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

郑国民

半月刊

1672-2051

zgjs@jiaoshi.org.cn

010-58801729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

中国教师/Journal Teacher's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教师新型负担探究

    李阳杰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新型负担深刻影响教师的专业及生活,表现为过度数字化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虚拟空间增加教师的适应难度、引入数字技术加剧教师间竞争.新型负担的出现与技术理性主义观念渗透有关,使得数字技术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异化.为此,教师应基于"反思性实践"提炼数字赋能优化方案;数字化技术提供者应厘清数字技术引入学校教育工作的多重边界;学校管理者构建面向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质数字空间环境.

    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型教师负担批判重构

    教师过程评价能力的内容与结构探析

    贾瑜李佳丽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评价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开展过程评价的能力.基于过程评价的内涵特点与实施程序,本文总结了教师过程评价能力的内容与结构,主要包括过程性数据收集能力、过程性数据挖掘能力、过程性数据使用能力.

    教师过程评价评价能力评价素养

    中小学教师教育问题意识养成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张春桐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教育问题意识是引领中小学教师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教育问题意识养成有助于改进教育实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教师创造力、践行"育人为本"理念.对此,在人本主义理论和生命哲学的指导下,需要在主体回归、视域统整、价值重塑三个层面切入,助力中小学教师养成并深化教育问题意识.

    中小学教师教育问题意识高质量发展追求生命价值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基本要素、组织过程与实践策略

    金卫国汪晔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数学启蒙教育是教师以数学游戏为形式,引导幼儿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维进行感知、操作、表达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基本要素,总结出了游戏引发、环境支持、行为观察、操作改进的组织过程,并提出了提供多样化设计、提供选择性场景、提供过程性引导、提供安全性关系的实践策略,从而增强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多样化设计选择性场景过程性引导安全性关系

    幼儿园积木游戏存在问题及对策

    章群弟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颇具价值.实践中,幼儿园积木游戏仍存在游戏空间受限、游戏时间不足、材料投放欠缺、教师指导不力等问题.本文提出突破班级场域拓展空间、保障充裕且连续的建构时间、投放材料满足搭建需求、做好支持引导促进主动学习四方面对策,以提升积木游戏质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积木游戏问题对策

    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北京市石景山区6所幼儿园为例

    浮梦捷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问卷法,把握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归纳出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如下问题:教学目标制订不全面、不准确;教学内容认识不深入,选择广泛但混乱;教学方法单一,在其他活动和游戏中渗透不够;教学评价依据不全面.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包括有的放矢,提升教学活动目标制订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强调研,提高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恰当性和合理性;因地制宜,确保教学活动组织方式的高效性.

    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策略

    束小娟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通过精准预设学情、弹性预设教学目标、精心预设教学内容等预设策略和在多元解读中生成、在文本留白中生成、在平等对话中生成等生成策略,建立预设与生成的阅读教学系统,推动教师高效率地教和学生高质量地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预设生成

    幼小衔接适应性课程的实践探索——以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XIN七天"入学周课程为例

    徐瑛倪晓华
    111-113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例

    马波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探索,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通过以文化人、开放共享、自信自立的"三个坚持"实践方式,走出一条"课程引领—场域体验—评价激励"整体推进的教育实践之路,努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可感、有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教育实践

    集团化视野下的教育微治理实践探索

    刘悦栋刘涛
    118-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