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王宪法

月刊

1002-4689

ciq95777@sina.com

010-59194141

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Journal China 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1页

    建设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构想

    潘衍宇竺文杰金东新刘曦宇...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海关坚持"口岸疫情防控海关必坚守"要求,身处"外防输入"的第一线,严格落实"多病同防"工作,亟需既能进行深度病原识别及精准溯源,又能承担未来口岸常规传染病监测的统一化实验室监测预警平台.下一代测序技术为口岸在传染病监测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本文介绍了若干全球范围内传统及新型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架构及优缺点,并提出了组建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海关系统新型传染病监测预警实验室平台的一些设计构想,为科学精准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实现精准检疫提供技术性参考.

    全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传染病监测预警海关

    新一代快速核酸检测分析仪的性能验证

    艾晓娟孙菲李名慧彭飞武...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验证评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全流程一体化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设备的性能,重点分析其是否满足口岸现场SARS-CoV-2的快速检测要求.本文采用100例海关口岸口咽拭子样本和第三方质控品,全面评估全流程一体化POCT核酸检测设备的符合率、精密度、检出限等技术参数.结果显示,符合率试验中阴性和阳性样本检出符合率均为100%;精密度试验重复性CV值分别为1.47%和1.68%,均小于5%;灵敏度检出限为100 copies/mL;检出时限为25 min,适用预期用途,满足海关口岸现场的快速检测需求.

    新型冠状病毒POCT快速检测性能验证

    2017-2023年青岛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分析

    马赛胡薇李西峰冯茹荔...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青岛口岸2017-2023年125924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青岛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情况,为有效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2017-2023年,青岛口岸共检出各类传染病274例,检出率2.18‰.其中,HIV阳性检出率为0.15‰,梅毒检出率为0.21‰,乙型病毒性肝炎检出率为1.31‰;丙型病毒性肝炎检出率为0.50‰.传染病检出人员类型中,出境劳务人员和船员是传染病高检出人群,入境人员中的劳务人员和留学人员感染传染病比例也较高,提示上述人群为青岛口岸传染病监测、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传染病检出的年龄分布显示,中青年是传染病易感年龄段,因此应对该年龄段人群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青岛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分析

    使用免疫抑制剂对黄热病疫苗接种影响的案例分析

    兰雨青梁少军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热病是我国检疫传染病之一,主要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流行.接种黄热病疫苗是预防黄热病感染,阻止黄热病病毒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由于黄热病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免疫抑制人群的接种往往受到限制,可能会造成黄热病疫苗的接种延迟,影响黄热病疫苗的接种率和保护效果.本文针对相关案例讨论免疫抑制剂使用对黄热病疫苗接种的影响,认为应谨慎评估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接种黄热病疫苗的风险与收益,原则上不推荐接种.

    黄热病黄热病疫苗免疫抑制剂免疫接种禁忌症

    2022-2023年安徽口岸出境劳务人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情况分析

    何翠王赛寒黄慧陈源...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2022-2023年在安徽口岸进行法定体检的出境劳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出境劳务人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类统计,为口岸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 6602 名出境劳务人员中共检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5122 例,患病率为 77.58%.其中,患病率较高的前 4 种疾病分别为脂肪肝、高血压、尿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男性>女性,年龄以 51~60 岁为主.连续两年脂肪肝患病率最高,不同年份、性别、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01).研究结果提示,迫切需要加强对出境劳务人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力度,针对疾病高发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宣教,密切随访,保障出境劳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出境劳务人员疾病监测

    尼帕病毒的研究进展

    马思杰龙再浩胡群童淑梅...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是一种由蝙蝠传播的人畜共患病病毒,于1999年在马来西亚首次被发现,此后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引发了数次疫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尼帕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受感染的动物或人在人群中传播,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病死率高.本文就尼帕病毒的病毒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预防控制等内容进行阐述,为国境口岸尼帕病毒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尼帕病毒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甲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齐欣王殿夫徐文英曲世超...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可引起全球范围内人类肠道疾病的流行,给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早期的检测和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编辑二代测序等技术在HAV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常见检测技术在HAV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分析各个分子检测技术的特点,以期为HAV的快速精准检测和海关有效监管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降低HAV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甲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

    对植物提取物中多环芳烃污染限量标准的研究与思考

    莫瑾曾建国李长虹孙雨晴...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球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迅速,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存在于植物提取物产品中的一类重要环境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本文对我国与欧盟在植物提取物中PAHs限量标准方面的演变历程进行综述,探讨我国PAHs污染限量标准发展完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植物提取物多环芳烃欧盟限量标准

    检疫性杂草少花蒺藜草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建立与优化

    李佳潼陈林军王安石陈施明...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形态特征的检疫性杂草少花蒺藜草的形态鉴定限制,通过设计少花蒺藜草DNA条形码matK、ITS、rbcL、psbA和trnL序列引物并对其PCR反应体系优化,比较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效率.结果表明:matK、ITS、rbcL、psbA和trnL序列引物对少花蒺藜草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均较高,PCR反应的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matK 56℃、ITS 60℃、rbcL 60℃、psbA 60℃、trnL 60℃.在上述反应体系和条件下获得清晰明亮的目的条带,matK、ITS、rbcL、psbA和trnL可作为鉴别检疫性杂草少花蒺藜草DNA条形码组合的参考序列.

    检疫性少花蒺藜草DNA条形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