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临床标本分离CRE流行病学与耐药性研究

    李华锋黎彩珍雷桂炎梁永祥...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本地区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情况,为当地医疗机构防治CRE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 Vitek2 Compact 等设备对日常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标本进行致病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遴选出CRE菌株,再进一步进行耐药性分析,最后统计资料分析CRE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情况.结果 共收到微生物检验标本 19298 份,除去重复统计,共分离出 91 株CRE;其中大肠埃希氏菌 24 株、占 26.4%,肺炎克雷伯氏菌 46 株、占 50.5%,阴沟肠杆菌14 株、占 15.4%,其他 7 株、占 7.7%;91 株CRE中,产A类丝氨酸酶有 38 株、占 41.8%,产B类金属酶有 52 株、占 57.1%,产混合型丝氨酸酶和金属酶有 1 株、占 1.1%;分离出CRE的痰标本占比最大、占 49.5%(45/91),分离出CRE的呼吸内科标本占比最高、占 26.4%(24/91);丁胺卡那和替加环素对CRE的敏感性最高,均为 53.8%(49/91).结论 呼吸内科是CRE感染的主要科室,痰标本分离出CRE的几率最高,产B类金属酶是该医疗机构CRE主要的耐药机制,肺炎克雷伯氏菌是主要的CRE,丁胺卡那和替加环素仍然可用于抗CRE感染治疗.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碳青霉烯酶耐药流行病学

    分析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采取血液生化检验的综合价值

    陈龙泉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生化检验应用于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综合价值,以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将接受诊疗的糖尿病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5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接受血液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7.56±1.24)mmol/L、(8.75±1.50)mmol/L、(1.43±0.39)mmol/L、(5.74±0.62)mmol/L、(2.41±0.53)mmol/L、(1.96±0.45)g/L、(0.90±0.14)g/L、(0.87±0.10)mg/L、(11.92±1.51)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5.32±1.01)mmol/L、(6.12±1.17)mmol/L、(0.97±0.11)mmol/L、(4.58±0.33)mmol/L、(1.85±0.42)mmol/L、(1.49±0.37)g/L、(0.72±0.09)g/L、(0.63±0.07)mg/L、(8.74±1.38)μ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8±0.30)mmol/L低于对照组的(1.59±0.22)mmol/L(P<0.05).结论 血液生化检验能够及时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生理以及病理变化,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糖尿病诊断血液生化检验应用价值

    妇产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的研究

    齐向营张立超孙强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妇产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方法 120 例阴道分泌物检验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阴道清洁度下病原体(细菌、假丝酵母菌、滴虫)检出情况.结果 120 例阴道分泌物检验者中,清洁度Ⅰ度 38 例(31.67%)、清洁度Ⅱ度 28 例(23.33%)、清洁度Ⅲ度 27 例(22.50%)、清洁度Ⅳ度 27 例(22.50%).120 例阴道分泌物检验者中,20 例(16.67%)检出细菌、13 例(10.83%)检出假丝酵母菌、5 例(4.17%)检出滴虫,且阴道清洁度越高,细菌、假丝酵母菌、滴虫的检出率越高.结论 妇产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阴道病原体感染患者发病率高,需要加强防护措施,降低阴道感染的发生率.

    妇产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验细菌假丝酵母菌滴虫

    孕妇建卡产检中白带常规、尿常规、尿沉渣检测的价值分析

    傅健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建卡产检孕妇进行白带常规、尿常规、尿沉渣检测,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价值.方法 200 例进行产检的建卡孕妇,均进行白带常规、尿常规、尿沉渣检测,分析白带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测对尿液样本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比较白带常规检测与尿常规、尿沉渣检测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00例孕妇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微生物炎性感染的总阳性率为14%(28/200),而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的总阳性率为 8%(16/200).尿常规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与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50%、2.00%、1.00%、7.50%,尿沉渣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与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50%、1.00%、0.50%、8.00%,白带常规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50%、2.50%、1.00%.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与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白带常规检测与尿常规、尿沉渣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孕妇建卡产检中白带常规、尿常规、尿沉渣检测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孕期产检中三种检测方式必不可少,可联合应用,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白带常规尿常规尿沉渣尿蛋白

    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宋庆华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8例需反复输注红细胞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9 例.对照组采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观察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对比两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比例(Rtc)、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0%高于对照组的85.51%,差异显著(χ2=5.841,P=0.016<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Hb、RBC均较输血前明显提高,Rtc较输血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输血后的Hb(78.95±5.48)g/L、RBC(3.12±0.43)×1012/L均高于对照组的(71.34±5.23)g/L、(2.75±0.39)×1012/L,Rtc(18.54±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3±1.58)%(P<0.05);观察组输血后的PLT和WBC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80%,对照组为 8.70%,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431,P=0.511>0.05).结论 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治疗的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能快速缓解患者的贫血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反复输注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去白细胞不良反应

    丁苯酞与替奈普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hs-CRP、Hcy、ESR水平和预后的影响研究

    吕芳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与替奈普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血小板、降压、液体维持、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丁苯酞联合替奈普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替奈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hs-CRP、Hcy、ESR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92%(46/50)和 78%(39/5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 hs-CRP、Hcy、ESR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hs-CRP(4.23±0.84)mg/L、Hcy(15.14±2.01)μmol/L、ESR(15.92±1.64)mm/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2±1.08)mg/L、(20.89±2.13)μmol/L、(21.47±2.68)mm/h(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NIHSS评分(6.57±1.1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48±2.19)分(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替奈普酶已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药物之一,该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降低血清hs-CRP、Hcy、ESR水平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预后效果.

    丁苯酞替奈普酶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沉降率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洪梅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84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 42 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χ2=3.896,P=0.048<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得到了降低,其中,研究组(10.04±1.12)分低于对照组的(16.98±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el-Meyer评分均得到了提升,其中,研究组(76.45±3.54)分高于对照组的(66.28±3.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粘度均得到了降低,其中,研究组(1.18±0.16)mPa·s、(40.01±2.01)%、(4.03±0.32)mPa·s低于对照组的(2.68±0.20)mPa·s、(43.67±2.02)%、(5.52±0.33)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得到了提升,其中,研究组(91.46±3.74)分高于对照组的(85.14±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对于患者大脑组织功能的改善与预后健康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该疗法的密切关注.

    脑梗死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临床效果生活质量

    胞二磷胆碱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

    胡玉姣刘健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胞二磷胆碱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昏迷的预后效果.方法 80 例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0.00%高于对照组的 7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昏迷评分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IL-6、IL-8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昏迷评分(14.80±1.50)分高于对照组的(12.05±1.30)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9.60±1.20)分以及IL-6(9.10±0.55)ng/ml、IL-8(2.85±0.20)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3.20±1.50)分、(12.30±1.20)ng/ml、(4.45±0.30)ng/ml(P<0.05).结论 胞二磷胆碱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状态,修复损伤的神经功能,同时有较高的安全性.

    胞二磷胆碱替格瑞洛急性脑梗死昏迷神经功能炎症水平

    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sICAM-1水平的影响研究

    李海堃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拟行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 6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按入院时编号分组,奇数者纳入小剂量组,偶数者纳入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患者接受 0.15 μg/(kg·min)替罗非班静脉泵注 3 min,大剂量组接受 3 μg/(kg·min)替罗非班静脉泵注 3 min.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全麻)下接受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清sICAM-1 水平.结果 术后 21 d,两组患者新发梗阻率、支架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中 5 例支架不通畅的患者以及大剂量组中 6 例支架不通畅的患者进行Raymond法分级,两组Raymond法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1 d,两组患者PL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低于大剂量组患者的 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 1 d,两组患者血清sICAM-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21 d,小剂量组患者血清sICAM-1 水平分别为(145.73±2.21)、(131.82±1.43)ng/ml,高于大剂量组患者的(139.83±1.84)、(127.83±1.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患者,小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大剂量相当,但小剂量应用替罗非班的出血风险更低,安全性更好,这可能与血清sICAM-1 水平相对较高有关.

    替罗非班颅内动脉瘤栓塞凝血功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

    李凤玉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SMLI)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 86 例CHF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与rhBNP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SMLI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力衰竭(心衰)血清学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 95.35%较对照组的 79.07%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4.65±4.50)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67±2.79)mm小于对照组的(48.70±5.05)、(54.55±2.62)mm,左室射血分数(44.44±4.80)%高于对照组的(39.74±3.65)%(P<0.05).研究组治疗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828.34±179.40)ng/L、心肌肌钙蛋白I(2.60±0.69)μg/L低于对照组的(970.25±112.32)ng/L、(4.50±0.75)μg/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 CHF患者采用rhBNP与SMLI联合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调节心衰血清学指标,安全性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重组人脑利钠肽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