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

郑国民

半月刊

1672-2051

zgjs@jiaoshi.org.cn

010-58801729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

中国教师/Journal Teacher's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升县域美育师资,赋能美育浸润行动

    沈家华刘凤琴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师资提升对推动美育浸润行动至关重要.福建省把"省级"师资培训项目"下沉"到薄弱县(区),通过"四段式进阶提升"模式,拓宽美育教学视野、学习工作坊教学模式、提升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整体提升县域美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赋能福建省美育浸润行动.

    美育师资整体提升美育浸润行动赋能

    从外在封闭走向内在澄明——言语思维教学探寻

    王清
    45-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言语思维是"内在言语"与"外在言语"的中介,其基本理论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的理论,教师用它进行文本解读,并据此生成合适的教学内容,再以假想作者的身份,创设虚拟语境,进行言语思维教学,便可以从"外在封闭"走向"内在澄明",在文本形成过程中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主要策略有"语词言语思维教学"中的"偏离式""变形式"和"异化式","语段言语思维教学"中的"渲染式"和"对比式",以及"语篇言语思维教学"中的"梦想式""错位式"等.

    封闭澄明言语思维教学语词语段语篇

    基于语篇体式的言语思维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王清
    51-56,97页

    探求言语思维教学的新向度——《植树的牧羊人》课例评析

    邓薇
    57-59页

    三频共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发展评价新样态

    陆勤
    60-6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频共振"的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发展评价是以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创建课堂行为观察量表、设计过程性衍生融合任务、研制阶段性多元测评工具三种路径,建构"三频共振"的评价场域,形成课程评价新样态,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等进行多方位检验,学中有评,以评促学,赋予课程评价新内涵,从而有效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现课程育人价值.

    三频共振课堂观察量表衍生融合任务多元测评工具

    小学数学"联结课堂"的三个基本要素特征

    陈力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有关联地学"和教师"有结构地教".要实现这一要求,有效"联结"是一个追求的方向,构建"联结课堂"是一条有效途径."联结课堂"以结构化为特征,以整体建构为目标,促进师生联结力的发展.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组成要素构建"联结课堂",要凸显以下三个特征:教师维度要具有结构化思想和联结能力;教材维度要提供结构化内容和联结支架;学生维度要进行结构化理解和联结思考.

    小学数学联结课堂基本要素主要特征

    给初中语文读说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廖翠英冷永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结合读说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语文素养两个教学支点,充分利用当前新型信息技术,促使教材与教学融合、技术与赋能融合、效率与质量融合、守正与创新融合,全面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助力初中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信息技术读说教学融合路径

    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施——以"校园辅助照明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穆丽花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实践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挥科技特长,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一中学开展了"校园辅助照明的设计与制作"跨学科实践活动.本文从背景、实施、评价及反思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何探索和实施此次活动.

    跨学科实践活动辅助照明探索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策略

    张晶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以单元教学为视角,总结了初中数学单元教学问题链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并基于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流程,概括出了引入性问题链、探究性问题链、诊断性问题链、总结性问题链、拓展性问题链5种问题链形式.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问题链

    教师区域有效研修进路:问题与循证

    邹植阳邱伯聪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区域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教师在共同研修中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和愿景,获得专业发展支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经验总结、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学习共同体理论、反思性思维理论和循证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理论,结合实践,着力构建教师区域研修共同体,探讨基于"问题与循证"导向的区域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教师区域研修共同体专业发展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