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王小英邓大一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 例胃肠道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 50 例.干预组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参照组给予普通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息肉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 3 d平均体温、术后 1 d白细胞计数、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息肉整块切除率 98.00%、完整切除率 100.00%均高于参照组的 84.00%、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3 d平均体温、术后 1 d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进食时间(2.96±0.72)d、术后住院时间(5.23±1.15)d均短于参照组的(3.87±0.98)、(6.82±2.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干预组血清C反应蛋白(53.60±6.08)mg/L、降钙素原(0.47±0.11)ng/ml均低于参照组的(72.96±8.55)mg/L、(0.79±0.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参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道息肉患者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诊治有利于提高整体诊治效果,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提倡使用.

    胃肠道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电凝切除术胃肠道激素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马菲菲周铁君彭智丽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60 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诊治,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高于对照组的 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8.05±2.62)分低于对照组的(16.51±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粘附率、血浆比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分别为(30.08±10.97)%、(1.09±0.01)、(3.98±0.03)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57.62±15.28)%、(1.52±0.09)、(5.88±0.14)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IL-10、IL-6、TNF-α分别为(80.02±10.97)mg/L、(51.97±6.93)ng/ml、(101.03±10.28)ng/ml、(64.55±8.5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04.62±15.28)mg/L、(90.23±10.96)ng/ml、(124.32±8.09)ng/ml、(90.02±12.9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体内炎性水平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连续性血液净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炎症因子临床疗效

    探究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

    康霜莲张国民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基础上,对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加用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 156 例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8 例.两组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鼻中隔常规减张矫正术,观察组患者配合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以及美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8.72%,高于对照组的 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8.54±2.43)min、住院时间(4.98±0.45)d、鼻腔通气恢复时间(3.21±0.25)d、鼻黏膜恢复时间(5.67±0.29)d短于对照组的(35.94±3.02)min、(6.92±0.65)d、(5.82±0.31)d、(7.71±0.34)d,术中出血量(37.29±2.12)ml少于对照组的(46.03±3.8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外形偏曲程度(2.05±0.25)mm小于对照组的(2.99±0.3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基础上,对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加用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治疗效果显著,围术期指标更佳,术后具有更高的美学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鼻中隔偏曲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庞涛郭燕芬陈纪宝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植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和异体骨组,各37 例.两组均采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组胫骨平台塌陷处植入自体髂骨,异体骨组胫骨平台塌陷处植入异体骨.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 3、6 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自体髂骨组术中出血量(62.70±3.34)ml多于异体骨组的(44.50±3.03)ml,手术时间(86.50±5.87)min、骨折愈合时间(18.40±3.20)周长于异体骨组的(77.30±2.98)min、(14.80±2.2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3、6 个月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3、6 个月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4%(2/37),与自体髂骨组的 8.1(3/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较自体髂骨在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相对具有优势,但在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效果相当,说明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schatkz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手术的选择.

    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植骨锁定钢板

    鼻中隔偏曲成形术联合等离子消融术对老年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隋瑾辉车珂琰郑恒美纪丰伟...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成形术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老年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4 例老年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给予鼻中隔偏曲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鼻中隔偏曲成形术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黏膜完整情况.结果 治疗后 3 个月,两组鼻痒、鼻塞、打喷嚏以及鼻涕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鼻痒评分(0.82±0.16)分、鼻塞评分(0.89±0.16)分、打喷嚏评分(1.93±0.57)分以及鼻涕评分(1.58±0.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3±0.21)、(1.31±0.44)、(3.21±0.62)、(2.86±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9.52%及黏膜完整率 71.43%与对照组的 11.90%、6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中隔偏曲成形术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老年过敏性鼻炎可有效改善患者鼻腔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鼻中隔偏曲成形术等离子消融术老年过敏性鼻炎

    纤维喉镜吞咽功能评估在吞咽障碍患者停止管饲时机中对再次管饲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张杨张瑞萍张宁宋杰...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纤维喉镜吞咽功能评估在吞咽障碍患者停止管饲时机中对再次管饲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82 例吞咽障碍患者,按照不同的干预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及探究组,每组 41 例.常规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估量表与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评估停止管饲时机,探究组采用纤维喉镜吞咽功能评估停止管饲时机.比较两组患者再次管饲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探究组的再次管饲率为 0、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 2.44%,均低于常规组的 9.76%、14.63%,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χ2=4.205、3.905,P=0.040、0.048<0.05).结论 纤维喉镜吞咽功能评估价值颇高,有利于确保吞咽障碍患者正确停止管饲时机,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等危险事件发生率,利于患者机体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吞咽障碍再次管饲纤维喉镜吞咽功能评估吸入性肺炎停止管饲时机

    比较两种漂白剂髓室内漂白后对牙体抗力的影响

    卢冰铃谢健曲静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过氧化氢(HP)与过硼酸钠(SP)在髓室内漂白后对牙体抗力的影响.方法 40颗进行根管治疗的完整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HP组、SP组、SP+HP组、对照组,每组 10 颗.对照组进行水处理、HP组进行过氧化氢处理,SP组进行过硼酸钠处理,SP+HP组进行过氧化氢+过硼酸钠处理.四组牙齿均建立体外髓室内漂白模型,最后置于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最大载荷,记录每个样本最大承受压力.比较四组牙齿的抗力值.结果 HP组、SP组、HP+SP组抗力值分别为(868.37±94.47)、(796.07±32.88)、(1072.09±56.34)N,均低于对照组的(1244.17±98.40)N,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HP组与SP组抗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SP组抗力值高于HP组及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氧化氢及过硼酸钠用于髓室内漂白均会降低牙体抗力,过硼酸钠更为显著,但两者联合时对牙体抗力的影响变小.

    髓室内漂白牙体抗力过氧化氢过硼酸钠

    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评估的应用价值

    李健英滕莹莹沈郁东林建华...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胆红素和尿酸(UA)检测对冠心病的评估价值.方法 100 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分为研究组(冠心病,60 例)和对照组(非冠心病,40 例);研究组患者根据不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分为单支组(单支血管病变,11 例)和多支组(双支及以上血管病变,49 例),根据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狭窄程度<75%,22 例)和重度组(狭窄程度≥75%,38 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UA水平,研究组不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和狭窄程度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血UA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TBIL(9.23±1.16)μmol/L、DBIL(0.99±0.17)μmol/L、IBIL(8.52±2.17)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37±3.12)、(3.53±1.06)、(10.41±2.75)μmol/L,血UA(392.78±70.2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80.47±45.1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组血清TBIL(8.02±2.35)μmol/L、DBIL(0.77±0.27)μmol/L、IBIL(7.09±1.23)μmol/L低于单支组的(10.19±2.17)、(1.26±0.29)、(9.47±1.19)μmol/L,血UA(430.99±54.18)μmol/L高于单支组的(322.89±30.2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TBIL(7.44±2.62)μmol/L、DBIL(0.69±0.22)μmol/L、IBIL(6.79±1.31)μmol/L低于轻度组的(10.53±1.86)、(1.36±0.23)、(10.95±1.27)μmol/L,血UA(491.17±73.55)μmol/L高于轻度组的(316.11±42.8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和血UA是预测、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简单、方便、易普及的生化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UA进行检测可以明确疾病严重程度,更好地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患者及国家的医疗消耗与支出.

    血清胆红素尿酸冠心病评估价值

    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赵润华伟伟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 例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将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应用于胃癌患者TNM分期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多层螺旋CT的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 97.50%,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N分期诊断准确率为 96.25%,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M分期诊断准确率为 100.00%,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对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前,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患者的病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将其应用于中晚期患者的病情判断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多层螺旋CT胃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两种艾滋病抗体检测方法在艾滋病诊断中的作用

    才莹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 45 例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患者及 45 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艾滋病抗体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艾滋病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酶联免疫法检出艾滋病阳性43例,阳性检出率为47.78%(43/90);胶体金法检出艾滋病阳性44例,阳性检出率为 48.89%(44/90).酶联免疫法的诊断敏感性为 95.56%(43/45),特异性为 100.00%(45/45);胶体金法的诊断敏感性为 97.78%(44/45),特异性为 100.00%(45/45).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对人体危害较大,会破坏患者自身免疫屏障,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力,损伤患者内脏器官.患者应尽早筛查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继续发展.目前采取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均能够获得较好的检测结果,胶体金法常用于窗口期检测,而酶联免疫法主要用于初筛,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式.

    艾滋病诊断抗体检测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