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饲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饲料
中国饲料

谷继承

半月刊

1004-3314

zgsl@chinafeed.com.cn

010-64246642

100710

北京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2号楼

中国饲料/Journal China Fee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宣传中国饲料工业方针政策,报道饲料行业建设和发展信息,传播国内外科技和市场信息,介绍饲料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集政策性、指导性、综合性为一体,为繁荣中国饲料工业,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跨世纪论坛、科学实验研究、饲料加工机械、工作研究、添加剂、水产养殖、政策法规、动物营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肽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司丙文吴子林邱彦国黄明媛...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肽是由 2~20 个氨基酸组成的短链小分子蛋白,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调节生长和发育、增强免疫反应、代谢调控和抗菌活性等.从植物、动物和食品加工副产品等不同来源生产具有生物活性和功能性的肽类饲料,是解决蛋白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肽的制备方法和功能分类,并概述其在动物生长、免疫、抗氧化性和肠道健康方面的影响情况.这将有助于揭示肽类在饲料中的作用机制,改进肽的性能和利用率,以及开发更环保、健康和高效的肽生物制品,对提高动物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备方法功能分类免疫肠道健康

    饲用竹纤维对畜禽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林涛刘准代发文蒋曹德...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饲用纤维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为动物肠道细菌创造了独特的"生态位点",从而起到塑造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肠道代谢物组成以及促进胃肠道发育等重要作用.我国竹资源丰富,且竹子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可作为饲用纤维的重要来源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生产性能.本文旨在综述饲用竹纤维对畜禽肠道微生物群、胃肠道发育、代谢物组成、肠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竹纤维饲料在生猪、家禽、牛羊以及其他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和生产性能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竹纤维畜禽生产性能肠道稳态

    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张亚楠纪雪微宋立立张连水...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菌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作用的蛋白质类或多肽类物质,能够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以及繁殖,具有无毒、易被各种酶水解、不易产生耐药性、稳定性强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应用在食品储藏、医药、动物养殖等多方面,具有代替化学防腐剂的能力和缓解抗生素耐药性的潜力.文章对细菌素的研究现状、类别、与抗生素的区别、抑菌机制、生物合成机制、发酵菌株、生产方法以及在食品、医药、动物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出细菌素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产量低、作用效果不佳、稳定性易受影响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为细菌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细菌素作用机制应用研究

    益生菌调控猪脂质代谢的研究进展

    段继娇朱俊红易兰兰李秋艳...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猪体内脂肪易过度沉积,会导致其瘦肉率降低,使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受到影响.益生菌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等方式来调控机体脂质代谢,并在治疗脂质代谢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对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控脂质代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益生菌的进一步应用及对猪脂肪代谢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脂肪脂质代谢益生菌肠道菌群

    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产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特性

    白凤麟赵波叶建仁任嘉红...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内生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 发酵产脂肪酶的能力,并确定该菌株脂肪酶的酶学性质,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该菌株产脂肪酶的发酵培养条件,初步考察了温度、pH、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JK-SH007 菌株产脂肪酶最优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葡萄糖 15 g/L,蛋白胨 20 g/L,K2HPO4 2.5 g/L,花生油 400 μL/50 mL,初始pH 8.0,发酵温度 33℃.该脂肪酶反应最适温度为 60℃,且在 50~60℃条件下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反应最适pH为 8.0,在pH 5.0~10.0 活性稳定;该脂肪酶对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的耐受性好,具有较高甲醇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对温度和pH均具有较宽的适应度,具有开发成生物催化剂的潜力.

    脂肪酶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发酵条件酶学性质

    枯草芽孢杆菌HAINUP40发酵条件的优化

    丁梦莹陈鑫王世锋周永灿...
    40-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高效生物制品与水质改善剂,其活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利用这一有益细菌.因此,本研究选择具有优良对抗疾病源菌和蛋白质分解能力的有益菌枯草芽孢杆菌HAINUP40 开展试验.首先,在单一变量的试验中得出影响此菌株发酵后的蛋白质酶活性、抵抗力及其存活率的主要三项关键参数,即温度、起始pH和装液体积量.然后,使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方法进一步优化这些参数,最终得出最佳的发酵环境为pH 7.5、装液体积量 62.69 mL、温度 37℃.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推动这种有益菌株的工业规模培养和实际运用.

    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响应面法

    高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韦燕琪宁思敏韦昌浩陈祯薇...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废弃桑枝资源,更好运用纤维素酶到饲料添加剂中,本研究从桑园获取土壤为菌种来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XL3.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菌株产酶的因素,并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响应面试验的适宜范围,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菌株XL3 发酵的显著因素分别是温度、pH和发酵时间,XL3 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酶条件为:温度 34.73℃、pH 5.26、发酵时间 6d,经试验验证,菌株产酶酶活为(233.540±1.74)U/mL,是优化前的 1.28 倍.该研究为桑枝纤维素资源化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筛选与鉴定纤维素酶发酵条件优化响应面

    神丹6号绿壳蛋鸡部分消化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马猛卢建邵丹王强...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神丹 6 号绿壳蛋鸡部分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本试验通过测定 1~60 周龄肌胃和腺胃的重量,应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肌胃和腺胃重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肌胃的最适模型为Logis-tic,模型拟合度R2 为 0.969,对应的拐点重量、拐点周龄和最大周增重分别为 8.85 g、6.86 周和 1.99 g;腺胃的最适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度R2 为 0.949,对应的拐点重量、拐点周龄和最大周增重分别为 1.69 g、5.19 周和 0.25 g,体重和肌胃、腺胃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813(P<0.01)和 0.868(P<0.01).神丹 6 号绿壳蛋鸡肌胃腺胃的生长发育早于体重,体重变化规律可适当反映肌胃和腺胃的变化规律.

    神丹6号绿壳蛋鸡消化器官生长发育拟合

    不同浓度镉诱导鸡心脏炎性损伤的机理研究

    郭恺李雪楠李金龙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浓度镉对鸡慢性中毒的心脏损伤及炎症的作用,本试验通过建立海兰白鸡亚慢性镉中毒模型,在饲料添加氯化镉诱导鸡的心脏炎性损伤.研究分为 3 组:对照组(Con)、35、70 mg/kg组,连续饲喂 90 d.饲喂结束后,取心脏,检测心脏病理组织学、心脏功能指标、血清炎症指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等.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镉导致鸡心脏形态和病理组织结构改变,心脏炎性浸润明显增加,心脏功能指标异常.镉中毒导致心脏NOS酶活性增加,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增加(P<0.01 和P<0.001),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性不受影响.此外,镉中毒导致心脏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水平明显增加(P<0.05、P<0.01、P<0.001),同时,血清IL-6、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水平升高(P<0.05、P<0.01).综上,镉中毒能够激活炎性因子表达及分泌,导致鸡心脏功能障碍及炎性损伤.

    心脏炎症

    水培大麦苗对湖羊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段继超席琳乔景春梅周小玲...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比例水培大麦苗替代玉米秸秆和玉米青贮对湖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液指标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 50 只湖羊,随机分为 5 组,每组 10 只,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A、B、C、D组)水培大麦苗添加比例为 5%、10%、15%和 20%.结果表明:(1)C、D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低于CK组(P<0.05),B、C、D组料重比(F/G)极显著低于CK组和A组(P<0.01).(2)D组屠宰率显著高于CK组(P<0.05),试验组肌肉红度(a*)显著高于CK组(P<0.05).(3)D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CK组(P<0.05),C、D组肌酐(CR)显著低于CK组(P<0.05);水培大麦苗极显著提升湖羊葡萄糖(GLU)含量(P<0.01);极显著提升湖羊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替代比列达到 15%以上免疫球蛋白A极显著提升(P<0.05).(4)C、D组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ot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B、C、D 组瘤胃球菌科 UCG_002(UCG_002)和普雷沃氏菌属_UCG_003(Prevotellaceae_UCG_003)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水培大麦苗降低了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相对丰度.综上所述,水培大麦苗可以提高湖羊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强免疫能力,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与功能,建议替代比例为 15%~20%.

    水培大麦苗湖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液指标瘤胃微生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