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肛肠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黄乃健

月刊

1000-1174

0531-82913309 82950414-6287

250011

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

中国肛肠病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槐角丸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边防龚静国吴鸽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槐角丸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混合痔患者8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槐角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疼痛评分、出血评分、肛缘水肿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出血评分、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出血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槐角丸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疼痛、水肿,减少出血,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混合痔槐角丸地奥司明片疗效观察

    大便常规对季节性腹泻的诊断价值

    张静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便常规对季节性腹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诊治的季节性腹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参与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大便常规检验,对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导致季节性腹泻病出现的致病菌情况.结果:对200例患者的大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170例细菌,细菌检出率为85.00%.春季组患者检出大肠埃希菌15例,沙门菌5例,副溶血弧菌4例,致泻性志贺菌16例,占比为20.00%(40/200);夏季组患者检出大肠埃希菌8例,沙门菌14例,副溶血弧菌13例,致泻性志贺菌10例,占比22.50%(45/200);秋季组患者检出大肠埃希菌8例,沙门菌14例,副溶血弧菌14例,致泻性志贺菌8例,占比22.00%(44/500);冬季组患者检出大肠埃希菌17例,沙门菌4例,副溶血弧菌5例,致泻性志贺菌15例,占比20.50%(41/200).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沙门菌在夏季和秋季的检出率分别为31.11%和31.82%,沙门菌在春季和冬季的检出率分别为12.50%和9.76%,夏季和秋季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的检出率(P<0.05);副溶血弧菌在夏季和秋季的检出率分别为28.89%和31.81%,副溶血弧菌在春季和冬季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12.20%,夏季和秋季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的检出率(P<0.05);大肠埃希菌和致泻性志贺菌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大便常规检验,可了解季节性腹泻患者的致病因素,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季节性腹泻大便常规诊断价值

    血清IL-33、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对复发的预测

    李萍董雷程文博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33(IL-33)和粪便钙卫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和对预后复发的预测.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参与者,依据溃疡性结肠炎分期分为活动期70例、缓解期43例,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度33例、中度39例、轻度41例,依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8例、未复发组为75例,选择110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IL-33和粪便钙卫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IL-33和粪便钙卫蛋白对复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中血清IL-33和粪便钙卫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P<0.05),活动期组中血清IL-33和粪便钙卫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轻度组中血清IL-33和粪便钙卫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中血清IL-33和粪便钙卫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组(P<0.05);未复发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IL-33和粪便钙卫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复发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33、粪便钙卫蛋白AUC分别为0.714、0.623时,约登指数最大,其截断值分别为130.03、517.68时,联合预测AUC为0.827(95%CI:0.737~0.918)、灵敏度为77.4%、特异度为79.3%、阳性预测值78.9%、阴性预测值77.8%均高于各参数单项检验(P<0.05),预测效能最佳.结论:血清IL-33与粪便钙卫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物标志物.

    溃疡性结肠炎钙卫蛋白白介素-33复发

    美沙拉嗪肠溶片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

    陈喜翠宋佳韩波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美沙拉嗪肠溶片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结肠镜检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IL-8、IL-6、TNF-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结肠镜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结肠镜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相比,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但可以降低炎症水平,而且安全性更高.

    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疗效比较

    阿达木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透壁愈合的影响

    王国瑞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阿达木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透壁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2022年于我院就诊的6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参与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透壁愈合率、磁共振活动指数(MaRI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透壁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aRI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腹痛腹泻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阿达木单抗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透壁愈合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炎症性肠病透壁愈合阿达木单抗美沙拉嗪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聚乙二醇散治疗便秘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崔银苹武巩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聚乙二醇散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76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散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聚乙二醇散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肠道菌群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肠道菌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大肠杆菌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与聚乙二醇散联用治疗便秘疗效显著,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而且还能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便秘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聚乙二醇散

    帕罗西汀联合枯草芽孢杆菌双活菌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

    范志阳周玥张振宇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枯草芽孢杆菌双活菌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68例IBS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双活菌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枯草芽孢杆菌双活菌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肠内典型菌群数量及其Alpha多样性(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对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分析,包括白细胞介素-18(IL-18)、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评估治疗前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乳酸链球菌(Sl)、双歧杆菌(Bifido)、乳酸乳球菌(L.lactis)、大肠埃希菌(E.coli)数量、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HQ-9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枯草芽孢杆菌双活菌颗粒治疗IBS疗效显著,不但可以有效改善肠内生态环境,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肠易激综合征帕罗西汀枯草芽孢杆菌双活菌颗粒

    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对结直肠癌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

    徐巧娟刘杰贾莉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对结直肠癌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参与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比较2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表达水平,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患者MTL、SS、G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S、GAS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MTL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可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胃肠激素表达水平,降低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结直肠癌手术,肠胃功能神阙穴中药贴敷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

    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全方位护理模式对结肠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王林王俊芳史睿喆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全方位护理模式对结肠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2例结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2组心理患者状态、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2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2组患者QLQ-C3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2组患者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全方位护理模式用于结肠癌化疗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肠癌化疗症状动态模型理论全方位护理模式

    疼痛管理小组式护理在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观察

    周娟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小组式护理在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管理小组式护理,均护理5d,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调查问卷、疼痛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指数(PRI)、疼痛强度(P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PRI、PPI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小组式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疼痛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疼痛管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