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黄光志

双月刊

1674-6422

bianjibu@shvri.ac.cn

021-34293142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紫月路518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主办,农业部农业预防办公室协办的全国唯一的兽医寄生虫学专业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羊NPC1基因核心启动子鉴定与转录调控分析

    李崇瑞陈思翟哲王雪梅...
    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NPC1基因编码的C型尼曼匹克蛋白1(NPC1)参与脂筏形成、病原微生物内吞以及内吞体的胞内转运等过程。本试验旨在阐明海南黑山羊NPC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为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互作提供理论参考。首先,以山羊NPC1基因1466 bp启动子序列为模板,构建9个启动子5'端连续缺失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NPC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继而对核心启动子区的关键转录因子进行预测分析,构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NPC1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表明:山羊NPC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95 bp至-60 bp,并且该区域存在E2F3(-134/-120 bp)、SREBP-1(-107/-96bp)、SP1(-68/-62 bp)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缺失E2F3、SREBP-1、SP1三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均会使山羊NPC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显著下降(P<0。01),且缺失SREBP-1结合位点后NPC1基因转录活性下降最显著。提示,SREBP-1转录因子对海南黑山羊NPC1基因转录活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试验成功鉴定山羊NPC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195/-60bp)及该区域的关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REBP-1,为进一步研究山羊NPC1基因介导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海南黑山羊NPC1基因转录调控核心启动子SREBP-1

    甘肃某牛场隐孢子虫引起犊牛腹泻的虫种鉴定及亚型分析

    马忠马燕玲张继维马玉珍...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犊牛腹泻(NCD)严重影响犊牛的健康,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隐孢子虫病是引起NCD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NCD疾病暴发的报道还非常少。2022年9月,甘肃省武威市某奶牛场1月龄以内犊牛发生严重腹泻,并伴有部分犊牛死亡。为弄清犊牛腹泻是否由隐孢子虫引起,本研究对该牛场1月龄以内腹泻和非腹泻犊牛分别采集10份样品,应用显微镜检和套氏PCR方法对犊牛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显微镜检方法检出10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应用PCR方法检出14份阳性样品,包括8份腹泻样品和6份非腹泻样品。PCR方法隐孢子虫总的感染率为70。0%,其中腹泻犊牛的感染率为80。0%,非腹泻犊牛的感染率为60。0%。对所有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均为微小隐孢子虫。进一步对14份C。parvum阳性样品进行gp60基因扩增和亚型鉴定,13份样品测序成功,均为ⅡdA19G1亚型。本研究首次在甘肃省发现隐孢子虫引起犊牛腹泻的暴发,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该地区犊牛腹泻的病因,做好腹泻疾病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微小隐孢子虫犊牛甘肃腹泻基因亚型

    赛鸽圆环病毒天津株全基因组的扩增和序列分析

    王志悦李欣蕊孙嘉咛王许刚...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PCR从有腹泻症状的鸽中检测到圆环病毒,进一步进行了全基因组扩增。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组长度为2032 bp,编码5个开放阅读框(ORFs),5'端和3'端各存在一个基因间隔区。该基因组序列与已登录的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波兰、比利时和巴西的PiCV基因序列同源性为81。5%~97。7%。全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54个序列(53个参考PiCV基因组序列和1个本研究PiCV基因组序列)可分为6个分支(A、B、C、D、E和F),本研究分离毒株位于B支,与来自比利时(DQ915957和DQ915958)、中国(KX108826、KX108805、KX108825、KJ704802 和 KJ704806)的分离株亲缘关系密切。Simplot 重组分析结果显示Rep ORFs包含多个重组热点,表明我国鸽圆环病毒存在遗传多样性。

    鸽圆环病毒序列分析重组分析

    猪肠病毒G型部分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边金妮黄诗婷许佳乐米雪...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扩增猪肠病毒G型(EV-G)的部分VP1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兔抗EV-G-VP1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性,可以特异性识别EV-G感染Marc-145细胞表达的VP1蛋白,为猪肠病毒G型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生物学材料。

    猪肠病毒G型部分VP1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四种杯状病毒调控宿主免疫类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进展

    杨洪早朱杰缪秋红汤傲星...
    183-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为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包含许多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的病毒成员。由于该病毒科的大部分成员均不能在体外进行有效增殖,导致杯状病毒的研究相对滞后,虽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目前已证实的人诺如病毒(HuNoV)、鼠诺如病毒(MNV)、猫杯状病毒(FCV)和兔出血症病毒(RHDV)四种常见杯状病毒感染机体后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机制,以了解免疫类细胞因子与杯状病毒感染的关系。为探讨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

    人诺如病毒鼠诺如病毒猫杯状病毒兔出血症病毒免疫类细胞因子作用机制

    miRNA在寄生虫与宿主协同进化中的作用

    魏秀秀吴志豪黄强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miRNA为非编码小RNA,通过RNA干扰的方式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宿主和寄生虫之间的互作是一个复杂有趣,并且有特异性的协同进化过程。对于寄生虫来讲,寄生虫释放的一些miRNA为其在宿主体内繁殖起到重要作用,而一些宿主也可以通过miRNA靶向寄生虫基因,从而抵御寄生虫的入侵。miRNA参与到宿主和寄生虫体内的免疫调节、基因调控等过程,甚至可能在寄生致病机理、寄生特异性及共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miRNA的互作,对于解析宿主抗性、寄生虫的毒性及传染性,以及协同进化过程中的平衡状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miRNA宿主寄生虫协同作用基因调控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衣壳蛋白的研究进展

    苏朗驹黄宗洋黄俊张琬玓...
    200-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ED)的病原,PEDV可导致猪的急性腹泻、脱水甚至死亡。PEDV最早在1971年被报道,如今,它已成为引起仔猪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对我国养猪行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核衣壳(N)蛋白是PEDV主要的结构蛋白质之一。本文对PEDV N蛋白的核定位信号、生理功能、与宿主细胞互作和检测方法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以期能对N蛋白的了解更够更加深入,并为PED防控提供参考作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衣壳蛋白核定位宿主细胞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阿卡斑病研究进展

    李运娜黄海碧徐大伟戴晓光...
    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卡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牛、羊虫媒性传染病,由阿卡斑病毒感染所致,该病可引起怀孕母畜的流产、早产,胎儿的脑脊髓炎、先天性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在许多国家都有该病暴发的相关报道,该病引起的流产风暴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其分布范围广、危害性大、是国际动物贸易中重要检疫疫病之一。本文对阿卡斑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进行论述,以期为预防控制阿卡斑病提供参考。

    阿卡斑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

    猪圆环病毒3型研究进展

    王国超吴奇强刘慧裴党帅...
    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圆环病毒是引起猪群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病原,其中猪圆环病毒3型是近年来新发现危害生猪产业又一重要血清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传播。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多个省区也是存在该病的流行,并且有较高的感染率,给生猪产业以及相关领域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引起各方关注。本文主要从猪圆环病毒3型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技术及防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毒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猪圆环病毒3型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技术

    羊巴贝斯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顾月月薄震宇刘欣超郑克雷...
    22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四肢无力、贫血、腹泻、反刍减弱、厌食、精神不振、虚弱等,严重可导致死亡。本文阐述了巴贝斯虫病病原的种类,并对感染羊的莫氏巴贝斯虫、绵羊巴贝斯虫、粗糙巴贝斯虫、泰氏巴贝斯虫和叶状巴贝斯虫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总结,为羊巴贝斯虫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巴贝斯虫病绵羊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粗糙巴贝斯虫泰氏巴贝斯虫叶状巴贝斯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