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贺冰清

月刊

1672-6995

calrebjb@sina.com

010-61595960

101149

北京259信箱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Journal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20多年来,刊载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地勘单位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改革、发展、管理与决微提供了大量对策建议,为广大科研人员和基层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发表学术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舞台,受到子广大作者、读者的高度赞誉,也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好评。几任国土资源部领导先后多次在本刊发表重要文章,对本刊的工作给予具体关照。现刊名同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亲笔题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 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高兵
    1页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自然资源要素保障——适应区域一体化趋势的自然资源管理改革思考

    陈浩顾龙友
    4-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文章探讨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理论关系,提出了加强自然资源要素的跨行政区统筹协调的必要性,阐述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自然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的十个重点领域,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并结合我国现行自然资源管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方式、优化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的行动思路和体制机制建设的建议。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中国地质调查立法的路径选择

    宦吉娥陈潞镓孙君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调查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法治保驾护航,然而,现有的立法供给不足,存在内容不完备且碎片化、层级较低、功能失衡等缺陷。文章以我国地质调查事业发展需求为着眼点,以切实解决地质调查工作法治保障不足问题为导向,遵循地质调查工作科学规律,借鉴域外地质调查立法路径选择经验,提出我国地质调查立法应当采取"嵌入式立法""专门立法"两种立法模式双线并行的立法路径,即利用各种立法契机有序开展嵌入式立法,同时积极筹备专门立法,待时机成熟,再制定"大地质"理念框架下的综合性立法,为营造美丽而安全的地质环境提供立法保障。

    地质调查立法路径专门立法嵌入式立法地质环境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A市的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黄锐柯心怡马贤磊赵爱栋...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评估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政策对提升土地生产率的实际效果及不同政策模式的绩效差异,对优化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江苏A市2015-2020年企业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及不同模式对企业土地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低效用地企业土地生产率在再开发项目实施后,相比其他低效用地企业提高162%。②政府主导模式、自主开发模式、市场参与模式下低效工业用地生产率比再开发前分别提高了194%、215%、179%;产业发展水平、政府收储成本、收益分配机制、工业用地等二级市场发育程度是解释不同再开发模式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各地区以提高原土地权利人自主再开发积极性、健全土地收储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土地二级市场培育及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再开发政策改进的重点,因地制宜完善不同模式下低效工业用地政策。

    工业企业低效工业用地土地再开发土地生产率双重差分模型

    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王昌海孙君
    33-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入剖析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在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面临的困境:①林业碳汇项目周期长、回报率低,难以吸引足够的金融资本投入;②现有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未能完全满足林业碳汇项目的特殊需求,资金筹措难度大;③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和技术水平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发展。文章针对以上困境提出了推进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策略建议:①完善碳汇市场机制与扩大市场规模,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流向林业碳汇项目;②投入研发提升碳汇计量精度,强化碳金融项目的管理及人才培养;③优化碳市场政策环境与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碳市场公平有序;④提升公众意识,加强林业碳汇的科普宣传,提高社会对林业碳汇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碳汇金融林业碳汇理论逻辑现实困境推进策略

    优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的思考与建议——从福建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探索与实践谈起

    毕云龙李颖相洪波李勇...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省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践探索方面形成了丰富的试点经验。文章从规划体系建立、计划管理、审批程序、生态治理、陆海统筹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福建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的实践成效,在深入剖析规划编制、用地保障、生态和涉海空间用途管制实际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基础上,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建设项目规划依据、生态空间与涉海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优化完善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践探索福建省

    海洋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困顿及路径突破

    王霞顾波军田鹏杨帆...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治理现代化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新趋势、新需求、新挑战的必要回应。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管理模式,我国海洋治理现代化在现实中存在着诸多困顿,例如海洋治理理念落后、涉海管理职能配置不到位、海洋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海洋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等。为推动海洋治理现代化,促进海洋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应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涉海管理职能、强化现代化海洋意识、健全公共参与机制、推进数字技术应用。

    海洋治理现代化逻辑审视实践困顿路径突破

    优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研究——基于区分所有权与监管权的视角

    张义王亚林李政汤曾伟...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区分所有权和监管权是关键和突破口。"两权"不分导致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理念难以转变、所有者权益保护不到位、监管失效以致收益流失等问题。文章从问题产生的根源、现实表现和管理困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两权"区分对于完善所有权管理的必要性,并在分析区分"两权"的特征和内涵基础上,提出了"权利(力)设立初衷-管理对象性质-行权方式及适用法律和关系"的区分路径,最后基于"两权"区分提出了优化所有权管理的建议:①从现行土地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识别出"两权"具体混淆之处并进行合理区分;②通过明确所有者职责内涵、分级代理行权履职,构建和完善所有权管理体系;③推动"两权"有机统一,行使所有权要遵守监管要求,行使监管权要有利于资产保值增值。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所有权管理区分监管权

    公园城市生态产品及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管晓张卫民宋春雨许丁...
    64-7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依据人居环境需求和城市生态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城市发展新理念,研究"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生态产品的特征及其价值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相较于传统的城市生态产品,公园城市生态产品更加强调公共产品属性,以大尺度、多层级、连通性和开放性为主要形态特征。公园城市生态产品具有注重美学性、普惠性、融合性、综合性和经济性的价值特征。根据公园城市生态产品的价值形态与价值特征,从使用价值的交换主体、交换载体、交换机制等角度出发,公园城市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可分为生态权益与指标交易、生态空间特许经营以及协同城市生态空间与周边产业布局三类。分析北京城市绿心生态产品的特点及其价值实现路径,可丰富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并推动我国公园城市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

    公园城市城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以"水生态银行"为例

    胡蝶汪建航蔡云楠罗培升...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理论和全国首个"水生态银行"试点县的运营模式,探讨自然资源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价值实现路径实质上遵循"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交易化-产品服务货币化"的过程;"水生态银行"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是在明晰资源产权的基础上,收储资源并将它们整合成优质资产包,从而引入社会资本开发经营,以生态产品为载体实现资源价值。"水生态银行"现存的问题:水资源产业化体系待完善,缺乏水生态权属交易;水资源横向补偿缺位,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社会资本参与缺乏积极性,资本金融属性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优化建议:①植入生态权属交易,构建资源全产业链;②联动社会多方主体,形成多主体生态补偿;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拓展多渠道生态金融。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水生态银行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