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

    刘红军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咬合力与咀嚼效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7.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升高,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OPG水平升高,RANKL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RP(4.02±1.07)mg/L、TNF-α(3.07±0.68)ng/L、IL-6(1.03±0.2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7.36±1.68)mg/L、(5.98±0.89)ng/L、(1.79±0.33)n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6.00%(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咀嚼功能的改善,减轻疼痛程度,还可调节OPG,减轻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

    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多次法根管咀嚼功能血清骨保护素炎性因子

    血清鸢尾素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吉娜·伊力姚晓光李南方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价值.方法 156 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重度OSAS组(79 例)和非重度OSAS组(77 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鸢尾素水平,分析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诊室收缩压(SBP)、诊室舒张压(DBP)及 24 h 平均SBP、24 h平均DB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OSAS组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腹围、颈围、AHI均高于非重度OSAS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低于非重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 例患者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 25.17 ng/ml,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 14.94(4.45,28.93)ng/ml,非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42.34(21.93,74.31)ng/ml.两组患者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6 例高血压患者中,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年龄、AHI呈负相关(r=-0.175、-0.359,P=0.029、0.000<0.05),与MSpO2呈正相关(r=0.188,P=0.020<0.05).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鸢尾素浓度临界值为 38.07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 0.761,其敏感度为 86.08%(68/79),特异度为 61.04%(47/77),阳性预测值为 69.39%(68/9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1.03%(47/58).结论 高血压人群中,OSAS患者血清鸢尾素浓度与OSA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血清鸢尾素水平可作为重度OSAS患者的诊断指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血清鸢尾素

    门头沟地区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赵金凤岳影李婕刘晓敏...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本院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析,了解门头沟地区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为甲状腺疾病的监测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单位体检人员共 398 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体检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情况,甲状腺功能正常与异常体检者的甲状腺抗体结果,不同年龄、性别体检者的甲状腺抗体结果.结果 398 例体检者中检出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共 22 例,检出率为 5.53%,其中男性 9 例、女性 13 例,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增加,≥60 岁女性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年龄段.甲状腺功能正常体检者的TPOAb(+)TGAb(+)检出例数为 15 例,检出率为 3.99%;甲状腺功能异常体检者的TPOAb(+)TGAb(+)检出例数为5例,检出率为22.73%.与甲状腺功能正常体检者的3.99%相比,甲状腺功能异常体检者的TPOAb(+)TGAb(+)检出率22.73%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8 例体检者中,TPOAb(+)共检出 45 例、阳性率为 11.31%,TGAb(+)共检出 39 例、阳性率为 9.80%.不同年龄段女性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其中女性在 20~39 岁阳性检出例数最多,男性以 40~59 岁阳性检出例数最多.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甲状腺抗体阳性检出情况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年龄增长检出增加,建议人群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甲状腺功能异常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2、Galectin-1水平的影响

    吕超唐开第王帅帅索超远...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静脉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 48 例接受静脉替罗非班治疗的AC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46 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当日静脉血,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及经静脉替罗非班治疗第 1 天、第 7 天、第 30 天时抽取静脉血.比较两组间以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Galectin-1 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第 1、7、30 天的血清Lp-PLA2 水平分别为(301.16±1.24)、(264.25±0.98)、(198.36±1.02)、(251.48±1.13)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48.25±1.47)ng/ml(P<0.05);观察组患者经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清Lp-PLA2 水平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但治疗后第 30 天血清Lp-PLA2 水平较治疗后第 7 天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第 1、7、30 天的血清Galectin-1 水平分别为(314.00±93.62)、(203.00±85.41)、(145.00±81.34)、(198.00±83.46)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96.00±42.33)pg/ml(P<0.05).观察组患者经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清Galectin-1 水平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但治疗后第 30 天的血清Galectin-1 水平较治疗后第 7 天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mRS评分为(3.04±0.43)分,治疗90 d后mRS评分为(1.05±0.31)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可降低ACI患者中血清Lp-PLA2、Galectin-1 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替罗非班急性脑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乳糖凝集素-1

    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于海游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04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 52 例.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联合组应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8.73±3.46)分低于对照组的(14.02±4.21)分,Barthel指数(72.72±7.53)分高于对照组的(54.86±6.33)分(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TG(1.21±0.34)mmol/L、TC(2.70±0.22)mmol/L、LDL-C(1.57±0.38)mmol/L低于对照组的(1.59±0.52)、(3.63±0.58)、(2.12±0.49)mmol/L,HDL-C(1.86±0.7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59±0.48)mmol/L(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RP(2.07±0.39)mg/L、IMT(0.63±0.14)mm低于对照组的(5.46±1.26)mg/L、(0.85±0.19)mm(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23%,高于对照组的 80.77%(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采用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脂水平,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和预后.

    缺血性脑血管病他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血脂水平临床效果

    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

    刁盈盈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恩格列净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 128 例 2 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采用信封抽签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恩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 2 h血糖(2 h PB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2 h PBG、F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2 h PBG(7.26±1.22)mmol/L、FPG(5.97±0.48)mmol/L、HbA1c(6.53±0.67)%均低于对照组的(9.84±2.07)mmol/L、(7.24±0.85)mmol/L、(7.75±0.8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TNF-α(31.55±7.84)pg/ml、IL-6(68.35±9.32)pg/ml、CRP(5.09±1.2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43.23±10.45)pg/ml、(80.78±12.67)pg/ml、(6.18±1.46)mg/L,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LVESV、LVEDV、LVEDD、6MWD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LVEF(60.18±8.47)%、6MWD(427.20±24.54)m、LVESV(42.24±6.29)ml、LVEDV(81.31±6.54)ml、LVEDD(46.29±4.78)mm 均优于对照组的(56.24±6.48)%、(405.42±11.43)m、(47.93±7.65)ml、(88.32±7.54)ml、(49.31±5.54)mm,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NT-proBNP(1577.59±625.63)pg/ml低于对照组的(2248.32±939.85)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 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采用恩格列净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也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是此类患者具有临床价值的用药选择.

    2型糖尿病恩格列净心力衰竭血糖水平心功能

    Del Nido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在成人心脏瓣膜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庞承贵曾庆玲徐月秀陈敬祥...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 Del Nido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在成人心脏瓣膜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成人心脏瓣膜术患者,按照术中使用心肌保护液不同分为D组和T组,每组30例.D组顺灌Del Nido液+磷酸肌酸钠,T组顺灌St.Thomas液+磷酸肌酸钠,两组患者均在心脏停跳心内直视下行瓣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灌注量、灌注次数、自动复跳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死亡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D组患者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6.90±29.47)min短于对照组的(123.83±35.45)min,灌注量(1257.33±370.93)ml、灌注次数(1.63±0.67)次少于T组的(2630.00±873.25)ml、(3.77±1.14)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自动复跳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cTnⅠ水平均有明显上升,术后 48 h明显出现下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CK-MB水平均有明显上升,术后 48 h明显出现下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el Nido 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可安全应用于成人心脏瓣膜术中,不仅能为心肌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而且能明显减少灌注的次数,缩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

    DelNido液磷酸肌酸钠心脏瓣膜术

    高流量湿化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亚宽张海清林杰吴卓荣...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78 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使用高流量湿化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OI)]、住院时间、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4.36%(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85.37±7.29)mm Hg(1 mm Hg= 0.133 kPa)、OI(296.83±31.95)mm Hg、SaO2(92.54±4.18)%高于对照组的(76.41±7.90)mm Hg、(257.48±29.63)mm Hg、(85.73±4.49)%,PaCO2(39.54±5.47)mm Hg低于对照组的(50.72±6.31)mm Hg(P<0.05).治疗后,观察组HR(70.36±5.41)次/min、RR(18.90±1.24)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2.94±7.52)、(22.97±2.01)次/min(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7.21±1.75)d短于对照组的(13.68±2.49)d(P<0.05).结论 与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相比,高流量湿化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升肺通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高流量湿化呼吸兴奋剂疗效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任泽菊吕庆涛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80 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凝血酶治疗,试验组接受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氧化应激指标、症状改善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 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50%(P<0.05).试验组治疗后Hb(115.68±12.76)g/L、PLT(146.44±14.85)×109/L、RBC(5.79±0.55)×1012/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9.33±15.44)g/L、(134.44±14.25)×109/L、(4.85±0.42)×1012/L,WBC(8.72±1.41)×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6±1.82)×109/L(P<0.05).试验组腹胀与腹痛改善时间(2.33±0.80)d、血氧恢复正常时间(4.24±1.01)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5.60±1.40)d、住院时间(12.60±3.1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9±1.15)、(5.33±1.61)、(7.20±1.84)、(17.69±4.80)d(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较高,脂质过氧化氢、丙二醛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效果良好,不但可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可优化血常规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还可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急性消化道出血奥曲肽凝血酶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价值分析

    彭舟丽淮瑞敏张建霞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70 例高危孕妇,经过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监测,观察组孕妇增加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子痫前期发生情况、炎症指标[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结果 观察组孕妇早产和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 14.29%、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51.43%、54.29%,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率 5.71%、晚发型子痫前期发生率 11.43%、总子痫前期发生率 17.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5.71%、34.29%、6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36 周时,观察组PLR(116.49±9.22)、NLR(4.24±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07±11.76)、(4.51±0.55),PT(11.90±0.56)s、APTT(29.98±0.49)s显著长于对照组的(9.15±0.20)、(24.14±0.33)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孕妇在妊娠期遵医嘱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有效地对子痫前期进行预防.

    高危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子痫前期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