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孙军涛杨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男性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对ED病理学、生理学机制研究的深入,在该疾病治疗上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iPUS)是微能量医学在转化医学领域的一种重要形式,经过长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其机制和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初步证实,不仅可以改善ED患者阴茎海绵体的病理学损伤,也为器质性ED的物理治疗拓展了新思路。本文围绕LiPUS治疗ED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具有代表性和开创性的研究结果,特别是机械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勃起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显微取精病理学检查与睾丸活检组织剥离检查精子检出情况比较

    王丹丹房格于瑞梅赵雪...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与睾丸活检组织剥离检查检出精子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的197例男性NOA患者,均于睾丸显微取精活检手术后对睾丸组织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睾丸活检组织剥离检查,对其精子获取率进行分析。结果 将患者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未见精子组[生精功能阻滞(MA)+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170例(86。3%)与查见精子组[生精功能低下(HS)]27例(13。7%)。睾丸活检组织剥离精子检出29例(14。7%),7例SCOS患者通过睾丸组织剥离查见精子并实施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方法的精子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查找精子一致率高,睾丸活检病理学检查作为病因学分析,对NOA患者再次体外取精能否成功提供预测依据,FSH水平也有助于预测能否成功取精,而睾丸组织剥离找到精子后可直接应用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因此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男性不育症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睾丸活检组织剥离检查

    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失败后使用供精助孕对其心理健康与勃起功能的影响

    王珂徐燕范宇平郑锦霞...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失败后使用供精助孕对其心理健康和勃起功能的影响,为该类人群针对性心理干预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助孕治疗的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ICSI失败后使用供精助孕的68例设为研究组,采用倾向性评分 1∶1匹配ICSI失败后继续行ICSI助孕的6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两组血清总睾酮水平、心理健康和勃起功能状况。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血清总睾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高压力人群占比高于对照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ICSI失败后使用供精助孕对其心理健康和勃起功能影响较大,医护人员应关注此类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勃起功能状况,制定针对性措施帮助此类患者积极应对。

    严重少弱精子症供精勃起功能心理健康倾向性评分

    精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白介素-17和白介素-6水平在弱精子症中的临床意义及对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

    赵莹黎晓铭李秋娴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弱精子症(AS)患者精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和精子顶体酶活性水平,探讨精浆TGF-β1、IL-17和IL-6水平对AS及AS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诊治的11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1例健康体检且精液检查正常的男性设为对照组。根据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将观察组进一步分为A组、B组和C组。检测各组的精液常规参数、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浆TGF-β1、IL-17和IL-6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AS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C组精浆TGF-β1、IL-17及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精浆TGF-β1、IL-17和IL-6水平与PR、精子总活力[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P)]、精子顶体酶活性呈负相关(P<0。01);精浆IL-17水平与精液pH、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呈负相关(P<0。05);精浆IL-6水平与精子总数呈负相关(P<0。05)。精浆TGF-β1、IL-17和IL-6水平与AS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1),精浆IL-17和IL-6水平升高导致精子顶体酶活性降低(P<0。01)。结论 精浆中TGF-β1、IL-17和IL-6水平升高是AS发生的危险因素,AS患者精浆IL-17和IL-6水平升高是导致精子顶体酶活性降低的影响因素。

    弱精子症转化生长因子-β1白介素-17白介素-6顶体酶活性

    轻度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阴茎头部、根部硬度对性交成功率的影响

    周渝龙君季惠翔刘嘉...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阴茎头部、根部硬度对性交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重庆市东南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200例轻度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及勃起硬度评分(EHS)分为可完成性生活组(A组)和不可完成性生活组(B组),每组100例。使用RigiScan检测两组阴茎根部、头部硬度及勃起持续时间,分析阴茎头部、根部硬度对性交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勃起次数、勃起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阴茎头部硬度≥60%时间、根部硬度≥60%时间及头部、根部周径增大大于B组,A组阴茎头部、根部硬度高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部周径增大(OR=0。800)、根部周径增大(OR=0。828)、头部硬度高(OR=0。653)、根部硬度高(OR=0。725)均是性交成功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头部周径增大、根部周径增大、头部硬度、根部硬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0、0。612、0。676、0。608;Delong分析结果显示,头部硬度AUC显著高于根部硬度、头部周径增大、根部周径增大(P<0。05)。结论 阴茎头部周径、根部周径、头部硬度、根部硬度均是性交成功的影响因素,且阴茎头部硬度对性交成功率的影响最大。

    轻度勃起功能障碍阴茎头部阴茎根部硬度性交成功率

    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廖春魏军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并探索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育龄期男性癌后生育忧虑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于2022年10月至12月对四川省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389名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89名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的生育忧虑得分为(59。99±6。59)分,患者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水平、子女个数、生育意愿、癌症类型、社会支持及病耻感水平是患者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能够解释总变异的72。7%。结论 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水平中等偏高,应关注未婚、离异、家庭经济水平较差、无子女、有生育意愿、罹患生殖系统癌症、社会支持水平较差及病耻感水平较高的患者,为患者提供专业的信息支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其生育忧虑。

    生育忧虑男性癌症患者育龄期社会支持病耻感

    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尿动力学的影响

    赵良伟王勇伟钱乐杨浩...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及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和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非那雄胺),各5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尿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残余尿量(PVR)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顺应性(BC)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PVR,增加 Qmax 及 BC。

    非那雄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疼痛程度尿动力学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前列腺癌患者吻合口尿漏、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刘舒高龙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前列腺癌(PCa)患者吻合口尿漏、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研究组行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第三间隙效应[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细胞黏附分子[可溶性分化抗44分子变异体6(sCD44v6)、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尿控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至术后5 d血清Na+、Ca2+呈降低-升高趋势,血清K+、sVCAM-1、sCD44v6水平呈升高-降低趋势(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尿控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PCa患者的近期效果与腹腔镜根治术相当,但术中出血量少,可减少输血。

    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机器人微创手术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吻合口尿漏

    改良经腹膜外腹腔镜全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勃起功能、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邢维维谢俊生周东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限性前列腺癌(PCa)患者采用改良经腹膜外腹腔镜全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对其勃起功能、尿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庆元分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局限性PCa患者82例,依据术中筋膜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行经腹膜外腹腔镜RP,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筋膜间保留血管神经束,观察组术中给予改良全筋膜内切除。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勃起功能、尿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状况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相比术前均升高;观察组术后6个月IIEF-5评分及勃起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比术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充盈期膀胱顺应性值(BC)、残余尿量(PVR)、逼尿肌不稳定率(DI)比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随访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经腹膜外腹腔镜全筋膜内RP应用于局限性PCa患者可促进勃起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症状,调节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安全性良好。

    前列腺癌局限性改良全筋膜内切除经腹膜外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勃起功能尿流动力学

    阿比特龙、多西他赛分别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吴瑛月刘孟雪王允武许锦英...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阿比特龙(ABI)、多西他赛(DOC)分别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疾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mCR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接受ABI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接受DOC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血清指标及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近期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T)、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剩余尿量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联合泼尼松对mCRPC的近期疗效优于DOC联合泼尼松,可更好地调节疾病相关血清指标,改善尿流动力学,安全性更高。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阿比特龙多西他赛泼尼松近期疗效血清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