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谢家勇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5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 25 例。对照组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以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指标水平,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82。62±3。46)mm Hg、(122。29±4。18)mm Hg、(3。18±0。79)mmol/L、(1。36±0。24)mmol/L、(1。18±0。12)mmol/L、(2。21±0。07)mmol/L,(1 mm Hg=0。133 kPa)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的(86。77±4。29)mm Hg、(129。97±6。20)mm Hg、(6。92±0。68)mmol/L、(3。43±0。48)mmol/L、(0。86±0。09)mmol/L、(4。48±1。08)mmol/L,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而联合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可在控制血压水平的情况下改善血脂指标,提升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高血压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临床价值

    研究传统抗结核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

    李娜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传统抗结核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行性,以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70 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 例)和观察组(36 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胸腔积液中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比对照组的64。71%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胸腔积液厚度比同组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胸腔积液厚度(1。12±0。26)mm比对照组的(1。35±0。29)mm更低(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7。38±1。01)d比对照组的(11。65±1。30)d更短(P<0。05)。治疗后,对照组胸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7 水平分别为(158。39±17。10)、(311。27±23。15)、(42。27±4。19)pg/ml,观察组分别为(117。86±13。72)、(286。51±21。90)、(35。96±3。05)pg/ml。两组治疗后胸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7 水平比同组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吸气压力分别为(67。54±8。30)%、(79。81±7。75)%、(95。14±18。65)cm H2O(1 cm H2O=0。098 kPa),观察组分别为(71。19±5。05)%、(83。70±6。42)%、(106。83±19。11)cm H2O。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吸气压力比同组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传统抗结核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其能够缩短患者引流时间,减少胸腔积液厚度,降低炎性水平,继而促进肺功能早日恢复。

    传统抗结核药物糖皮质激素结核性胸膜炎肺功能临床效果

    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林文博万清治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伏诺拉生+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10 例Hp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基于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伏诺拉生+阿莫西林二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完成情况、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研究完成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意向性治疗(ITT)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7。3%与8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方案集(PP)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 92。3%与 88。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 7 例发生不良反应,包括 2 例恶心呕吐、2 例腹痛、7 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对照组 15 例发生不良反应,包括 2 例恶心呕吐、3 例腹痛、1 例腹泻、4 例腹胀、2 例味觉异常、2 例头晕、1 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伏诺拉生+阿莫西林治疗Hp感染的效果与安全性满意。

    幽门螺杆菌感染伏诺拉生阿莫西林二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四联疗法

    宫腔镜下诊刮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王润芝黄晓颖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下诊刮术结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 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使用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宫腔镜下诊刮术联合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55%较对照组的 74。19%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本组治疗前,Hb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5。51±0。36)mm较对照组的(6。58±0。65)mm低,Hb(98。63±4。22)g/L较对照组的(87。30±3。54)g/L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16。13%较对照组的 41。94%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腔镜下诊刮术结合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效果显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Hb水平,还可积极改善其子宫内膜厚度,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出现。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刮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有效性安全性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口服避孕药预防复发的效果观察

    李晓华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口服避孕药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择 60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口服避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月经恢复情况、复发情况及手术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术后 6 个月,对照组患者复发 7 例,复发率为 23。33%;观察组患者复发 1 例,复发率为 3。33%。观察组患者术后 6 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对照组患者月经恢复 19 例,恢复率为 63。33%;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 27 例,恢复率为 90。00%。观察组患者术后 6 个月,月经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术后3、6 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6。12±0。88)、(4。42±0。56)mm,均小于对照组的(7。63±1。05)、(5。84±1。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口服避孕药治疗患者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几率非常低,同时也使患者的月经恢复率提升,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口服避孕药预防复发

    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吕承志张丽峰张伟娜宋修响...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镇痛的价值。方法 选择 90 例单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H1 组(氢吗啡酮10 μg/ml+0。1%罗哌卡因)、H2 组(氢吗啡酮 15 μg/ml+0。1%罗哌卡因)、F组(芬太尼 2 μg/ml+0。1%罗哌卡因),各 30 例。三组的腰麻用药均为 0。1%罗哌卡因 3 mg。比较三组产妇分娩镇痛前(T0)、镇痛后5 min(T1)、镇痛后 30 min(T2)、镇痛后 1 h(T3)、镇痛后 2 h(T4)、宫口开全(T5)、胎儿娩出(T6)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运动阻滞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产时发热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三组产妇VAS评分在T0 时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产妇T1~T6时VAS评分均较T0时下降(P<0。05);H1组和H2组产妇在T3~T6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F组(P<0。05),而H1组与H2组产妇在T3~T6时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产妇MAP在T1~T6时较T0时均降低(P<0。05)。三组产妇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产妇改良Bromage评分0级占比和产时发热占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1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H2组的33。3%和F组的36。7%,总满意率93。3%高于H2组的66。7%和F组的66。7%(P<0。05)。结论 10 μg/ml氢吗啡酮+0。1%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0。1%罗哌卡因3 mg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安全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分娩镇痛。

    氢吗啡酮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镇痛

    药物结合心理疗法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玉龙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结合心理疗法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70 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5),双数分到对照组(n=35)。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药物结合心理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进程[睡眠潜伏期(SL)、总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AT)]及睡眠结构[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时间(REM)、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时间(NREM)]。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6。45±0。56)分较对照组的(11。30±2。29)分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SL(25。69±7。59)min、AT(4。60±1。07)次短/少于对照组的(41。02±10。06)min、(5。92±1。28)次,TST(360。18±29。98)min较对照组的(309。82±37。86)min更长(P<0。05)。治疗后,观察组REM(114。65±23。20)min及NREM的S2(132。18±27。98)min、S3+S4(31。82±7。29)min较对照组的(95。90±23。09)、(109。82±18。86)、(17。95±5。32)min更长(P<0。05)。结论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应用药物结合心理疗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睡眠进程与结构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药物心理疗法脑卒中睡眠障碍应用效果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

    赖燕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70 例接受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5 例。对照组以盐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以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第一产程(5。68±1。39)h、第二产程(44。85±3。96)min均短于对照组的(6。73±1。42)h、(53。47±5。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痛后 5、15、30 min的VAS评分分别为(3。57±0。77)、(1。80±0。45)、(0。56±0。0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9±0。96)、(2。69±0。51)、(1。42±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可提升镇痛效果,缩短产程,且安全有效。

    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效果

    1例过量服用左旋多巴诱发严重异动症帕金森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文献回顾分析

    李嘉鑫王艺霏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 1 例因过量服用左旋多巴(L-DOPA)诱发严重异动症帕金森病(PD)患者的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预防和治疗L-DOPA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意义。临床药师通过分析病例及相关文献,在该晚期P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医生采纳临床药师提出的建议后,患者近端肌力由Ⅱ级恢复至Ⅴ级、肌张力由Ⅳ级恢复正常,运动并发症状明显改善,恢复运动能力后康复出院。临床药师发挥专业特长,协助医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并通过用药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体现了临床药师开展PD患者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

    帕金森病异动症左旋多巴药学监护

    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医院用药指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苏冬梅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医院用药指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90 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实施社区医院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指导前后血糖指标及用药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 指导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用药依从性差占比较本组指导前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77±0。41)mmol/L、餐后 2 h血糖(7。12±0。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2±0。17)%、用药依从性差占比0低于对照组的(7。01±0。65)mmol/L、(8。35±1。04)mmol/L、(6。94±0。18)%、13。33%(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4。44%低于对照组的 24。44%(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6。67%(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医院用药指导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稳定,提升用药依从性、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理想。

    糖尿病社区医院用药指导用药安全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