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肛肠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黄乃健

月刊

1000-1174

0531-82913309 82950414-6287

250011

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

中国肛肠病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iteSpace对近20年高位肛瘘研究可视化及热点分析

    李建文刘刚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位肛瘘研究热点及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关于高位肛瘘的文献,利用CiteSpace 6。2。R4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60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较多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英国。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Pankaj Garg,团队内合作紧密,团队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依次为Imperial College London、Egyptian Knowledge Bank(EKB)和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关键词分析得出高位肛瘘治疗、病因研究(克罗恩病、脓肿等)、围术期管理等是高位肛瘘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结论:高位肛瘘领域研究处于总体上升趋势;作者、机构、国家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研究有助于了解高位肛瘘领域的研究现状,了解研究热点的变化,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

    高位肛瘘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WebofScience

    PLOD1、NFE2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董小华陈芙蓉张优敬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取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PLOD1、NFE2L3表达水平。随访2年,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2个亚组,即转移组(20例)和非转移组(7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PLOD1、NFE2L3表达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OD1、NFE2L3对结直肠癌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PLOD1、NFE2L3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PLOD1及NFE2L3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赋值,最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PLOD1阳性及NFE2L3阳性表达为结直肠癌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LOD1、NFE2L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可考虑将PLOD1、NFE2L3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结直肠癌转移

    Survivin蛋白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张建闫振宇张萌马杭...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Survivin蛋白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6例结肠病变患者的肠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类型结肠病变患者肠组织及病变旁正常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它们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结肠息肉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结肠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肠息肉组织,P<0。05。不同大体分型(溃疡型、浸润型和隆起型)结肠癌患者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TNM分期结肠癌患者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Ⅲ期结肠癌明显高于Ⅰ期、Ⅱ期,Ⅱ期又高于 Ⅰ期,P<0。05。Kendall相关性分析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不同结肠组织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最高,而且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结肠标本Survivin蛋白表达结肠癌结肠息肉

    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影响的对比分析

    曹泽嘉王世超张建坡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5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9例,2组分别以中间入路(观察组)和侧方入路(对照组)进行手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术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及应激反应指标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切除标本长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E、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均安全有效,但中间入路手术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对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影响更小。

    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间入路侧方入路免疫功能应激反应

    256层螺旋CT用于术前评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者肠系膜血管解剖结构的价值

    赵明星杨磊姚岩峰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用于术前评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者肠系膜血管解剖结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术前均行256层螺旋CT检查评估肠系膜解剖结构,将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T术前评估准确度。结果:术前螺旋CT评估肠系膜下动脉(IMA)及分支解剖走形分型结果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吻合率为100%。术前螺旋CT评估肠系膜空间关系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值=0。916,P<0。001)。结论:256层螺旋CT检查用于术前评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者肠系膜血管解剖结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清晰显示IMA走形及左结肠静脉与肠系膜下静脉的空间关系,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作用。

    256层螺旋CT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肠系膜血管解剖结构评估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与造口适应度的相关性研究

    范文婷颜翀王秀秀李晶晶...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与造口适应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服务和干预措施提供有益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19例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造口患者适应量表-20(OAI-20)于出院当天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肠造口患者RHDS总分为(131。39±29。41)分,条目均分为(7。30±1。65)分,处于较低水平;OAI-20总分为(42。01±11。81)分,为中度适应水平,其中负性情绪维度得分(13。34± 3。54)分,正性情绪维度得分(16。61±6。33)分,社会生活维度得分(12。05±3。39)分。肠造口适应度总分和出院准备度总分呈正相关(P<0。05),社会生活维度和正性情绪维度与出院准备度总分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患者的居住方式、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医疗资源获得的便利程度、医生指导造口管理的频率、护士对造口护理及指导的频率、患者的正性情绪是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普遍较低,适应度呈中等水平,两者相关。护理人员应该从影响因素出发,根据肠造口患者个体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其出院准备度,以便尽快适应造口。

    肠造口出院准备度造口适应度

    消痔灵"三位一体法"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李英健宋允举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消痔灵注射直肠瓣、直肠黏膜、痔核"三位一体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9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痔灵注射直肠瓣、直肠黏膜、痔核"三位一体法"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手术总体疗效、术后肛门疼痛及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每次排便时间、肛门不尽感及肛门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100%)和对照组(97。5%)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5、7、14天肛门疼痛及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每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排便不尽感和肛门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外剥内扎术相比,消痔灵注射直肠瓣、直肠黏膜、痔核"三位一体法"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确切,疼痛、水肿更轻,创面愈合时间更短,肛门狭窄发生率更低,肛门功能更好。

    混合痔消痔灵三位一体法注射疗效

    长轴和短轴追踪扫查联合超声造影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司建波顾珂祯顾学阁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轴短轴追踪扫查联合超声造影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长轴、短轴追踪扫查超声造影检查,将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对比,分析长轴短轴追踪扫查联合超声造影诊断肛瘘的效果。结果:长轴短轴追踪扫描联合超声造影对内口的诊断准确率略高于短轴追踪扫描超声造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轴短轴追踪扫描联合超声造影对内口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长轴追踪扫描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轴短轴追踪扫描联合超声造影、短轴追踪扫描超声造影对主瘘管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长轴追踪扫描超声造影(P<0。05),长轴短轴追踪扫描联合超声造影、短轴追踪扫描超声造影对主瘘管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长轴短轴追踪扫描联合超声造影对支瘘管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长轴和短轴追踪扫描超声造影(P<0。05),长轴、短轴追踪扫描超声造影对支瘘管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长轴短轴追踪扫描联合超声造影对肛瘘分型的诊断准确性高于长轴和短轴追踪扫描超声造影(P<0。05)。结论:长轴短轴追踪扫查联合超声造影可更清晰地观察肛瘘内口、主瘘管、支瘘管等情况,提高肛瘘分型诊断准确性。

    肛瘘长轴追踪扫查短轴追踪扫查超声造影内口主瘘管支瘘管诊断

    肛周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王建设马志才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肛周脓肿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选择有效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采集脓液标本120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120份肛周脓肿脓液标本中,8份(6。67%)标本未培养出细菌,112份(93。33%)标本培养出细菌(8种),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81。25%),革兰阳性菌21株(18。75%);排在前3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57株,50。89%)、肺炎克雷伯菌(29株,25。8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11。61%)。91株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头孢替坦、多利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萘啶酸、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50%。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红霉素、庆大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率超过60%;对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5%。检出多重耐药菌39株(34。82%)。结论:肛周脓肿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和调整敏感抗生素。

    肛周脓肿脓液微生物培养病原菌药敏试验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P糖蛋白、外周血内毒素及D-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郑静李秀云李晓伟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P糖蛋白(P-GP)、外周血内毒素及D-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82例UC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检者肠黏膜P-GP阳性表达率及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并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及病变累及范围(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全结肠)UC患者肠黏膜P-GP阳性表达率及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肠黏膜P-GP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外周血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UC患者肠黏膜P-GP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外周血内毒素、D-乳酸水平依次升高,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全结肠UC组患者肠黏膜P-GP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外周血内毒素、D-乳酸水平依次升高,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肠黏膜P-GP阳性表达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UC患者肠黏膜P-GP、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存在异常表达,而且这种异常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累及范围大小有一定关系,对于UC病情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P糖蛋白内毒素D-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