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标准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化
中国标准化协会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标准化

中国标准化协会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郭凯(兼)

月刊

1002-5944

zhbzh@cspress.com.cn

010-64906721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6号安立花园B座10层

中国标准化/Journal China StandardizationCHSSCD
查看更多>>中国标准化杂志宣传重点是政府的标准化方针和政策;标准化基础理论;标准化技术动向;介绍呼类标准制定、实施的情况和经验;报道国内外标准化动态和热点;企业在生产、经销、检验工作中的标准化情况;合格评定工作动态;质量检验和抽查;科技和标准化基础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分析

    沈佳骏张忆宁
    26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接受微生物标本检查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标本采集,研究组采取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比两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阳性率及标本总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单项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标本总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可提升病原微生物检查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微生物检验准确率

    CICARE标准沟通模式在门诊服务中的应用

    胡杨马君崔海涛王志国...
    26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ICARE标准沟通模式在门诊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接诊的门诊患者1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患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CICARE标准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维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CARE标准沟通模式具有流程化、标准化特征,能够从患者角度出发规范护患沟通的各个环节,带给患者更加周到和贴心的服务,促进患者满意度水平的提升,实践中可以加强研究和应用.

    CICARE标准沟通模式门诊服务护患关系

    分析描述性标准化超声报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影响

    李凯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描述性标准化超声报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检查并经手术检查确诊的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应用标准化描述分组,对照组100例,未应用描述性标准化超声报告,分析组100例,应用描述性标准化超声报告.比较两组超声报告不良率及TI-RADS分级评分差异.结果:对照组中共有5份报告存在问题,报告不良率为5.00%,分析组中无不良报告例数(P<0.05).对照组100例患者,未应用TI-RADS分级,共诊断出恶性结节78个,良性结节22个,诊断正确率为78.00%,分析组100例患者,应用TI-RADS分级,共诊断出恶性结节89个,良性结节11个,诊断准确率为89.00%(P<0.05).结论:描述性标准化超声报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效果较好,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同时能够提升报告的可读性及完整性,值得推广应用.

    TI-RADS分级超声报告不良报告率诊断结果

    标准化操作规程对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效率提升的探索

    滕正青
    273-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操作规程对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效率提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药物配制中心进行.制定详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s),并选取两个配药小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名工作人员.对照组继续沿用原有操作规程,实验组接受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干预.选取配药前准备时间、配药过程时间、总体错误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实验组配药前准备时间平均缩短了25%,从干预前的10分钟降至7.5分钟;配药过程时间减少了18%,由平均每袋25分钟降至20.5分钟;总体错误率从干预前的3.2%下降至1.2%,其中严重错误发生率降低50%.对照组上述方面改变不明显.结论:标准化操作规程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实施对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标准化操作规程静脉药物配制工作效率无菌技术质量控制

    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在急诊清创缝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师玉娜
    27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应用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甘肃省临洮县辛店镇中心卫生院急诊科接受清创缝合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清创缝合治疗,对照组提供常规配套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清创缝合患者应用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伤口愈合的认知与理解,增强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保障创口顺利愈合,值得推广.

    急诊清创缝合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效果

    标准化家庭氧疗方案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吴赛飞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标准化家庭氧疗方案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继续原有的氧疗管理,实验组接受标准化家庭氧疗方案.结果:经过一年随访观察,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从基线的87.5%±2.3%上升至92.1%±1.5%(P<0.001),对照组的血氧饱和度仅从87.6%±2.2%提升到89.3%±2.1%(P=0.04).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改善(P<0.001),对照组的变化不显著(P=0.08).此外,实验组患者因呼吸衰竭相关症状住院的次数减少了40%,而对照组的住院次数仅减少了10%(P<0.001).结论:标准化家庭氧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因病情加重而需住院的频率,值得推广应用.

    标准化家庭氧疗慢性呼吸衰竭生活质量依从性

    标准化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向敏敏
    28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标准化呼吸训练方案对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名中度至重度COPD研究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为期12周的标准化呼吸训练计划,包括膈肌呼吸法、唇闭呼吸法以及肺扩张练习等.通过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患者基线和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并记录呼吸困难程度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所有测量均在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立即进行.结果:实验组在SGRQ总分上显示出了显著改善(P<0.001),而对照组仅轻微变化(P=0.06).实验组的mMRC评分有所下降(P<0.001),对照组变化不大(P=0.08).此外,实验组FEV1/FVC比值提高了3.5%(P<0.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76).结论:标准化呼吸训练方案能够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并改善运动耐力和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标准化呼吸训练COPD生活质量肺功能

    营养支持治疗的标准化路径在重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狄晓霞
    28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的标准化路径在重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5月在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4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采用基于最新营养学指南制定的标准化营养支持路径.结果:从营养状态改善角度分析,实验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尤其是感染并发症.以平均住院天数看,实验组较对照组缩短了4.5天,且实验组病死率有所下降(P<0.05).结论:针对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标准化路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病死率,在整体上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进程.

    营养支持治疗标准化路径重症患者康复效果

    危重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风险评估模式的效果分析

    田红健
    293-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风险评估模式的应用对危重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2023年内诊治的危重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风险评估模式.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法下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拥有更低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风险评估模式的运用对于提升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着显著的辅助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安全效率,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达到增强标准化护理效果的目的,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标准化护理风险评估危重患者临床效果

    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蒋丁燕唐文鑫
    297-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入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F-36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措施可提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质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标准化护理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