚段栓塞部位各有 139 个(28。37%)、273 个(55。71%)与 78 个(15。92%),其中,肺叶部分栓塞中肺灌注降低情况(50。35%)居多,完全栓塞中以肺灌注缺损(25。90%)居多;肺段中以肺灌注降低的部分栓塞(36。63%)为主;肺亚段中以肺灌注缺损的完全缺损(29。49%)为主。结论 双源CT肺动脉成像检查技术与肺动脉造影诊断结果无较大差异,对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具有一定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且该诊断方式能够明确急诊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部位与灌注情况,具有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成像双源CT诊断效能

    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对甲状腺疾病的病理诊断价值分析

    贾雅卫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对甲状腺疾病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月许昌医院收治的 70 例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石蜡切片检查和冰冻切片检查,以石蜡切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误诊率、延迟诊断率、诊断所需时间、对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差异。结果 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疾病良恶性的灵敏度[91。67%(22/24)],特异度[97。83%(45/46)],准确率[95。71%(67/70)],延迟诊断率[2。86%(2/70)]和石蜡切片诊断甲状腺疾病良恶性的准确率、误诊率、延迟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切片检查所需时间短于石蜡切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对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冻切片具备与石蜡切片相似的诊断效能,并且诊断所需时间短,方便快捷,具备良好的病理诊断价值。

    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

    AFP、CEA、CA125检测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的评估价值

    杨会娟邓静艳王登峰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南乐中兴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的 7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 70 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无残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AFP、CEA、CA125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K)相关性分析AFP、CEA、CA125水平与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发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AFP、CEA、CA125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AFP、CEA、CA125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K)相关性显示,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发生与AFP、CEA、CA125 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FP、CEA、CA125 水平是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AFP、CEA、CA125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发生诊断的AUC分别为 0。924(95%CI:0。884~0。965)、0。730(95%CI:0。642~0。817)、0。835(95%CI:0。769~0。901)、0。968(95%CI:0。941~0。994)。结论 AFP、CEA、CA125 检测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通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价值,值得应用。

    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孟淑艳刘艳丽李冰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2023 年 11 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类风湿关节炎的 9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行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依次采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各种检测方式与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评价符合率较高的检测方法的精准性。结果 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4。44%、88。89%、100%;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6。67%、83。33%、97。78%;Kappa值分别为:0。39、0。61、0。86。化学发光法仪器温度波动不超过 1℃,发光重复率不超过 5%,发光稳定性变化不超过±5%,精密度变化不超过 8%,化学发光法检测诊断有较高的精准度。结论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有良好的结果一致性,化学发光法的精密度较高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值得作为初筛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首选方式,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酶联免疫法抗体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