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姚树桥

双月刊

1005-3611

zlcy@chinajournal.net.cn

0731-85292472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母亲社会化目标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的关系:成长型思维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魏超波于路国欣炜郑宏...
    416-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母亲社会化目标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父母社会化目标问卷、学业倦怠量表、智力思维模式量表以及儿童自我觉知量表对353名中学生(男生198人,平均年龄13.83岁)及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母亲社会化目标、青少年成长型思维、青少年自尊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②母亲社会化目标、青少年的成长型思维和自尊均与学业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③青少年成长型思维和自尊在母亲社会化目标与学业倦怠间的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母亲社会化目标可以通过青少年的成长型思维和自尊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学业倦怠.

    社会化目标学业倦怠自尊成长型思维

    手机自我扩展与心理困扰的关系:基于自我概念分化假说和自我的社会建构理论

    杨光辉连帅磊朱晓伟雷玉菊...
    42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机自我扩展、自我概念清晰性、网络人际异质性与大学生心理困扰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手机自我扩展问卷、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网络人际异质性问卷及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对56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手机自我扩展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困扰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心理困扰呈显著负相关;②手机自我扩展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心理困扰;③自我概念清晰性在手机自我扩展与心理困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④网络人际异质性在手机自我扩展对心理困扰的直接效应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中起调节作用.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下降是手机自我扩展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关键心理机制;网络人际异质性是手机自我扩展导致自我概念清晰性下降、心理困扰水平增高的催化剂.

    手机自我扩展自我概念清晰性网络人际异质性心理困扰

    中职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朱秋锦丁婷婷钟年
    427-430,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中职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动态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141名职高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3次纵向追踪调查.结果:(1)公正世界信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2)在控制性别、年级和家庭结构后,T1时的公正世界信念显著正向预测T2时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T2时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又显著正向预测T3时的公正世界信念.结论:中职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存在正向循环作用关系.

    公正世界信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职学生交叉滞后分析循环作用关系

    社会责任感对青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

    李秋怡陈慧杨智辉
    43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社会责任感对青年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探讨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社会责任感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和积极情绪量表对北京市1808名青年(18~35岁)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被试报告主观社会阶层.结果:(1)社会责任感正向预测青年的亲社会行为;(2)积极情绪在社会责任感对青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阶层在社会责任感对青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社会阶层越高,社会责任感、积极情绪对青年亲社会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强.结论:社会责任感对青年的亲社会行为既有直接预测作用,也可以通过积极情绪起间接预测作用,高社会阶层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影响.

    社会责任感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社会阶层青年

    社会比较倾向与职校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赵小云李琳李良波
    436-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比较倾向与职校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关系以及物质主义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网络强迫性购买量表、物质主义量表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对1177名职校生进行测查.结果:(1)社会比较倾向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强迫性购买;(2)物质主义在社会比较倾向与网络强迫性购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概念清晰性显著正向调节社会比较倾向对物质主义的影响,随着职校生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提高,社会比较倾向对物质主义的预测作用增强.结论:社会比较倾向通过物质主义影响网络强迫性购买,并且这个中介作用受到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

    社会比较网络强迫性购买物质主义自我概念清晰性

    就业压力与毕业生自杀风险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文艺何美娜吴海霞李谷雨...
    44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就业压力对毕业生自杀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就业压力问卷、自杀行为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838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就业压力显著正向预测自杀风险,并且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社会支持调节了中介模型中就业压力与自杀风险、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杀风险以及就业压力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论:社会支持调节就业压力对毕业生自杀风险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毕业生自杀风险的中介效应.

    就业压力自杀风险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大学生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李笑燃
    446-450,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积极反馈、社交自我效能感与友谊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量表、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友谊质量问卷对6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积极反馈、社交自我效能感与友谊质量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②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对友谊质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而且还能通过线上积极反馈、社交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友谊质量.结论:研究揭示了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大学生友谊质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对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社交网站来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社交网站线上积极反馈社交自我效能感友谊质量

    父亲协同教养对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影响: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李亚红卢嬿羽鲍旭辉曾超琼...
    45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父亲协同教养对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影响,并探讨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亲协同教养问卷、父子依恋问卷、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和友谊质量问卷,对中部某省两所小学的80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父亲协同教养、父子依恋、情绪调节能力、友谊质量彼此之间显著相关.(2)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在父亲协同教养和友谊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中介路径: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的单独中介作用,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父亲协同教养不仅能直接影响小学生友谊质量,而且能通过父子依恋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单独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小学生友谊质量.

    父亲协同教养父子依恋情绪调节能力友谊质量小学生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陆曼遥陈慧杨智辉
    457-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家庭复原力与心理安全感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冲突量表、家庭复原力问卷、安全感量表、DASS-21抑郁分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7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显著;(2)父母冲突可通过心理安全感的单独中介以及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安全感的链式中介影响青少年抑郁;(3)父母冲突可通过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安全感的单独中介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结论: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安全感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父母冲突家庭复原力心理安全感抑郁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运动身份认同对运动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任怡霖李宛霖朱风书
    463-468,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运动身份认同与运动行为的关系,重点关注内部动机的中介作用,以及体重认知偏差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育运动等级量表、运动依赖量表、运动身份认同量表、内部动机量表以及体重认知偏差问卷,对江苏省某高校9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剔除59份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891份.结果:(1)大学生运动身份认同与适应性及适应不良运动行为呈正相关;(2)内部动机在大学生运动身份认同与适应性及适应不良运动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体重认知偏差在运动身份认同和内部动机与运动行为(适应性及适应不良运动行为)关系间起调节作用.结论:运动身份认同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运动行为,还可以通过内部动机间接地影响其运动行为.体重认知偏差调节大学生运动身份认同和内部动机与运动行为的关系.

    运动身份认同体重认知偏差内部动机运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