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来茂德

月刊

1002-1701

gdyxjy@yahoo.com.cn

0571-88208078,88208080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医学院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一年6期,每逢双月发行。设置的栏目有: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临床教学、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育评价、国外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专题研究等,拟开设的新栏目有:医学研究进展、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等。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

    李新民卢蕴容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出现为医学教育带来了变革的机会。AI在增强学习体验、改善临床实践以及为未来医生提供先进技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通过当前医学教育的现状探讨、AI的整合医学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愿景的展望,以期为国内外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人工智能医学教育医疗实践教学改革

    医学类本科专业生源质量提升路径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大学医学招生为例

    罗友晖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规范有序地开展医学类专业招生工作,不断提升生源质量,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北大医学在"深度融合"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加强与本部招生工作的合作,积极鼓励学院、专家及学生志愿者参与,加强招生宣传,逐步形成了较浓厚的招生文化,招生质量提升显著,并且对于促进师生互动和在校医学生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医学教育招生本科生生源质量

    军医学员能力素质综合评价问题研究

    任东彦刘文宝徐保印
    7-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军医学员能力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在军队院校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影响军医学员能力素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合理的量化,采用灰色关联度排序法给出了军医学员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具体计算过程,并通过实例说明了灰色关联度排序法应用于军医学员能力素质综合评价具有易于理解、客观公正、人为因素干扰小的优点,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相符。

    能力素质灰色关联度排序法综合评价

    基于产学合作的中药制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探索及成果推广——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专业建设为例

    刘睿李正何永志别松涛...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需求与新挑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深化教育改革,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和必由之路。文章阐述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主要措施和成果,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产学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药制药

    临床医学专业"4+4"毕业生临床胜任力培养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马骏蒋益王倩薇王智鹏...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学专业"4+4"(4年通识教育加4年临床医学教育)毕业生的临床胜任力。方法:将"4+4"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八年制博士毕业生,三年制博士毕业生的临床胜任力进行比较。结果:"4+4"学生临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讨论:"4+4"学生临床科研压力较大,学生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建议:在当前发展新医科的背景下,可通过开展混合式授课、开展课程改革、实施差异化教育、开展临床博士后项目等方式提升"4+4"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4+4临床胜任力科研创新能力

    本科生对大学实施班主任制度的评价与分析——以S大学为例

    巫丽娟王悦如谢轶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科生班主任作为本科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在学生学习、生活、专业规划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本科生班主任制度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的实际作用,本文通过向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调查,对"本科生对大学实施班主任制度的评价与分析"的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本科生对本科生班主任制度的看法,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思考,以达到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及改革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的作用。

    本科生班主任制度高校教育

    新冠疫情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孟玉倩何珊冷虹瑶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新冠疫情期间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其相关影响因素及疫情相关因素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方便抽样调查重庆某大学432名在校本科护理学生,采用问卷星调查其职业认同感与其相关性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1)重庆某大学在校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分数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四年级护生分数最高,二年级护生分数最低;(2)影响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居住地、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3)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护生的自我从业决心及媒体的正负面都会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媒体的负面报道影响度更甚于正面报道。结论:疫情期间媒体的正确报道和公众对医护人员认知的提高都可以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应该从小学教育开始。

    新冠护生职业认同感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投票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

    刘新宇孙胜欣崔靖
    22-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天津医科大学在总结传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设计了集材料申报、材料展示和专家评审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评聘投票系统,并投入使用。本文对系统建设特点做了具体的介绍,并通过实际应用,实现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信息化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评审工作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投票系统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

    陈晓胡衍苏佳灿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中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方法:通过文献综述、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目前临床医学八年制科研培养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各院校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目前八年制教育中对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但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尚不明确,科研训练时间有限且与临床实践冲突,学校科研氛围不够,学生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质量有待提高。一些院校进行了有益尝试,如双导师制、科研兴趣小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师生沟通等,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应合理定位科研培养目标,完善科研训练体系,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支持政策,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国家、学校、导师、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

    八年制医学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文炳龙姜文慧焦翔马青艳...
    27-2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工作满意度相关影响因素,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从2009年7月至2018年7月毕业的326位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生相关信息,包括人口学资料、就业信息、工作满意度等,根据毕业时间分为两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医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女性报考人数逐渐增多,招生更倾向于省内,自愿填报比例较前增高;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从业人员职业认同感低等因素明显影响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结论:扩大精神医学专业招生范围,增强工作人员职业认同感有利于提高精神医学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

    精神医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