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单县地区疑似慢性食物敏感患者/患儿血清中的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为患者/患儿剔除饮食中引起疾病的食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疑似慢性食物敏感患者161例,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45例,≤3岁,平均年龄1.43岁)、儿童组(28例,4~14岁,平均年龄8.29岁)和青少年及成人组(88 例,>14 岁,平均年龄 46.23 岁);另选取疑似慢性食物敏感患儿 60 例,按年龄分为婴儿组(50 例,≤12 个月,平均年龄 5.94 个月)和幼儿组(10 例,>12 个月,平均年龄 19.9 个月).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 161 例患者血清 20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以及检测 60 例患儿血清 17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分析患者及患儿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并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或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161 例患者检测 20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中,有 118 例患者对 1~18 种不等的食物发生不良反应,总阳性率为 73.29%,各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中阳性率前 6 位从高到低依次为鸡蛋(62.11%)、牛奶(32.30%)、花生(12.42%)、小麦(8.70%)、西红柿(7.45%)、大豆(5.59%).85 例男性中,至少 1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阳性的有 65 例(76.47%);76 例女性中,至少 1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阳性的有 53 例(69.74%),不同性别之间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0 例患儿检测的 17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中,有 57 例患儿对 1~17 种食物发生不良反应,总阳性率为95.00%.各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中阳性率前6位高到低依次为β-乳球蛋白(83.33%)、牛奶(70.00%)、脱脂奶粉(63.33%)、白软干酪(61.67%)、羊奶(61.67%)、水解奶粉(61.67%).31 例男孩中,至少 1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阳性的有 29 例(93.55%);29 例女孩中,至少 1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阳性的有 28 例(96.55%),不同性别之间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 20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 161 例患者中,总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婴幼儿组、儿童组的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青少年及成人组,婴幼儿组的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不同年龄组的牛奶、鸡蛋、小麦、西红柿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婴幼儿组、儿童组和青少年及成人组的牛奶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组间两两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婴幼儿组的牛奶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儿童组,青少年及成人组最低.婴幼儿组、儿童组的鸡蛋、小麦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青少年及成人组(P<0.05).婴幼儿组的西红柿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儿童组和青少年及成人组(P<0.05).不同年龄组的虾、螃蟹、鳕鱼、马铃薯、榛子、腰果、桃、菠萝、牛肉、鸡肉、猪肉、大麦、玉米、大豆、花生、蘑菇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行 17 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 60 例患儿中,婴儿组和幼儿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幼儿组的鸡蛋、鸡蛋白、鸡蛋黄、卵类粘蛋白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婴儿组(P<0.05);两组切达干酪、白软干酪、酪乳、酸奶、羊奶、牛奶、水牛牛奶、脱脂奶粉、煮过的牛奶、水解奶粉、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酪蛋白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牛奶、羊奶、水牛牛奶、脱脂奶粉、水解奶粉、白软干酪、β-乳球蛋白、酪蛋白等与奶类相关的产品、组分中均存在较高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结论 检测不同人群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利于了解单县地区不同人群对不同食物的敏感情况,可及时发现饮食中引起敏感的食物,及时调整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