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乳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乳品工业
中国乳品工业

刘鹏

月刊

1001-2230

rpgy@chinajournal.net.cn

0451-86662740、86661195

150028

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2727号

中国乳品工业/Journal China Dairy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性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乳品工业科技成果,介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专题综述、译文综述等。读者对象为乳品工业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生菌复合制剂对小鼠细胞因子、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郭子晨陈红利戴雪伶霍清...
    4-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由乳双歧杆菌V9、植物乳杆菌P9和干酪乳杆菌Zhang组成的益生菌复合制剂对小鼠健康的促进作用.44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及低、中、高剂量组,并灌胃28 d益生菌复合制剂.对小鼠粪便进行菌落计数并测量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测定血清中IL-2、IL-6、IL-1β、TNF-α水平,测定空肠和肝脏中MDA、T-SOD、GSH、GSH-Px水平.结果表明,中剂量组的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IL-6和IL-1β 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的IL-2、IL-6、IL-1β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并且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空肠MDA水平明显降低,且空肠和肝脏T-SOD、GSH和GSH-Px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菌群计数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提高,另外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明显提高.综上,益生菌复合制剂可以有效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抗氧化物质的水平,促进肠道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的繁殖,提高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对改善小鼠肠道微生态环境和促进机体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乳双歧杆菌V9植物乳杆菌P9干酪乳杆菌Zhang益生菌复合制剂细胞因子肠道菌群微生态

    不同喂养方式下0~12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研究

    张曦美王海燕马洁崔秀秀...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母乳、婴儿配方羊乳粉及二者混合喂养下0~12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为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导提供数据参考.测量母乳(92名)、婴儿配方羊乳粉(140名)及混合喂养(86名)下 0~12月龄健康婴幼儿的身长、体重、上臂围及头围,以上臂围/头围比值、WLZ、WAZ、LAZ评分值及Kaup指数评估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和营养状态.结果如下:(1)相同月龄时,3种喂养方式下0~12月龄婴幼儿头围和上臂围差异不显著(P>0.05),身长和体重差异显著(P<0.05);(2)上臂围/头围比值表明,母乳喂养组营养正常婴幼儿占比最高(95.6%),轻、中度营养不良婴幼儿占比最低(4.4%);(3)年龄别体重Z评分、年龄别身长Z评分和身长别体重Z评分值显示,母乳喂养组体格发育正常婴儿占比最高(72.82%),混合喂养组高体重婴儿占比(23.26%)介于婴儿配方羊乳粉喂养组(35.71%)和母乳喂养组(22.83%)之间;(4)Kaup指数表明,母乳喂养组营养正常婴幼儿占比最高(88.04%),婴儿配方羊乳粉喂养组优良、有偏胖趋向婴幼儿占比偏高(24.29%),混合喂养组为18.86%.研究表明母乳为婴幼儿首要推荐喂养方式.

    婴幼儿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喂养方式

    miR-214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影响

    刘杰魏祥飞曲波王春梅...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MicroRNA是一种由20~24个核苷酸组成的短链非编码RNA,可以通过与靶基因3'UTR结合调控基因表达,但miR-214在奶牛泌乳过程中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应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模型,通过过表达miR-214,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糖、乳脂和乳蛋白的合成情况.结果表明,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转染miR-214后,miR-214的表达显著上升,而乳糖、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说明miR-214能够抑制乳糖、乳脂和乳蛋白的合成,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泌乳功能.

    miR-214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糖乳脂

    乳中甲醛存在状态与影响因素研究

    金福荣霍喜月冯志彪万洋...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乳中甲醛存在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以生乳为原料,采用乙酰丙酮法,研究了温度、时间和乳成分对乳中甲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中甲醛的存在状态分为游离态和结合态(包括可逆结合态与非可逆结合态),其中结合态甲醛占比70%左右,是主要的存在方式.温度会影响乳中甲醛的存在状态,加热温度由30℃上升到100℃时,甲醛的存在状态有显著变化,使游离态甲醛从37.35%上升到51.75%,可逆结合态甲醛含量由52.06%降低到39.87%.在室温及冷藏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乳中甲醛状态无明显变化;在加热温度为30~100℃时,随加热时间的延长,乳中游离态甲醛含量由31.89%增加至51.57%,可逆结合态甲醛含量由56.62%减少至39.87%,其中在加热温度为40℃及70℃时,甲醛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尤为显著.研究发现乳成分对甲醛状态也有影响,乳蛋白与甲醛结合率最大,乳蛋白中的酪蛋白与甲醛结合率约为45.75%~45.96%.本研究可为生乳中甲醛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

    甲醛存在状态游离结合

    羊奶冻干粉中恩诺沙星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刘天和武彩红左伟勇杜汶伸...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羊奶中恩诺沙星的残留检测提供实物基体标准物质,并满足在恩诺沙星残留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方法学验证的需求,需要研制一批羊奶冻干粉中恩诺沙星基体标准物质.选取3只健康的泌乳期奶山羊,肌肉注射恩诺沙星后收集羊奶,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得一批羊奶冻干粉恩诺沙星基体标准物质.对制备好的羊奶冻干粉恩诺沙星基体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稳定性评价、定值、不确定度评估.在均匀性评估中,获得的F值1.92<F0.05(14,30),在稳定性评估中,分别进行了短期稳定性实验(4、-20、25℃,2周)和长期稳定性实验(-20、-80℃,12个月).数据表明,羊奶冻干粉恩诺沙星基体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良好,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制备的标准物质最终定值结果为101.08 μg/kg,总不确定度为2.7 μg/kg.

    标准物质冷冻干燥羊奶恩诺沙星

    婴儿配方食品开罐存放期间和运输过程营养素变化的研究

    楼佳佳华家才熊丽娜储雪...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在开启包装后室温储存稳定性试验和运输试验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开罐存放期间产品营养成分叶黄素和维生素D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叶黄素衰减程度最高,但所有营养素在样品开封使用一个月的过程中均符合标准要求;运输过程营养素均一性良好,产品品质稳定.研究结果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特医婴儿配方食品开罐运输营养素

    母乳低聚糖分离与纯化工艺技术现状

    李云飞栾庆民李珍珍张莉...
    34-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作为食品新资源,是婴儿配方奶粉母乳化的主要成分.关于HMO人工合成和生物发酵合成方面的内容已有大量的报道,而关于HMO分离纯化等下游工艺方面的报道却非常少.本文基于国内外HMO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专利技术,突出总结了文献中具有中试规模和面向工业化的应用成果.初步认为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选择性好,尤其适合于HMO中分子结构相似的产品;纳滤结合渗滤有较好的收率和纯度,但取决于分级串联模式的优化;结晶分离选择性略差,预处理要求高,但是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低.

    母乳低聚糖分离纯化

    母乳低聚糖对婴幼儿的健康影响及在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封肖颖荀一萍薛玉玲杨婉秋...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仅次于乳糖的第二大类碳水化合物成分和第三大营养成分,其组成和含量与母亲的遗传基因特性、泌乳期、地域等多种因素相关,在免疫、肠道、认知等方面发挥功能.本文对HMOs的组成、结构进行了介绍,汇总了目前添加HMOs的奶粉的临床研究结果,总结了 HMOs对婴幼儿的健康影响,并对HMOs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新一代婴幼儿配方粉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母乳低聚糖结构临床研究合成应用

    母乳低聚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杨轶涵乔为仓张明辉姜铁民...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母乳低聚糖的结构,对其含量的影响因素,功能和检测方法等.目前检测母乳低聚糖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等.通过这些检测技术,可以对母乳样本进行检测,找寻母乳低聚糖种类含量的变化规律.但目前检测大量样品及多种HMO的高通量检测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母乳低聚糖结构功能检测方法

    UHPLC-Q-Orbitrap MS/MS检测益生菌来源的3种吲哚衍生物

    周冰洋吕嘉枥吴定燕张明新...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MS)技术,建立了益生菌源吲哚-3-乳酸、吲哚-3-乙酸和吲哚-3-丁酸的检测方法.本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10 mmol/L醋酸铵水和10 mmol/L醋酸铵乙腈为流动相对样品进行分离,以信息依赖采集模式对3种吲哚衍生物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外标法进行定量;同时,还利用加标试验对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和精确度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该方法相关系数 R2>0.99、线性范围为4~1 000 ng/mL、回收率在90%~110%之间,且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样品前处理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氮气吹干甲醇复溶上机检测.利用该方法,本研究对7株罗伊氏乳杆菌吲哚衍生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从7株罗伊氏乳杆菌中筛选出1株吲哚衍生物产量相对较高的菌株,编号为GH226-12.在实验条件下,其吲哚-3-乳酸浓度可达到241.12±2.19 ng/mL、吲哚-3-乙酸为109.66±1.14 ng/mL、吲哚-3-丁酸为14.91±1.32 ng/mL.益生菌源吲哚衍生物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益生菌色氨酸代谢与吲哚衍生物的功能研究奠定技术基础,为进一步针对特殊人群的益生菌使用提供个性化指导,也为合理的膳食提供必要支持.

    UHPLC-Q-OrbitrapMS/MS吲哚-3-乳酸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定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