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芪桂枝五物汤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评价

    温弘成罗添杰陈巧玲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代表的温和法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2020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120 例,按照不同康复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代表的温和法中药熏洗,对比 2 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相关指标、腕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的肢体困难、神情、肿胀、疼痛以及烦恼易怒评分分别为(1。08±0。33)分、(0。98±0。33)分、(1。03±0。30)分、(0。91±0。22)分、(1。12±0。33)分,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11±0。64)d、(1。87±0。41)d、(5。80±1。21)d、(2。75±0。90)月,观察组康复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85。85±5。30)分、(86。45±6。31)分,观察组康复治疗后与对照组康复治疗后相比各中医证评分较低,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短,腕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及康复干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的腕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预后表现更好。

    黄芪桂枝五物汤温和法中药熏洗桡骨远端骨折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脑梗死处方的用药规律

    张大鹏赵亚萍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近 10 年文献中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用药规律及其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 2013 年1 月 1 日—2023 年 1 月 1 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中国知识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相关文献。完成筛选、建立数据库,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上运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统计药物使用频率、性味归经分布情况,分析药物配伍规律及关联、聚类效果。结果 纳入文献共 143 篇,共整理出 161 首方剂,222 味中药。四气中温(41。51%)、寒(27。55%)、平(25。89%)为主;五味以苦(34。17%)、甘(28。82%)、辛(24。45%)为主;归经以肝(26。68%)、心(17。96%)、脾(16。14%)三经为主;药物频次≥35 次的中药共有 13 味,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药物组合中频次≥45 次的有 18 组;将整理后的 222 味中药可分为 3 个聚类。结论 脑梗死的治疗药物以温寒平、归心肝经者为多,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平肝熄风为主,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借鉴。

    脑梗死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中医药文献研究应用

    三黄连合剂通过NLRP3/ASC/Caspase-1通路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

    张晓梁剑王文佳游楚明...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黄连合剂通过NOD样受体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凋 亡 相 关 颗 粒 样 蛋 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1(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通路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就诊的 90 例哮喘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观察 2 组哮喘患儿不良反应、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6%,对照组为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56%,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治疗后FEV1%、PEF、FVC、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6、IL-8、IL-17、IL-18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黄连合剂治疗能减轻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减轻病情,提高疗效,其可能通过NLRP3/ASC/Caspase-1 通路发挥作用。

    三黄连合剂NLRP3/ASC/Caspase-1通路不良反应哮喘炎症因子气道炎症

    谷丙转氨酶筛查不合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常学兰张艺凡逄晓燕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谷丙转氨酶筛查不合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21 年 9 月—2023 年 8 月于青岛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 26 355 名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谷丙转氨酶筛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26 355 名调查对象中,谷丙转氨酶筛查不合格 2 651 名,占比 10。06%;合格 23 704 名,占比89。94%。单因素分析显示,2 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是否了解无偿献血知识、献血次数与婚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是否了解无偿献血知识与婚姻状况为谷丙转氨酶筛查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谷丙转氨酶筛查不合格受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大无偿献血宣教力度,提高献血者健康素养,规律生活作息,以提高谷丙转氨酶筛查合格率。

    无偿献血谷丙转氨酶筛查不合格情况影响因素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组织文化视域中的血站文化建设

    林婕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血站与其他组织一样面临着极大的内部管理挑战。而要想在市场化大潮中充分地凝聚血站工作人员向心力,调动职工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归属感与使命感,扎根岗位、服务社会,血站则应加强血站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出血站文化的导向、辐射、引领、激励等综合作用,内聚人心、外展形象。基于当前新时期背景下,血站文化建设工作应立足于组织文化建设视域,着眼血站发展新需求与新形势来探索有效发展路径。文章围绕文明风尚、精益求精、聚能赋能 3 个维度,即以文明风尚为文化建设初心打造血站公益文化形象、以精益求精为文化建设根基提升血站管理服务水平、以聚能赋能为文化建设本质凝聚党建群团合力,以期不断提升血站文化建设综合水平,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组织文化血站文化建设管理服务策略

    基于"人机料法环测"管理模式的疑似白喉在医疗机构中的防控策略

    章琦李倩李宝珍平宝华...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死亡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感染者咽喉部可出现白色伪膜,同时出现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感染患者可能会产生全身性中毒症状,甚至诱发周围神经麻痹和心肌炎,曾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虽然现阶段白喉在我国属于罕见传染病,但国内仍有散发病例出现,与此同时,非产毒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对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检出的疑似白喉患者的防控策略进行梳理,旨在有力、有序推进医疗机构内发现疑似白喉等罕见传染病的防控策略,为医疗卫生行业疑似白喉的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先进成熟经验。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疑似白喉"人机料法环测"管理模式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成熟经验

    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

    蓝惠卿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12 月第九〇九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室的 27 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室2022 年 7 月引入品管圈活动后,记录 2022 年 1-6 月(引入品管圈活动前)与 2022 年 7-12 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目标对象手消毒不规范行为发生情况,并评价该管理活动产生的无形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七步洗手法不到位、按压手法不准确、消毒液使用剂量不准确、未干燥即操作、操作前未进行消毒发生率依次为 22。22%(6/27)、18。52%(5/27)、29。63%(8/27)、22。22%(6/27)、14。81%(4/27),高于实施后3。70%(1/27)、0、7。41%(2/27)、0、0(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医生、护士、整体医护人员手消毒依从性依次为 66。67%(4/6)、66。67%(14/20)、66。67%(18/27),低于实施后 100%(6/6)、95。24%(20/21)、96。30%(26/27)(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医护人员问题解决能力、责任荣誉心、专业知识、质量改善手法认识、团队凝聚力评分分别为(82。49±5。04)分、(82。89±4。94)分、(83。53±4。88)分、(81。86±5。12)分、(83。15±4。92)分,低于实施后(90。27±4。28)分、(91。83±4。06)分、(92。32±3。98)分、(90。85±4。19)分、(93。59±3。76)分(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引入不仅能减少相关不规范行为发生,还能提高医务人员问题解决能力、责任荣誉心、专业知识等,最终推动科室医疗质量的提升。

    品管圈活动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依从性综合能力

    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艺萍刘芳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分析影响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5-10月漳州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住院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中文版家庭韧性量表(shortene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family resilience assessment scale,FRAS-C)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和家庭韧性现状,分析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是否吸烟、不同职业、不同身高体质量及不同疾病诊断的患者分组其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脑卒中患者家庭韧性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 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受是否吸烟、不同职业、不同身高体质量及不同疾病诊断等因素影响,且与家庭韧性呈正相关。

    住院脑卒中心理弹性家庭韧性影响因素现状调查

    肾移植受者对术后自我管理的知识水平、态度和实践调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黄茜倩奚蓓华周佩军谭芸...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编制肾移植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调查问卷,并检测调查问卷效度。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2020 年 1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肝肾移植病区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 34 例,调查问卷通过文献回顾形成初稿,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移植中心临床及护理、药剂科、营养科、康复科 8 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该调查问卷进行 2 轮会议讨论。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肝肾移植病区 34 例肾移植受者进行预试验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并形成最终版调查问卷。结果 该调查问卷共 42 个条目,包括知识维度、态度维度和实践维度 3 个维度。共收集问卷 34 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问卷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 0。923,知识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931,态度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706,实践维度(术后随访复查的依从性)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898,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084,调查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知识维度、态度维度及实践维度信度均表现良好。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自我管理相关的水平、态度及实践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肾移植术后受者自我管理水平现状的调查及评估,提供借鉴内容。

    肾移植术后自我管理知识水平态度实践调查问卷信效度

    情绪管理训练为主的延续护理模式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

    黄恩花张远华徐婷婷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以情绪管理训练为主的延续护理模式在焦虑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 68 例。采用信封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4 例。对照组执行基础护理,研究组执行以情绪管理训练为主的延续护理。评价 2 组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变化情况、再住院和就诊情况、生存质量、总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住院>3 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门诊就诊>3 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急诊就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7。06%)高于对照组(70。59%)(P<0。05)。结论 以情绪管理训练为主的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再住院就诊率。同时,患者满意率高,有利于创建和谐护患关系。

    情绪管理训练延续护理模式焦虑症生存质量不良情绪总满意率再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