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频电波刀和冷刀宫颈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评价

    王思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用高频电波刀手术、冷刀宫颈锥切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通过科学分组处理,将40例纳入参照组,执行冷刀宫颈锥切手术方案,其余40例归入实验组,执行高频电波刀手术方案,将两组的临床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子宫颈修复时间、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白细胞计数和CRP、低出生体重儿、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宫颈受损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运用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较少的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高频电波刀手术冷刀宫颈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

    高通量透析器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武燕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透析器在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92例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治疗,研究组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高通量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炎症及代谢指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Cr、BUN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Cr、BUN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hs-CRP、Ca、P、iPTH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hs-CRP、P、iPTH低于参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水平仍然相近(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治疗ESRD优于常规透析治疗,能够减少炎症介质,促进P、iPTH代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高通量透析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

    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黄美香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在治疗牙周炎方面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患者口腔在治疗前后的健康状况进行详尽的分析,评估夹板对患者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其在治疗过程中对牙周炎症状的缓解程度.旨在为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依据.方法:从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口腔中心2018年1月~2022年1月的病例中选择60例患者.在严格的筛选条件下,排除存在全身性重大疾病和牙齿发育异常的患者.本研究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进行牙周病修复治疗,对照组使用可摘式局部义齿进行牙周病修复治疗.研究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评分并统计分析,包括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情况、菌斑覆盖情况、咀嚼功能、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两个阶段的各项牙齿功能状况进行记录及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在统计学上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指标,促进牙周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牙周病修复治疗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辅助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经济价值研究

    许惠英王白石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electrocardio—graphy,IC-ECG)定位技术辅助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经济价值.方法:将2020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需要采取静脉PICC置管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红球与白球)分组,即对照组(常规PICC导管尖端定位,20例),观察组(IC-ECG定位技术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20例),比较分析不同定位技术下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费用、操作时间、血流量、定位准确性、尖端位置正常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渗血、误穿、感染).结果:观察组定位准确性、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费用更少(P<0.05),但两组血流量、操作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可见,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IC-ECG定位技术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减少置管费用,同时还能提高一次性成功率,并减少操作时间与血流量,较常规定位技术更能提高置管的安全性.

    IC-ECG位PICC导管导管尖端定位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评价

    陈莉莉
    105-10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169例甲状腺癌病例纳入研究,对其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超声检查,对CT、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超声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在甲状腺癌患者中,超声检查关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比CT检查高(P<0.05).CT与诊断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为中度,超声与诊断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达到高度.在甲状腺癌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关于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流速比值三项指标的检测数值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对比均更高(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开展诊断时,应用超声可取得比CT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超声可灵敏、准确地检出颈部淋巴结转移,其诊断价值良好.

    甲状腺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

    超声检查对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

    穆凌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65例肝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脂肪肝48例、肝囊肿10例、病毒性肝炎7例.所有患者已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分析影像学资料,比较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对脂肪肝病情诊断效果.结果: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轻度、中度程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CT对重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脂肪肝患者、轻度脂肪肝患者、中度脂肪肝患者、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皮下脂肪层厚度依次增加,重度脂肪肝患者的声速值显著低于中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非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可提高脂肪肝诊断敏感度,准确评估脂肪肝发展程度,为临床治疗指导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超声检查脂肪肝诊断效能

    肌骨超声对跟腱损伤的诊断效果探讨

    沈南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对跟腱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跟腱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均接受肌骨超声和MRI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钙化灶诊断结果及血流信号诊断结果.结果:肌骨超声对跟腱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P<0.05).肌骨超声钙化灶的1、2级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0级检出率低于MRI检查(P<0.05).肌骨超声和MRI在血流信号诊断结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肌骨超声在跟腱损伤中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跟腱损伤肌骨超声钙化灶血流信号诊断效果

    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高玉树徐琳琳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选取的65例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结果.结果:观察组关节病变数为75个,对照组关节病变数为76个,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中,跖趾关节29个(38.66%)、踝关节24个(32.0%)以及膝关节15个(20%)是痛风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与对照组相比,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内针尖样强回声、双轨征、肌腱内高回声和痛风石等超声影像特征(P<0.05).结论:超声影像特征可辅助医师进行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痛风性关节炎超声影像特征临床应用

    产前超声诊断中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点的临床意义

    黎娜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心室内强回声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实施产前超声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及其胎儿为观察对象,共686例,检出胎儿心室内强回声86例,将检出者列为观察组,未检出者列为对照组,统计胎儿心室内强回声检出率,分布情况,切面位置,对照胎儿及孕妇的检查资料,对照不同分布下强回声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参考价值.结果:存在胎儿心室内强回声光点的观察组产妇年龄、孕次、孕周、孕前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暴露、TORCH感染以及胎儿NT值与未见胎儿心室内强回声光点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当下体重、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浓度、以及产妇的妊娠期贫血、超重、孕期暴露、TORCH感染发生率,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儿心室强回声点属于产前超声检查的常见超声表现,主要为单发强回声点,多见于心脏四腔心切面,可在胎儿心脏疾病的筛查中提供参考.

    心室内强回声点产前超声诊断心脏病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陈育红林振堃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纳入研究,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组(100例)采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造影图像质量的优良率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而影像学特征(增强指数、LAS深度)方面,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疾病中,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提高检出的准确率,更好地判断疾病类型.

    脑血管疾病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