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鸢尾素、高迁移率族蛋白Box1、神经调节蛋白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连艳珍李文悌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鸢尾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80 例早期DKD患者作为早期DKD组,选取同期 50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对血清鸢尾素、HMGB1、NRG4 水平进行检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早期DK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舒张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KD组的血清鸢尾素、NRG4 水平更低,HMGB1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鸢尾素(OR=0。568;95%CI:0。389~0。829)、NRG4(OR=0。456;95%CI:0。246~0。845)是影响早期DK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OR=2。976;95%CI:2。664~3。325)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DKD患者血清鸢尾素、NRG4 水平更低,HMGB1 水平更高,临床可用血清鸢尾素、HMGB1、NRG4 水平对早期DKD发生进行评估。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鸢尾素高迁移率族蛋白Box1神经调节蛋白4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6联合血常规检验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王素玲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取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6(IL-6)联合血常规作为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收治的 41 例COPD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选取 41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常规[中性粒细胞(NEU)、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红蛋白(Hb)]、CRP、IL-6 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CRP、IL-6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EU、WBC、PLT、PDW、MPV、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IL-6 始终参与COPD炎性活动中,将上述两项指标与血常规检查联合实施可提升COPD诊断精确性,值得应用。

    血常规C反应蛋白白介素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联合共同照护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孙素洁蒋彦彦屈沂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理论护理联合共同照护模式在冠心病(CH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 8 月至 2022 年 4 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 72 例CH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36,互动达标理论护理联合共同照护模式)与对照组(n=36,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运动耐力、CHD健康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 2 个月后两组 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水平提高,且干预组 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个月后两组CHD康复知识调查问卷评分、CHD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7。22%)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联合共同照护模式应用于CHD患者干预中,可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知识掌握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互动达标理论共同照护冠心病运动耐力

    积极心理干预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陈敏芸谢逸波张良花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积极心理干预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应用。方法 纳入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月在海军陆战队医院接受治疗的 76 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38 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38 例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使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乐观、力量、坚韧维度评分及心理弹性量表总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CL-90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可有效提升KOA患者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诱导其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面对问题,保证护理质量。

    积极心理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应对方式

    代偿性吞咽训练对喂养困难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影响

    杨风景张靖何晓凤曹苗苗...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代偿性吞咽训练对喂养困难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喂养表现和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年 7 月至 2024 年 4 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 62 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观察组(31 例)和对照组(31 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口腔运动干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代偿性吞咽训练,观察两组新生儿喂养表现和喂养进程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喂养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成经口喂养目标奶量>50%及>80%干预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偿性吞咽训练可以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喂养表现,加快喂养进程,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且安全性较高。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喂养困难代偿性吞咽训练生长发育

    家属参与式儿童学堂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谷翠霞谢焕焕裴淼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家属参与式儿童学堂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22 年 3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 110 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动态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组为家属参与组和常规教育组,每组各 55 例,对常规教育组患儿进行儿童学堂模式健康教育,对家属参与组患儿进在常规教育组教育基础上联系家属陪同参与。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韧性,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评估;干预前后白血病知识知晓情况,采用自制白血病知识测试进行评估。结果 教育后,家属参与组患儿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各项分数及总分、自制白血病知识测试分数、完全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式儿童学堂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儿可显著提升患儿心理韧性及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建议临床根据患儿家庭情况推广使用。

    家属参与儿童学堂健康教育急性白血病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精细化手术护理配合实施效果分析

    尚震月盛珍李志萍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精细化手术护理配合实施效果。方法 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子宫肌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3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手术护理配合,研究组则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行精细化手术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舒适度评分(GCQ)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研究组住院、首次下床活动、术后排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组间各项GC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GCQ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配合精细化手术护理可促进术后康复,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升围术期舒适度、改善负性情绪评分,值得应用。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精细化手术护理配合常规手术护理配合

    基于赋能理论的行为转变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

    慕倩倩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以赋能理论为基础行为转变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2022 年 5 月期间许昌市立医院收治术后化疗的 86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赋能理论为基础行为转变护理)各 43 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影响量表(SIS)及乳腺癌生活质量问卷(QLSBC)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CD-RISC评分(坚韧性、乐观性、力量)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CD-RISC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IS评分(社会排斥、社会隔离、内在羞耻感、经济不安全感)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SIS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QLSBC评分(躯体因子、信仰因子、社会因子、心理因子)及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QLSBC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赋能理论为基础行为转变护理用于术后化疗乳腺癌患者能改善其心理弹性,减轻疾病耻辱感,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乳腺癌化疗赋能理论行为转变护理

    会阴伤口美容缝合术应用优质护理对产妇康复效果的影响

    康渝敏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联合会阴伤口美容缝合术对产妇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 于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12 月期间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行会阴伤口美容缝合术的 76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卡尾数编号分为两组,双数为参照组(n=38),单数为试验组(n=38),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评估两组产妇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舒适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评分均有所降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Kolcaba)评分有所提高,且试验组HAMA、FAVS评分低于参照组,Kolcaba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参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会阴伤口美容缝合术应用优质护理能够促进产妇更快康复,改善产妇心理状态、舒适度、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优质护理会阴伤口美容缝合术康复效果产妇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癌首次化疗患者的影响研究

    邹玉阁王利红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肺癌初次接受化疗的患者,探究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对医疗照护满意度的影响,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在洛阳伊洛医院收入的62例肺癌首次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压力知觉量表(CPS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医疗照护满意度[使用癌症照护满意度量表(SCA)评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C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初次接受肺癌化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和对医疗照护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肺癌首次化疗心理状况以家庭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