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研成果融合背景下的临床基础检验实习教学改革

    周伟杰梁丽梅詹新堂钟燕萍...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检验教育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与社会和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之间的脱节.文章探讨了医学检验实习教学在科研成果融合背景下的改革,以凝血系统教学为例,分析了传统实习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将科研成果和信息素养培养融入实习教学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和参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学改革不仅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医学检验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科研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医学和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综上所述,该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了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创新了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

    信息素养实践能力临床基础检验科研成果跨学科研究教学案例

    并轨专硕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分析及思考

    张黎峰宋述铭董亚莉李真祯...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实施以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转变.并轨培养模式以临床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专硕研究生毕业后就能进入临床一线工作,胜任住院医师职责.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行过程中,也存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研究生科研能力下降、研究生心理压力大等争议,提示并轨培养制度仍需不断完善.笔者提出建议,应加强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向正确;需要转变科研培养理念,积极创造临床研究条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此外,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全面评价.最后,应探索基于胜任力的研究生培养路径,培养思想、业务、作风三过硬的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对策

    新时代临床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吴丹桂吴文起黎顶会吴他凡...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临床医学院是培养医学人才的主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建设课程思政,对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临床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为依据,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加强课堂教学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6 个方面,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旨在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开展技巧和素质,打造一个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培育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临床医学院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改革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同质化培养模式探索

    付冰冰杨宇张雪程卓鑫...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及实践研究,以探索设计并优化临床医学本科生、住培生和进修生的实习阶段管理,提出"建立'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设想.通过构建信息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考核、加强德育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等方式.本研究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住培生和进修生的同质化培养模式,将毕业后医学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入临床医学本科的实习阶段,并整合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方法,同步推进临床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确保医学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使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及继续医学教育三者之间有序衔接和融合.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医学人才具有连贯性的知识技能,还能够确保其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并提高技能,从而提升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缩小了各教学医院之间的教学质量差异,保证同质化培养医学人才,取得较好效果,为构建标准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同质化早临床教学探索

    情景模拟混合式教学在住培学生问诊课程培训中的应用

    张延清王鹏鹏徐萍刘娟...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在血液病教学中对提高住培医师问诊能力的应用.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2019-2022 级轮转血液内科住培医师共 100 名,培训时间为 2021 年 7 月—2023 年 8 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 2 组的问诊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出科问诊的考试成绩比较,2 组在选择题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简答题、实践考试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39.00±7.52)分vs.(36.08±6.79)分,(76.12±13.39)分vs.(68.84±16.35)分,(153.20±15.97)分vs.(142.50±18.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的教学效果比较,2 组在基础理论理解、问诊内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问诊技巧、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团结合作和总体性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 44 名(88.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 36 名(72.00%).结论 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可提高住培学生的问诊与沟通能力.

    血液病情景模拟问诊教学住培学生混合式教学

    舒缓医学教育在神经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杨文强张筠婷张黎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回顾了国内外舒缓医学及舒缓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开展舒缓医学教育教学的意义,阐述了神经外科开展舒缓医学教育教学的困境.文章以神经外科的重要亚专科神经肿瘤学作为切入点,对神经肿瘤学开展舒缓医学教育教学进行探索,采用课程整合的方式,将舒缓医学教学与神经肿瘤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探索神经肿瘤学专科开展舒缓医学教育教学的模式.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神经肿瘤患者需要开展舒缓医学工作;96.5%的学生认为开展神经肿瘤舒缓医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86.2%的学生认可该课程改革的方式;72.4%的学生认为掌握了舒缓医学的基本知识;89.6%的学生想进一步深入学习舒缓医学的知识;89.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1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处理神经肿瘤临终期的能力.

    舒缓医学医学教育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学课程整合教学方式探索

    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唇腭裂外科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探索

    段世均郑谦石冰冯帆...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课程之中,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医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前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深化研究生教育思政课程的特色医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唇腭裂外科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在唇腭裂外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挖掘学科优势资源,加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将思政教育融入唇腭裂外科医学课程教学中,从师资培养、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临床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在教学活动中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素质、医德医风的融合,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不断提高,为医学专业课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唇腭裂思政教育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口腔医学医学人文

    临床检验形态学教学在线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童明宏吴晓辉陈士红张庭瑛...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检验能力和素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细胞形态结果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形态学的课程内容繁多、课时少、优质教学资源有限,尤其是血细胞形态内容复杂多变,故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构建细胞形态学在线课程,一方面通过建设精品课程,提高在线课程的吸引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提高授课成效.另一方面可拓宽教学时空,学生可随时学习.为了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细胞形态的辨识和血液病的诊断等岗位胜任能力,提高细胞形态学课程的授课成效,文章借助移动教学独特的优势,构建细胞形态学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开展细胞形态学在线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线课程临床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学教学组织和管理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教学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挑战与策略研究

    谭晓静黎列娥阳世伟杨雷...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演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时代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旨在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首先,文章概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医疗领域的变革,包括疾病谱的转变、医疗模式的重塑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入,这些变化要求医学教育与之相适应.其次,文章探讨了传统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限制,包括课程设置的僵化、教学方法的单一以及跨学科能力的缺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如更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能力、促进跨学科合作以拓宽学生视野等.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培养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文关怀素养的重要性,以适应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医疗环境,旨在为新时代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挑战策略跨学科合作

    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

    耿雪静尹宝慧周炜李莉...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导入(bridge-in,B)、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O)、前测(pre-test,P)、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P)、后测(post assessment,P)、小结(summary,S)"—即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9 月—2023 年 1 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见习的滨州医学院 2019 级 2 个班共 80 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40 名学生),对比 2 种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和教学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实践技能评分为(36.88±2.19)分、理论知识评分为(54.52±3.2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在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程度(95.00%)、对教师授课形式满意率(90.00%)、对教师知识点汇总梳理情况(97.50%)、临床思维能力培养(92.50%)4 个方面的教学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75.00%,72.50%,77.50%,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和教学满意度.

    BOPPPS模型混合式教学儿科学课程思政岗位胜任力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