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产业
中国卫生产业

郭陆庄

旬刊

1672-5654

chinawscyzb@126.com

010-59679094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2室

中国卫生产业/Journal China Health Industry
查看更多>>宗旨:宣传卫生政策,研究经营论,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卫生产业。定位:中国医疗卫生第一本以综合报道医疗卫生产业财经、产经为主的大型经营类杂志。读者对象:各级卫生机构官员,各级医院领导,医疗器械,药事主管,总裁等。特色:贴近中国医疗产业,贴近中国医院,贴近中国医院院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励措施应用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朱进华罗志光谢婉琼
    41-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医疗市场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和高离职率等.通过实施多层次的薪酬激励、职业发展与培训激励、改善工作环境与心理关怀,以及团队建设与文化激励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离职率、改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增强团队协作,从而为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激励措施在提升医护人员积极性、责任感和幸福感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可显著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激励措施医院人力资源

    弹性排班模式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曾秋莲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弹性排班模式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工作的2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排班模式实施的时间进行分组,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排班模式,设为常规组,2023年1-12月实施弹性排班模式,设为研究组,两组护士均为同一批工作人员.比较两阶段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工作沉浸程度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工作沉浸程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管理满意度为100.00%(23/33),高于对照组的82.61%(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5).结论 弹性排班模式能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士的工作沉浸度.

    弹性排班模式护理管理管理质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沉浸度

    激励理论在儿科新护士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丽娟承菊芳杨洁盛玲玲...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激励理论在儿科新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的30名儿科新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5名,研究组实施激励理论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新护士管理.观察两组儿科新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职业倦怠感及情绪劳动变化.结果 研究组儿科新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评分、职业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儿科新护士的情感衰竭评分为(23.20±2.14)分、去人格化评分为(11.20±1.18)分,低于管理前的(26.00±2.36)分、(14.93±1.03)分,个人成就感评分为(41.20±3.42)分,高于对照组的(37.60±3.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4、-9.233、2.891,P均<0.05).结论 将激励理论应用于儿科新护士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减轻其职业倦怠感,改善其职业生命质量.

    激励理论儿科新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职业倦怠感职业生命质量

    平均住院日的管控及成效分析

    万云陈佳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以临床科室为单位考核的管控方式对平均住院日的管控成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8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1-12月实行常规平均住院日管理,2022年1月—2023年6月实行临床科室为单位考核的管控方式,比较2021-2023年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情况及医疗运行指标(病床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指数),对比管控前后医务人员综合素质评分.结果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各季度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各科室平均住院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患者病床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以及床位使用指数总体上有升高趋势.管控后医务人员专业技能、诊疗效率、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服务意识评分均高于管控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临床科室为单位考核的管控方式,能够缩短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增加床位周转次数,提高患者病床使用率.

    平均住院日临床科室考核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管控

    全科诊疗为服务主路径模式在社区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孙新华孙官俭冯婷
    57-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公共卫生管理中全科诊疗为服务主路径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山东省莘县莘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名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工作人员职责分组,有专科组和全科组,均20名.专科组为专科诊疗服务,全科组为全科诊疗为服务主路径模式.比较两组管理质量、管理能力、管理满意率.结果 全科组管理质量、管理能力评分高于专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科组管理满意率为100.00%(20/20),高于专科组的80.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结论 全科诊疗为服务主路径模式能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满意率.

    服务路径主路径满意率全科诊疗社区公共卫生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

    张朝琴李红江李士忠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宜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10名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7月—2022年7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常规组.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为研究组.对比管理前后标本规范采集达标率、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管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样品采集合格率、医院用品表面微生物达标率、工作人员手卫生检验达标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满意度为 100.00%(10/10),高于常规组的80.0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

    医院绩效考核过程中住院病案首页质控效果分析

    张美英辛冲崔琰
    64-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医院绩效考核对住院病案首页质控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青岛优抚医院27名病案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实行常规住院病案管理,为参照组,选取该时期300份住院病案.对2023年1-12月实施住院病案首页质控管理,为观察组,选取该时期400份住院病案.比较两组病案首页错误率、病案首页总缺陷发生率、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案首页错误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住院病案首页总缺陷发生率为9.50%(38/400),低于参照组的32.33%(9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6,P<0.05).观察组病案管理人员管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绩效考核过程中住院病案首页质控有助于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

    住院病案病案首页质量控制绩效考核

    提高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办法分析

    杨超蒋双云康慧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增强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保康复科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1-7月进行常规管理,2023年8-12月落实风险防范意识管理,分别计入对照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个阶段儿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开展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为100.00%(24/24),高于对照组的75.0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5).结论 增强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可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管理满意度.

    儿科护理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管理措施管理效果

    消化内科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主动性的影响效果分析

    王培锋
    71-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在消化内科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19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2月—2021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参照组,2021年2月—2022年2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为研究组.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与护士工作主动性.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技能、护理理论知识、专业化素养、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主动性为100.00%(19/19),高于参照组的78.95%(1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管理措施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对工作的主动性.

    无缝隙护理管理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工作主动性

    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提升效果的影响分析

    刘改红卢丽凤赵颖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提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内科系统4个病区的7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2022年6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常规组;2022年7月—2023年12月实施层级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两组护士均为同一批.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能力评分、组间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管理内容评分为(19.25±0.58)分、管理形式评分为(19.21±0.57)分、管理程度评分为(19.31±0.52)分、管理效果评分为(19.25±0.57)分,高于常规组(18.56±0.65)分、(18.24±0.48)分、(18.62±0.64)分、(8.85±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1、11.045、7.100、4.211,P均<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护理的质量,提升护理能力和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层级管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能力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