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垂体腺瘤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视路弥散张量成像(DTI)指标的变化,分析其特点及影响因素.并采用DTI参数定量分析视觉功能结果与微观结构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此探究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情况.方法 选取诊断为垂体腺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22 例.收集患者基础资料,术前、术后第一次检查、术后第二次检查三个时期的DTI检查和视力检查资料.比较患者不同时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弥散系数(ADC)值,分析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术前左右两眼FA平均值与视觉功能相关性.结果 患者术后第一次检查FA、ADC相比于术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左眼、右眼术前配对FA值分别提高 0.09、0.08,左眼、右眼术前配对ADC值分别降低0.25×10-10 m2/s、0.39×10-10 m2/s.患者术前FA、ADC值相比于术后第二次检查,具有明显差异(P<0.05),左眼、右眼术前配对FA值分别提高 0.13、0.11,左眼、右眼术前配对ADC值分别降低 0.49×10-10 m2/s、0.51×10-10 m2/s.患者术后第一次检查FA、ADC值相比于术后第二次检查,具有明显差异(P<0.05),左眼、右眼术前配对FA值分别提高 0.04、0.03,左眼、右眼术前配对ADC值分别降低 0.24×10-10 m2/s、0.12×10-10 m2/s.以上结果显示随着患者术后视力视野的恢复,FA值明显增加,ADC值逐步减低.以右眼为例,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与患者术后视觉通路恢复情况无相关性(P>0.05).对于患者术前的视觉功能,其中视觉功能 1 级有 0 例,2 级有 16 例,3 级有 5 例,4 级有 1 例.持续检查患者术后各个时期的视觉功能评分,所有患者视力评分呈降低趋势,视觉功能处于持续好转的过程中.术后第二次检查时,视觉功能 1 级有 14 例,2 级有 7 例,3 级有 1 例,4 级 0 例.对患者双眼进行视觉功能评分,术前左右两眼FA值平均值和术前视力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8,呈负相关(P<0.05).结论 DTI作为一种无创的视觉通路检测方法,可以术前预测患者术后可能的视力恢复程度.并且在术后的一定时间内,视力的恢复是与时间呈正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