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健康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健康教育

陶茂萱

月刊

1002-9982

zgjk6000@163.com

010-64210081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西里一区12号楼

中国健康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杂志,以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区、军队、工矿企业中管理者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群。以促进国内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宗旨。全面反映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前言信息,交流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办刊20周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起到了健康教育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居民焦虑症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江笑寒曾智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我国焦虑问题日益普遍,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本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焦虑症疾病负担的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选取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DALY)率等指标,并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长期变化趋势.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14岁及以下人群焦虑症发病率和DALY率呈显著上升态势,15岁以上人群焦虑症发病率和DALY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发病率下降最快的是20~24岁年龄段,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为-1.13%(95%CI:-1.23%~-1.02%,P<0.05),DALY 率下降最快的年龄段是25~29 岁(AAPC=-0.88%,95%CI:-0.94%~-0.81%,P<0.05).1990-2019 年中国居民焦虑症发病率和 DALY 率的 AAPC 分别为-0.19%(95%CI:-0.33%~-0.05%)和-0.29%(95%CI:-0.52%~-0.07%),P均<0.05.其中,同年龄段相比,女性发病率和DALY率的AAPC均高于男性.结论 1990-2019年中国居民焦虑症发病率和DALY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女性焦虑症发病率高于男性,14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焦虑症疾病负担依旧严重,中国居民心理健康问题仍需全面关注.

    焦虑症疾病负担Joinpoint回归

    我国育龄人群家庭"健康小三件"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一盟杨胜慧张刚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育龄人群家庭"健康小三件"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健康中国"合理膳食"专项行动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选取60 000名育龄女性,采用自行设计的《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个人与家庭问卷》中使用"健康小三件"相关问题进行面对面访问获取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OLS回归模型分析"健康小三件"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我国育龄人群家庭"健康小三件"使用得分平均为(5.04±2.83)分.30~<35岁年龄段得分最高,平均得分为(5.24± 2.77)分;育龄女性文化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得分越高;有3岁以下孩子的家庭平均得分为(5.18±2.71)分;东部地区得分最高,平均得分为(5.40±2.75)分;第一类城市平均得分最高,为(5.70± 2.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1)、受教育年限(β=0.14)、家庭年收入为3~<5万元(β=0.25)、家庭年收入为5~<8万元(β=0.36)、家庭年收入为8~<12万元(β=0.51)、家庭年收入≥12万元(β=0.35)、城镇(β=0.31)、东部地区(β=0.56)、中部地区(β=0.34)、东北地区(β=0.13)是影响"健康小三件"使用得分的主要因素(P<0.001).结论 "健康小三件"使用状况较差,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地区的人群使用率.

    育龄人群健康素养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减盐、减油

    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黄启萍张勰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该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填写问卷.选取数据库中3198名65岁以上农村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采用x2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采集3198名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数据资料,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2%;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2.401,95%CI:1.816~3.179)和不好(OR=3.394,95%CI:2.394~4.816)、生活满意度一般(OR=1.512,95%CI:1.177~1.943)和满意度低(OR=3.973,95%CI:2.305~6.851)、睡眠质量一般(OR=2.402,95%CI:1.834~3.147)和不好(OR=5.149,95%CI:3.812~6.954)、遇到事情一般能想开(OR=2.898,95%CI:2.235~3.758)和想不开(OR=5.852,95%CI:4.028~8.503)、生活费不够用(OR=1.452,95%CI:1.082~1.947)、有听力障碍(OR=1.437,95%CI:1.126~1.834)、没有倾诉对象(OR=170.842,95%CI:84.014~347.408)是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问题、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等,避免发展为抑郁症,提升农村女性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

    家庭精神环境与社会环境对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郭宇濛郭静罗瑞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维度了解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利用"困境家庭儿童健康状况研究"数据,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陷入困境会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健康(β=0.20,P<0.01),直接效应为0.198;家庭陷入困境会通过家庭精神环境影响儿童心理健康,间接效应为0.041,占总效应的17.15%;社会环境能调节家庭精神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β=-0.05,P<0.05).结论 应注重构建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1年西北地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倩余晴霞杨帆葛润润...
    120-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6-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北地区部分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西北地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 2021年西北地区居民总体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8.49%,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各维度的素养水平分别为39.69%、4.80%、34.59%、36.15%、49.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为参照,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职高/中专的居民素养水平较低,OR值分别为0.536(95%CI:0.346~0.831)、0.648(95%CI:0.446~0.941);以农民为参照,职业为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居民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 4.336(95%CI:1.747~10.763)、3.261(95%CI:1.394~7.628)、6.103(95%CI:2.531~14.715)、2.707(95%CI:1.092~6.709).结论 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西北地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未来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工作应以低文化程度者和农民为重点人群.

    西北地区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影响因素

    山东省14~18岁寄宿高中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江靖雯张嘉文罗晓蕾李改云...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寄宿高中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寄宿高中生生活质量提供支持.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青少年健康现状及健康相关行为开放数据集(DYH)2020-2021学年的调查数据,获取6922名14~18岁高中生的相关信息,利用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评价寄宿高中生生活质量情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中生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6922名高中生中,寄宿生4920人(71.08%),非寄宿生2002人(28.92%).寄宿高中生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负性情绪、作业态度、生活机会性、活动机会性、运动能力、自我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总分低于非寄宿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心理功能影响程度前3位的因素为:睡眠时长(β=0.18)、父母关系(β=0.15)和家庭经济条件(β=0.08);生理心理健康功能影响程度前3位的因素为睡眠时长(β=0.15)、父母关系(0=0.11)和是否独生(β=-0.02);生活环境功能影响程度前3位的因素为父母关系(β=0.19)、家庭经济条件(β=-0.12)、睡眠时长(β=0.11)和性别(β=0.11);生活质量满意度影响程度前3位的因素为父母关系(β=0.27)、睡眠时长(β=0.17)、家庭经济条件(β=0.08)和性别(β=-0.08);生活质量总分影响程度前3位的因素为父母关系(β=0.22)、睡眠时长(β=0.21)和家庭经济条件(β=0.08).结论 性别、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条件、睡眠时长、父母关系是影响寄宿高中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山东省寄宿高中生生活质量较低,应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青少年寄宿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研究

    蒋秋静顾悦盛利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制适用于孕产妇的母婴健康素养问卷,为今后评估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筛选确定初选条目,通过预调查修改完善母婴健康素养问卷,并应用其对2022年4-5月期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50例孕产妇进行测评,评价问卷信度和效度.结果 初始问卷共有64个条目,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3个维度.采用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和内部一致性分析法对项目进行分析筛选,最终形成57个条目的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问卷.总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65,重测信度为0.797,分半信度为0.826;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良好(基本知识与理念:x2/df=1.869,RMSEA=0.050,GFI=0.854,AGF=0.82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x2/df=1.968,RMSEA=0.053,GFI=0.938,AGF=0.916;基本技能:x2/df=1.555,RMSEA=0.040,GFI=0.974,AGF=0.956).结论 此次研制的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健康素养母婴信度效度

    国外对电子烟的干预政策及启示研究进展

    吴唯倩吴妮娜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外及我国现阶段对电子烟的干预政策,基于4P理论探讨国外电子烟干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目前,我国对电子烟的干预主要以保护青少年的健康为重点,更加关注电子烟的危害,根据国外对电子烟干预政策得出的启示包括:产品方面,可以参考国际经验,对电子烟进行分类管理;价格方面,可以对电子烟征税,并采取较传统烟草制品温和的税收;渠道方面,应加强对非法销售渠道的打击,并持续推进统一交易平台建设;促销方面,应理性对待电子烟的优缺点,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及全面性.

    电子烟干预政策4P营销理论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玉明陶芳标伍晓艳
    140-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前位,并伴有低龄化和重度化趋势.视力问题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作用,从理论模型、传播方式和传播对象3个方面就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控制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预防和控制研究提供有效方式,减少近视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教育预防控制

    2021年贵州省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戴镜情况分析

    张晓琴李忻王转杜向东...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贵州省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戴镜情况,为学生近视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135所学校的学生43 652人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学生近视及戴镜情况.结果 贵州省学生近视率为42.9%,近视率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x2趋势=576.293,P<0.05),其中低度近视占比随年级上升而呈下降趋势,中度、高度近视占比随年级上升呈上升趋势(x2趋势=619.278,P<0.05).女生近视率为47.4%,高于男生的38.8%(x2=325.654,P<0.05);城区近视率为46.3%,高于郊县的38.0%(x2=297.807,P<0.05).近视学生戴镜率为36.3%,足矫率为59.3%;戴镜率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x2趋势=546.063,P<0.05);女生戴镜率为38.6%,高于男生的33.7%(x2=48.145,P<0.05);城区戴镜率为38.2%,高于郊县的33.2%(x2=46.725,P<0.05).结论 贵州省学生近视检出情况不容乐观,且近视学生戴镜率与足矫率均较低.近视防控应将女生和城区作为重点人群和地区.

    近视戴镜率足矫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