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王思童闫玉荣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 2022 年 9 月—2023 年 6 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 100 例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及苏醒期质量(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术后 6、12、24、48 h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有效镇痛时间]、不同时间点的氧化应激水平[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术后 24 h、术后 48 h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术后寒战、心率减慢、头晕).结果:观察组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恢复室滞留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6、12、24、48 h的VAS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有效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48 h,两组血清MDA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术后 24、48 h,观察组的血清MDA水平均较对照组低,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质量和术后镇痛效果,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超声胸部神经阻滞乳腺癌根治术镇痛效果氧化应激水平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效果

    陈晓妹袁荃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ammotome(MMT)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2023 年 5 月于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根治的 100 例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60);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MMT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瘢痕大小、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复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瘢痕大小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6 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 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T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术后乳房外形美学满意度高,在良性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诊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乳腺不可触病灶微小病灶

    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罗霞易清玲黄忠奎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能.方法:选取 2022 年 12 月—2023 年 11 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0 例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行常规点阵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皮肤屏障功能、瘢痕表达、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区域pH值、α值、经皮水分散失(TEWL)均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瘢痕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痤疮瘢痕患者应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点阵激光照射治疗方案具备良好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皮肤功能与瘢痕组织表达,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痤疮瘢痕人表皮生长因子生活质量点阵激光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邱燕珍欧德福邱丽华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CV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对心功能、心脏瓣膜受累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赣州市立医院2022年1 月—2024 年 3 月收治的 53 例老年CVH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 50 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等心功能指标,并评估心脏瓣膜受累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研究组的LVDd、LAD明显均高于对照组,而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主动脉瓣厚度、二尖瓣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主动脉瓣强回声、主动脉瓣活动受限、二尖瓣强回声、二尖瓣增厚及腱索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主动脉瓣反流轻度、中度、重度及二尖瓣反流轻度、中度、重度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评估心功能、心脏瓣膜受累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心脏瓣膜受累血流动力学

    血清总IgE含量及特异性IgE检测在临床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苏大冬杨蓓袁土良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过敏性疾病采用总IgE含量及特异性IgE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23 年 4 月—2024 年 4 月在上饶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过敏性疾病儿童 96 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儿童的血清总IgE含量,采用全自动蛋白免疫印迹仪检测特异性IgE.分析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检测阳性结果,分析血清总IgE含量分布,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率,分析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性阳性率分布.结果:血清总IgE检测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阳性 66 例,阳性率为 68.75%;而特异性IgE检测阳性 58 例,阳性率为 60.42%;血清总IgE含量主要分布在 400~999 μg/L,占比为 31.25%,其次为3 000~4 999 μg/L,占比为 22.92%;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有所下降,吸入性过敏原及食物+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有所上升,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为 34.38%,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 13.54%,食物+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 12.50%;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屋尘、猫毛皮屑为主,占比分别为7.29%、5.21%、3.13%;食物性过敏原分别以鸡蛋白、牛奶、花生为主,占比分别为 13.54%、10.42%、7.29%.结论:过敏性疾病儿童的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阳性率较高,特异性IgE检测可查找过敏原因,低龄儿童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高龄儿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食物性过敏原分别以鸡蛋白、牛奶、花生为主,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屋尘、猫毛皮屑为主.

    血清总IgE含量特异性IgE儿童过敏性疾病

    临床控制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小气道功能及FeNO变化差异分析

    许圣威陈玲玲曹晓红陈志嘉...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控制哮喘(CCA)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小气道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变化差异,并分析各指标对CCA与CV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厦门市海沧医院的 51 例CCA与 51 例CVA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 1 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峰值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小气道功能指标[中段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75%%pred)、75%和 50%用力肺活量时的呼吸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pred和FEF50%%pred)]及FeNO,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组FeNO与气道功能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eNO与小气道功能指标对CVA的诊断价值.结果:与CCA组比较,CVA组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FEF50%%pred、FEF75%%pred均较低,FeNO指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CCA组与CVA组气道功能指标与FeNO指标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EF25%~75%%pred、FEF50%%pred、FEF75%%pred和FeNO诊断CVA的AUC分别为 0.824、0.836、0.790、0.793,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01),但各指标之间AU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CA患者,CVA患者的小气道功能较差,FeNO较高,且FEF25%~75%%pred、FEF50%%pred、FEF75%%pred和FeNO对CVA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小气道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临床控制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

    多模态MRI与DBT联合对早期乳腺癌精准诊治的临床研究

    伍小珠陈班黄莉李振华...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与数字乳腺体层摄影(DBT)联合对早期乳腺癌精准诊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2024 年 6 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断的 117 例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多模态MRI和DBT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模态MRI、DBT单独和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恶性和良性患者的多模态MRI影像学特征差异、多模态MRI参数[微血管密度(MVD)、峰值强化率、达峰时间].结果:117 例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病理结果证实 65 例阳性,52 例阴性;采用多模态MRI诊断出 62 例阳性,55 例阴性;采用DBT诊断出 60 例阳性,57 例阴性;采用多模态MRI联合DBT诊断出 73 例阳性,44 例阴性.多模态MRI联合DBT诊断特异度为 80.77%(42/52)、误诊率为 19.23%(10/52),与多模态MRI单独诊断[80.77%(42/52)、19.23%(10/52)]和DBT单独诊断[78.85%(41/52)、21.15%(11/52)]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MRI联合DBT诊断敏感度为 96.92%(63/65)、准确度为 89.74%(105/117),较多模态MRI单独诊断[80.00%(52/65)、80.34%(94/117)]和DBT单独诊断[75.38%(49/65)、76.92%(90/117)]均高,漏诊率为3.08%(2/65),较多模态MRI、DBT单独诊断[20.00%(13/65)、24.62%(16/65)]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MRI联合DBT诊断阳性预测值为 86.30%(63/73),与多模态MRI、DBT单独诊断[83.87%(52/62)、81.67%(49/60)]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MRI联合DBT诊断阴性预测值为 95.45%(42/44),较多模态MRI、DBT单独诊断[76.36%(42/55)、71.93%(41/57)]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患者比,恶性患者病灶以大小≥2 cm、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高密度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患者比,恶性患者MVD、峰值强化率较高,达峰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I联合DBT诊断早期乳腺癌,可获取更丰富的影像信息,提高诊断效果,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早期乳腺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数字乳腺体层摄影

    血浆炎症标志物联合OCT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检测中的性能研究

    孔静方海亚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炎症标志物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使用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检测中的性能,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法:研究纳入苏州理想眼科医院 2022 年1 月—2024 年 1 月 52 例(52 眼)AM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健康者 52 例(52 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OCT扫描和血浆炎症标志物的测定,对比两组炎症标志物及OCT结果,分析血浆标志物与OCT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白细胞(WBC)、单核细胞(MON)、嗜中性粒细胞(NEU)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标志物诊断结果真阳性 49 例,假阴性 3 例,真阴性 31 例,假阳性 21 例;OCT扫描结果,真阳性 44 例,真阴性 46 例,假阳性 6 例,假阴性 8 例;联用诊断结果真阳性 49 例,真阴性 47 例,假阳性 5 例,假阴性 3 例,三种方法Kappa值分别为 0.869、0.769、0.884.炎症标志物诊断敏感度为 94.23%,特异度为 59.62%;OCT扫描诊断敏感度为 84.62%,特异度为 88.46%;联用诊断敏感度为 94.23%,特异度为 90.38%.结论:血浆炎症标志物联合OCT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检测中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性能,可以有效提高AMD的早期诊断准确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炎症标志物诊断性能

    连接蛋白43在常见心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思思幸超群幸小亮姚志勇...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连接蛋白 43(Cx43)是哺乳动物心室肌细胞中最主要的连接蛋白,其表达、分布及磷酸化水平的异常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糖尿病心肌病等密切相关.本文就Cx43 与常见心脏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心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相关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连接蛋白43心脏疾病研究进展

    基于影像技术探讨miR-124及其靶基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研究进展

    吴乌日汗张哲林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血管疾病泛指为脑血管损害造成的各种疾病,包括脑血管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破裂等,最终引起脑组织缺血及出血的事件,也是现阶段严重妨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并且炎症反应在斑块的形成及进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联合利用影像手段初步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4(microRNA-124,miR-124)、整合素β1 及相关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以期对初期识别易损斑块及明确其形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为预防及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易损斑块微小核糖核酸-124整合素β1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