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女性患者二元应对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郑锦霞江会郭娜菲董跃彦...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技术对行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女性患者的二元应对分类,探讨二元应对的潜在类别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9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458例行ART治疗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二元应对量表(DCI)及生育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技术探索二元应对潜在类别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剖面数为4类别的模型为最优模型.ART女性患者二元应对存在个体异质性,共识别出4个类别,分别为积极应对组、支持应对组、一般应对组和消极应对组.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满意、不孕时间越短、居住在城镇的ART女性患者进入积极应对组的概率更大(P<0.05).在生育、核心、治疗生活质量上,积极应对组、支持应对组与一般应对组、消极应对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积极应对组与支持应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一般应对组(P<0.001),一般应对组高于消极应对组(P<0.001).结论 行ART治疗的女性患者的二元应对存在异质性,文化水平、收入、居住地、不孕时间是影响潜在剖面类型的因素,夫妻积极应对和支持应对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提示医护人员应在早期识别消极应对人群,开展以夫妻为单位的应对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辅助生殖技术女性二元应对生活质量潜在剖面分析

    血清CHI3L1、TXNIP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王利蕊刘英超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临清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12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同院孕检的健康孕妇10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PCOS组与对照组、PCOS组不同妊娠结局患者的临床指标,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CHI3L1、TXNIP表达与孕酮水平、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HI3L1、TXNIP表达对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妊娠结局不良组(n=43)的孕妇剖宫产率及黄体生成素、CHI3L1、TXNIP、孕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n=69)和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低于妊娠良好组和对照组(P<0.05).PCOS患者血清CHI3L1、TXNIP表达水平与孕妇孕酮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体重、黄体生成素、CHI3L1、TXNIP、孕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为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HI3L1、TXNIP单独和联合预测PCO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0.844、0.915,联合诊断高于CHI3L1、TXNIP任意单独诊断(P<0.05).结论 PCOS患者CHI3L1、TXNIP水平升高,两者联合对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更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结局壳多糖酶3样蛋白1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改善阴道微生态对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影响

    王静陈欢林萍多亚莉...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善阴道微生态对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宫颈管粘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行LEEP的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5例.术后,对照组采用雌三醇软膏治疗,试验组采用雌三醇软膏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手术前后阴道微生态情况、阴道分泌物功能酶活性.结果 试验组宫颈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试验组pH 3.8~4.5、阴道菌群密度Ⅰ~Ⅱ级、阴道微生态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试验组唾液酸酶(SNA)活性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试验组过氧化氢(H2O2)、白细胞酯酶(LE)、SNA活性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LEEP术后HSIL患者乳杆菌治疗,可降低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改善阴道微生态,调节阴道分泌物功能酶活性.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乳杆菌活菌胶囊宫颈粘连阴道微生态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应用研究

    朱梅游爱平张丽霞袁雪青...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只SPF级大鼠(重量300~350 g),子宫憩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0例.A组给予子宫内憩室周围点位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B组给予子宫内憩室周围点位注射和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0.2 mL,C组给予子宫内憩室周围点位注射和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0.5 mL,连续治疗3周(1次/周),观察治疗完成时大鼠的生理指标及血清雌二醇(E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分析大鼠治疗结束后1、4周时子宫肌层和子宫内膜指标差异.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E2水平升高,IL-6和IL-8水平降低,且C组改善较B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子宫肌层厚度和肌动蛋白体积密度方面,B组和C组也表现出较好的改善,而且C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此外,B组和C组的子宫内膜缺陷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大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具有积极的疗效,可改善其激素水平及炎症反应,改善子宫肌层和子宫内膜的情况,且高剂量(0.5 m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更佳.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内皮生长因子

    AMH与不同年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糖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郑兴富莫杰恋梁有祥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抗米勒管激素(AMH)与不同年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糖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PCOS组(n=150),根据PCOS患者年龄分为A组(年龄<25岁)、B组(25岁≤年龄<30岁)和C组(30岁≤年龄<35岁),各50例.选取同期同一医院92例体检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PCOS组与对照组、PCOS组不同年龄段分组AMH水平,比较PCOS组不同年龄分组的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超敏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法分析AMH与PCOS组不同年龄分组的性激素、糖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PCOS组AM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年龄增长,FSH水平逐渐增高,AHM、LH水平逐渐降低(P<0.05);PCOS组不同年龄分组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LDL-C、HOMA-IR水平增高,HDL-C水平下降(P<0.05);AMH 与 FSH、HDL-C 及 HOMA-IR 水平呈负相关(r=-0.322、-0.490、-0.184,P<0.05),与LH、HDL-C水平呈正相关(r=0.877、0.222,P<0.05).结论 PCOS患者AMH水平高于正常人群水平,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AMH与FSH、HOMA-IR、LH及HDL-C水平具有相关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抗米勒管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血脂年龄

    HR-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及hs-CRP、TGF-β1的表达研究

    王源田美月陈迎弟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n=60)和宫颈癌组(n=52),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良性宫颈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阴道微生态、阴道炎检出情况、血清hs-CRP和TGF-β1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R-HPV感染宫颈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pH阳性率、过氧化氢(H2O2)阳性率均高于CIN组、对照组,菌群密集度正常率、菌群多样性正常率、优势菌正常率均低于CIN组、对照组,CIN组pH阳性率、H2O2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菌群密集度正常率、菌群多样性正常率、优势菌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细菌性阴道炎(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均高于CIN组、对照组,CIN组BV、VVC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血清hs-CRP、TGF-β 1水平均高于CIN组、对照组,CIN组血清hs-CRP、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H、优势菌异常、BV、hs-CRP、TGF-β1是HR-HPV感染宫颈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R-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与阴道微生态失衡、BV发生及血清hs-CRP、TGF-β1表达显著相关.

    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阴道微生态超敏C反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清miR-15b-5p、miR-17-5p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罗静王春佟李娜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微小RNA(miR)-15b-5p、miR-17-5p水平与子宫内膜癌(E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三二○一医院收治的82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EC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女性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15b-5p、miR-17-5p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EC患者血清miR-15b-5p、miR-17-5p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血清miR-15b-5p、miR-17-5p水平患者的预后.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E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EC组血清miR-15b-5p、miR-17-5p相对表达量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C患者血清miR-15b-5p、miR-17-5p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 患者血清 miR-15b-5p、miR-17-5p 水平与 CA125 呈正相关(r=0.661、0.702,P<0.05).miR-15b-5p高表达组、miR-15b-5p低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7.50%(19/40)、90.48%(38/42).miR-17-5p高表达组、miR-17-5p低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6.15%(18/39)、90.70%(39/43).miR-15b-5p 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低于 miR-15b-5p 低表达组(P<0.05).miR-17-5p高表达组EC累积生存率低于miR-17-5p低表达组(P<0.05).血清miR-15b-5p、miR-17-5p、CA125、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E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C患者血清miR-15b-5p、miR-17-5p水平升高,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是评估EC患者生存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子宫内膜癌微小RNA-15b-5p微小RNA-17-5p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GnRH-a预处理联合HIFU消融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宋学薇赵明阳贾凡卢杰红...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HIFU消融治疗,研究组采用HIFU消融治疗前先进行GnRH-a预处理.比较两组HIFU治疗时间、累积功率、存在靶区灰度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治疗后痛经、月经量改善情况及随访期内再次干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累积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存在靶区灰度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痛经、月经量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随访期内,两组行子宫切除术、病灶切除术、再次进行HIFU及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HIFU消融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前,先进行GnRH-a预处理,可缩短HIFU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痛经和月经量情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高强度聚焦超声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月经量

    基于风险因素的专项强化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张巧虹季庆华程青燕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因素的专项强化干预对宫颈癌(CC)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行CC根治术治疗的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50)和风险组(n=56).常规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风险组给予基于风险因素的专项强化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程度、术后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风险组焦虑、恐惧、饮食及睡眠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风险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对生活的影响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风险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风险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风险因素的专项强化干预能够改善CC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癌因性疲乏,加速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宫颈癌风险因素专项强化干预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性

    血清转录因子样蛋白5预测子宫内膜癌及其预后的临床价值

    曾倩刘静兰胡艳君毛少明...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转录因子样蛋白5(TCFL5)预测子宫内膜癌及其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同院行健康体检的120名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TCFL5在血清、子宫内膜癌组织、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TCFL5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预测价值,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清TCFL5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结果 试验组血清TCFL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与癌旁组织比较,TCFL5在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1);临床分期越晚,TCFL5表达水平越高(P<0.05).TCFL5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预测性能较高(AUC=0.907,95%CI:0.878~0.937).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TCFL5表达水平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TCFL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且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转录因子样蛋白5子宫内膜癌生存分析预后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