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曹荣桂 陈学文

双月刊

1006-7515

wszl@vip.sina.com

029-85253261-2494

710068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Journal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和陕西省人民医院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卫生质量管理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手术组病例用药合理性分析

    府裕琦吕娟丽陈熙吕红梅...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手术组病例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病例评价标准,对手术组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我国手术组病例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呈下降趋势,2021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2.20%,无适应证用药的比例从2017年的11.35%下降到2021年的6.87%,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率从2017年的15.05%上升到2021年的29.73%.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围手术期用药不合理,构成比5年均值为55.13%;其次为药物选择不合理,构成比5年均值为18.58%;以及每日给药次数、单次剂量不合理等.结论 需持续加强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和监测力度,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用药评价围手术期监测

    我国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思考

    王晨府裕琦孙路路陈熙...
    7-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现状,对未来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7年-2021年)数据、《2021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卫生统计的最新数据,结合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测算出药师数与医师数的配比、百张床位数与药师数的配比以及每千人口药师数等.结果 建议我国每千人口药师数应为0.54名,或者按综合医院每5名~6名医师配备一名药师,每百张床位配备6名~8名药师.结论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是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应合理配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人员配备

    我国医疗机构患者自备输注药品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陈熙府裕琦吕红梅赵颖波...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我国医疗机构患者自备输注药品管理现状,发现风险点并探索改进措施.方法 对全国部分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自备药品管理制度,自备药品医嘱同质化管理情况以及自备输注类药品的使用、配送、调配现状.结果 有79.37%的医疗机构建立了自备药品管理制度;75.01%的医疗机构将自备药品使用纳入了医嘱记录;52.64%的医疗机构允许使用自备输注药品,但其配送和调配环节仍有改进空间.结论 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自备药品全流程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其同质化管控,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患者自备药品输注药品管理模式合理用药信息技术

    基于FMEA的PIVAS成品输液交接流程优化研究

    李柯姜德春张培李南...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成品输液交接流程中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分析,优化成品输液交接流程,降低医院感染传播风险.方法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PIVAS成品输液交接流程中医院感染传播风险进行评估,选出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PIVAS成品输液交接流程中,共找出7个RPN>125的风险点,从修订制度、人员管理、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经过6个月的改进,7个高风险点RPN值均下降,药师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分别增长36%和24%,护士取药时间从改善前的(20.0±8.9)min缩短至改善后的(14.0±8.4)min,取药时间缩短30%.结论 应用FMEA对PIVAS成品输液交接流程中医院感染传播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建立PIVAS成品输液交接医院感染传播风险管理机制,可及时发现流程中的高风险点,降低医院感染传播风险.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医院感染

    PIVAS运行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专业组影响的调查分析

    吕红梅府裕琦陈熙孙路路...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PIVAS运行对所在地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专业组的建立、隶属关系和工作内容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中国药师协会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委员会对医疗机构PIVAS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61个PIVAS中,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5个(87.39%)PIVAS建立了专业组;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6个(12.61%)PIVAS未建立专业组.建立专业组的665个PIVAS中,有365个(54.89%)PIV-AS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业组属于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其领导下的药学、药事管理、临床药学、静脉用药调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结论 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省级专业组建设相对较弱,未能在监督指导中发挥核心作用,应强化省级专业组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中的功能定位,提升监督管理质量和效率.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专业组认知状况

    中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杜永辉董四平樊子暄尚钊...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中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利用Nvivo软件对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究其中的差异性,构建中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差异模型.结果 中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在人员管理、技术与工具、服务流程、组织治理、组织文化、员工结果、患者结果、质量持续改进等8个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利用创新技术,应用先进管理工具,提升组织治理水平,加快组织文化建设,重视员工职业发展,深化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在注重结果质量的同时更加重视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可持续健康发展.

    医疗质量与安全患者安全管理模式

    肿瘤专科医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沈乐冲唐琴王志刚王㠉州...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具有肿瘤专科特色的医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应用.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目标管理法及O/E值(实际值/期望目标值)对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分析.结果 两轮德尔菲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7、0.859,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介于0.290~0.312之间.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CR值均<0.1,表明指标权重较合理.2022年,样本医院达到设定目标值的三级指标有32个,达标率为68.09%.结论 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可作为提升区域肿瘤防治水平的评价工具.

    肿瘤专科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MBO目标管理法

    940例老年慢病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张琪魏丹高玥珊蒋婷婷...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病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和促进安宁疗护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940例老年慢病终末期死亡患者病历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对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慢病终末期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3 d,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9 817.91元.住院天数、手术、转ICU、付费方式、使用胃管、使用气管插管、入院途径等为老年慢病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病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推广价值医疗理念,推行DRG/DIP付费制度,优化临床路径,建立综合医院与安宁疗护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推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慢性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住院费用

    基于政策范式理论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评价

    谭浩王军永刘雨璇周佳佳...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我国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设方案,提出优化策略,为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对7份示范区建设方案进行政策语义分析、政策工具分析、政策量化评估.结果 各省市示范区建设方案侧重点不同.政策工具运用以供给型和环境型工具为主.7份建设方案PMC指数得分均值为7.71,"实施步骤"PMC指数得分最低.结论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区域特色不明显,建设方案拉力不足,目标不够细化.建议各省市根据实际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示范区,供给侧与需求侧合力促进示范区建设,同时需明确示范区建设方案的目标与实施步骤.

    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政策评价政策范式理论PMC指数模型

    基于COSMIN指南的护士关怀行为评估工具质量评价

    许玉玲白璐宋瑰琦李树雯...
    49-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护士关怀行为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为护理管理者选择高质量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护士关怀行为评估工具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采用健康测量工具选择的共识标准(COSMIN)对纳入评估工具的方法学质量和测量属性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改良版证据质量评价及推荐强度评级指南(GRADE)对评估工具进行证据分级和分类推荐.结果 共纳入9个护士关怀行为评估工具,均未报告效标效度、测量误差、反应度.4个评估工具为A级推荐,5个评估工具为B级推荐.结论 护士关怀行为评估工具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测量属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未来应对现有评估工具进行完善和验证,开发本土化评估工具.

    护士关怀行为评估工具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