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康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民康医学

周维金 何永洁

半月刊

1672-0369

mkzz@sohu.com

010-63510974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7号

中国民康医学/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查看更多>>《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简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综合性科技期刊(月刊)。杂志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0369,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4917/R,国内邮发代号:82-503,国外邮发代号:M1714。《中国民康医学》杂志自1999年以来,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民康医学》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主要面向国内外几万家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图书馆、高等医学院校发行,所刊登的论文具有较高的科研、教学和临床价值。读者对象主要是医疗机构、科研单位的专业人士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疾病患者及广大人民群众。本杂志权威性强,覆盖面广,信息传播快,在推介医药、医疗设备器械、卫生材料、特色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民康医学》杂志自1988年1月创办以来,受到了有关领导、学术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并为国内外医药、器械、卫生设备生产企业和医疗卫生部门刊发了大量广告,并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处方药广告专业媒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现辟有临床与研究、心理与健康、残疾与康复、医学与社会、名医荟萃、名院介绍、经验交流、科普园地、海外见闻、家庭医生、选药指南、新药推介等10多个栏目,各俱特色。《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愿成为您永远的朋友,与您长期携手,共同分享受益的欢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

    许冲刘岢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8 例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 例.对照组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炎性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心肌缺血患者,可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并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富马酸比索洛尔单药治疗.

    心肌缺血富马酸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钙心功能炎症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

    罗沙司他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

    李晗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罗沙司他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98例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右旋糖酐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2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血清铁蛋白(SF)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96%(95/99),高于对照组的 84.85%(8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RBC、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血常规指标水平和SF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右旋糖酐铁治疗.

    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右旋糖酐铁罗沙司他血常规炎性因子

    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

    慕华王亚兵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122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61 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进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血清肿瘤标志物[脊椎蛋白 2(SPON2)、癌胚抗原]水平、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ORR为86.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8 周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SPON2、总胆红素和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ORR、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癌胚抗原、SPON2、总胆红素和ALT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肝功能

    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曾瑞永王增
    45-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3 月至 2023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早期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两组均给予有机磷农药中毒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经鼻导管/面罩吸氧,观察组给予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以及治疗 1 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 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Pa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等GQOLI-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2/40),低于对照组的 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经鼻导管/面罩吸氧.

    无创机械通气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生命质量血气指标

    利多卡因联合全身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雪飞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全身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116 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8 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支气管镜检查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麻醉后 1 min(T1)、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T2)、取活检组织时(T3)、麻醉苏醒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水平,麻醉前、检查后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83%(55/58),高于对照组82.76%(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 时,两组MAP、心率水平均低于T0 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T3 时,观察组MAP、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4 时,观察组MAP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率水平均高于T0 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两组Cor、MDA、ACTH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34%(6/58),低于对照组的 34.48%(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可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利多卡因全身麻醉支气管镜检查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

    股神经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吴冬良程森蒋秋香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 2023 年 5 月在该院行TKA治疗的 120 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60 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注入 20 mL 0.375%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均予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 48 h.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 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 4、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33%(5/60),低于对照组的 28.33%(1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辅助全身麻醉用于TKA患者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术后疼痛炎症反应

    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孙剑伟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至2022 年 8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术后PCIA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术后PCIA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 2、6、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两组EPDS评分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CIA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患者可降低术后VAS评分和EPDS评分,减少PCIA按压次数,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

    艾司氯胺酮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剖宫产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张霖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10 月该院收治的 90 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EL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腰椎功能指标[直腿抬高角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 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 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直腿抬高角度大于对照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血清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LDH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和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术后腰椎功能,效果优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功能椎板开窗

    微骨折修复术联合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的效果

    宋子民张艺潇芦舒刘晨晖...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微骨折修复术联合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9 月该院收治的 86 例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骨折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愈合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愈合率为 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 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6 个月,两组NR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Lysholm、Tegner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65%,低于对照组的 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修复术联合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可提高愈合率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NR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

    半月板水平状撕裂关节镜全内缝合术微骨折修复术膝关节功能并发症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

    龚俊武闫纪涛刘东博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腕关节功能(腕关节Cooney评分)、术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疗效满意度、术后6个月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oney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腕关节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