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检验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李雪李倩珺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验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检验医师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轨政策实施后,仍存在时间不足、临床工作量大、基地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指导教师经验能力不足等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结合检验医学科专业自身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文章总结分析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科开展检验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在入基地前教育、专业轮转制度、师资管理及教学质量、注重科研素养等多方面大力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形成一套符合本基地实际情况且可操作性强的检验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及管理体系,为检验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检验医学检验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化管理教育改革

    基于预防医学专业核心价值的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周政华刘振中龙菲潘池梅...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对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预防医学专业教育的问题、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预防医学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价值取向(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伦理道德(为了每个人健康生活)、时代使命(构建大卫生大健康的公共卫生体系)、职业要求(建设健康中国、服务大众健康).围绕专业核心价值挖掘各门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开展多种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方法,包括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微视频中、融入课堂教学改革中,开展主题活动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并统筹协调各专业课程之间的教育实践方法;从学生的课程总结、考试、章节测验中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基于以上努力,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成效.

    课程思政预防医学专业核心价值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实践职业要求

    BOPPPS模型结合SPOC教学构建高素质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陈纯张丽丹李天文田梦瑶...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线上授课的形式被广大高校师生所接受,但线上授课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医学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并行,因此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将BOPPPS模型的引入、目标、预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小结6个过程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堂(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结合,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了评估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下的表现,研究还构建了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初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显示83.2%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79.3%学生认为可提高学习自觉性,85.9%学生认为可提高其知识掌握程度.研究工作表明,积极开展BOPPPS模型结合SPOC的教学模式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于临床医学本科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儿科学本科教育BOPPPS模型SPOC教学模式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评价构建与实践

    混合式组会教学在眼科2种类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互补作用探索

    张韵高昇张美霞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式组会教学模式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 2022 年 9 月—2023 年 1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43 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文章采取混合组会制度的教学模式,每 2 周举办 1 次混合式组会,混合组会内容包括文献阅读、病例汇报、课题进展报告、眼科专科检查设备原理分析及报告解读.本研究完成 10次混合组会后进行教学成果评价,包括组会效果、文献阅读能力、科研素养、眼科专业知识的理解、临床诊疗思维、临床检查结果的解读和运用能力,以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2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考核.结果 混合式组会后,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客观教学评价成绩均高于混合式组会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均认为混合式组会制度在组会效果、文献阅读能力、科研素养、眼科专业知识的理解、临床诊疗思维、临床检查结果的解读和运用能力 6 个方面的教学效果均有所提高,并且在临床和科研的素质培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式组会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眼科教学效果的方法,能够帮助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更全面提升科研素质和临床思维的教学方法.

    混合式组会眼科教学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科研素养临床诊疗思维教学质量

    三教改革背景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在高职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徐咏梅王凤丽袁龙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三教改革背景下虚拟仿真实训护理模式在高职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2020年9月—2023年1月在籍104 名助产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学年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名实施传统护理实训教学模式,观察组52名实施三教改革背景下虚拟仿真实训护理教学模式,对比2组学生单元考核成绩、学生通用能力、核心胜任能力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产前保健及检查、正常分娩期护理、异常分娩的评估与处理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在与他人配合相处能力为(10.38±1.43)分、数字运用能力为(3.69±0.14)分、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为(14.43±1.37)分、创新和设计能力为(6.44±1.47)分、技术运用能力为(3.13±1.19)分、沟通交流能力为(14.33±1.22)分、总分为(65.37±5.3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在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新生儿保健、产后保健、公共卫生保健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教改革背景下虚拟仿真实训护理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单元考核成绩,加强学生通用能力,提升其核心胜任能力.

    高职助产专业三教改革虚拟仿真实训单元考核成绩通用能力核心胜任能力

    基于混合式教学法的生物药剂学教学改革

    鲁强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药剂学是我国高校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对于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要记忆的重难点较多,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难以理解,生物药剂学的"教"与"学"都存在较大难度.在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针对生物药剂学的学科特点,文章建立了一套基于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和思维导图的多元模式,运用于日常教学,希望在提高生物药剂学教学效果的改革中贡献重要力量.

    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思维导图生物药剂学教学改革移动教学

    课程思政融入留学生中医脾胃病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阎玲郝少东贾博宜牛昉...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课程思政融入留学生中医脾胃病教学与实践,并对其实施评价.方法 选择 2022 年 1-10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 51 名 2020 级本科留学生为教学对象,通过深入挖掘中医脾胃病思政点,并应用问卷星对留学生进行思政点兴趣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将课程思政融入留学生中医脾胃病课堂教学之中,最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满意度,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51 名留学生均完成调查,回收有效问卷率 100%,教学满意度 90.20%,学习积极性满意度 94.12%,提高职业素养满意度 92.16%;96.08%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66.67%的学生喜好思政素材,88.24%的学生可以提高个人素养.分数排名前7位的思政点分别为:历史人物诸葛亮[(8.17±0.21)分]、半夏泻心汤"排兵布阵"[(8.10±1.03)分]、中国饮食及传统节日[(7.33±0.61)分]、中医内外治法演变[(7.17±0.84)分]、胃镜的发展史[(6.92±1.07)分]、中国太极等体育运动文化[(6.87±0.77)分]、《伤寒论》中的人文关怀[(6.69±0.65)分].5 大思政切入点分数排名如下:中国文化[(7.57±0.34)分]、中西方名人医案[(7.32±0.27)分]、自我修养[(6.33±0.58)分]、生命教育[(6.21±0.44)分]、爱国教育[(5.58±0.36)分].结论 可以将所挖掘的思政点融入留学生脾胃病教学中,并侧重中国文化等思政元素.思政点融入形式侧重于结合案例及网络教学形式.

    课程思政留学生中医脾胃病教学研究

    超声引导下的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任玥王巧玲孙慧哲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麻醉解剖学课程,探讨传统盲探异感与超声实时图像引导相结合的神经阻滞教学模式.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 月沈阳医学院 2014-2015 级五年制麻醉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1~3班90名麻醉学本科学生设为对照组,2015级1~3班90名麻醉学本科学生设为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方式,试验组在教学期间引入超声引导下的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授课结束后,通过考核 2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综合运用能力,记录考试分数,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了解 2 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结果 试验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为(42.6±3.8)分、综合运用能力得分为(44.2±5.4)分、总分为(86.8±9.2)分;对照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为(38.7±3.5)分、综合运用能力得分为(40.1±2.6)分、总分为(78.8±6.1)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综合运用能力得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行麻醉解剖学传统盲探异感与超声实时图像引导相结合的神经阻滞教学模式,可为麻醉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方式.

    解剖学麻醉学麻醉解剖学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教学教学改革

    因课制宜的教学模式在高校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应用

    杨帆叶玲张赫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医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全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当前本科生物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现状及问题,从实验教学方法上提出因课制宜的教学改革措施,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相关专业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与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等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全面梳理和调研以生物科学与转化医学为主体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采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等途径来优化教学模式,提升高校本科生物医学实验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巩固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协同科研能力提供有效参考.

    因课制宜生物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以赛代练线上线下

    OBE理念下"三合一"教学在康复专硕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

    吕欣周达岸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更适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效教学的模式,以研究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最大程度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综合工作能力为目标.采用案例+视频+讲义的"三合一"教学模式,选取 3类(18 个)疾病案例,通过制定诊疗流程、撰写同步讲义及制定实践考核体系,贯穿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课前、课中及课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逻辑建立及实践技能的扎实掌握.文章通过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学情的分析,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为导向,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实践,提出一种注重康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及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同类相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OBE"三合一"模式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规范化培训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