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雷贞武

双月刊

1674-4020

bjbqbs@sina.com

028-86137409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 GynecotokologyCSTPCD
查看更多>>医学文献检索刊物。旨在为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临床、科研和教学服务,用于国际医学情报交流。报道我国有关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动态和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中vaspin、KLK7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于京京高彩虹郝晓莹
    51-55,60,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中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human kallikrein related petidase,KLK7)表达水平,比较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血清中两者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两者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 年4 月至2022 年8 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且符合2003 年鹿特丹诊断标准的 18~35 岁PCOS患者94 例纳入PCOS组,将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女性和(或)由于男方因素和(或)女方单纯因输卵管原因导致不孕的31 例患者纳入NC组.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IR组和NIR组,PCOS患者分为PCOS伴IR组(PCOS+IR组)和PCOS不伴IR组(PCOS+NIR组).比较各组间vaspin、KLK7 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HOMA-IR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 PCOS组中vaspin、KLK7、HOMA-IR、FINS水平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与NIR组比较,IR组中FBG、PBG、FINS、HOMA-IR、vaspin、KLK7 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COS+IR组中FBG、PBG、FINS、HOMA-IR、vaspin、KLK7 显著高于PCOS+N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Vaspin与PBG、FINS、HOMA-IR、TG、LDL-C、KLK7 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KLK7 与LH、T、PBG、FINS、HOMA-IR、vaspin呈正相关,且与HDL-C呈负相关(P<0.05).⑤ 矫正其他变量之后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KLK7、LH是PCOS的独立危险因素(PKLK7=0.01、PLH=0.003).⑥ 通过ROC曲线分析,KLK7 和LH在诊断PCOS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PCOS患者血清中vaspin、KLK7 不同程度升高,且vaspin、KLK7 与HOMA-IR呈正相关,提示vaspin、KLK7 高表达参与了PCOS中IR发生发展;升高的vaspin与KLK7 具有相关性;KLK7 还可能具有预测PCOS的价值,联合LH预测价值更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

    卵泡期长方案与黄体期长方案在不同年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助孕人群中的临床疗效

    吴述钰王德婧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卵泡期长方案与黄体期长方案在不同年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助孕人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ET/ICSI助孕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196 例助孕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卵泡期长方案组934 例和黄体期长方案组262 例;根据年龄不同分为<35 岁组与 35~40 岁组.观察比较两种促排卵方案在不同年龄组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指标、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 ① 年龄<35 岁组:卵泡期长方案组的Gn总量、Gn天数、临床妊娠率、卵裂期临床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均高于黄体期长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年龄35~40 岁组:卵泡期长方案组的Gn总量、Gn天数、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卵裂期临床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均高于黄体期长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同年龄助孕人群中,虽然卵泡期长方案比黄体期长方案使用Gn总量及天数增加,但能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卵裂期临床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卵泡期长方案黄体期长方案卵巢储备正常累积妊娠率临床疗效

    清热消痈止痛方贴敷联合光子疗法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分析

    刘宏田颖杨彩慧胡丽梅...
    61-6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清热消痈止痛方贴敷联合光子治疗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在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光子治疗仪治疗作为光子治疗组、使用清热消痈止痛方贴敷治疗作为贴敷组、使用清热消痈止痛方贴敷联合光子治疗仪治疗作为联合组,各50 例.比较3 组患者切口疼痛、宫颈微循环状态(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占比、毛细血管管径、微血管管径、血流灌注)、免疫应激指标[皮质醇(Cor)、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例]、血清sTREM-1、IL-1、IL-8 表达水平,并统计切口愈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与光子治疗组比较,联合组、贴敷组切口疼痛评分降低,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占比、毛细血管管径、微血管管径、血流灌注、CD4+T淋巴细胞升高,Cor、CD8+T淋巴细胞、血清sTREM-1、IL-1、IL-8 表达水平降低,愈合时间缩短(P<0.05).与贴敷组比较,联合组切口疼痛评分降低,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占比、毛细血管管径、微血管管径、血流灌注、CD4+T淋巴细胞升高,Cor、CD8+T淋巴细胞、血清sTREM-1、IL-1、IL-8 表达水平降低,愈合时间缩短(P<0.05).与光子治疗组比较,联合组、贴敷组切口总愈合率、总有效率升高(P<0.05),与贴敷组比较,联合组切口总愈合率、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 清热消痈止痛方贴敷联合光子治疗可改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宫颈微循环、免疫应激异常,抑制sTREM-1、IL-1、IL-8 合成,从而促进切口愈合,减轻疼痛,消除感染症状,效果理想.

    清热消痈止痛方贴敷光子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白介素-1白介素-8

    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分娩镇痛后爆发痛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鲍建中王月新张霞张爱荣...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technique,PIEB)分娩镇痛后爆发痛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4 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PIEB分娩镇痛的242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法按7:3 比例将产妇分为训练集(n=169)和验证集(n=73).在训练集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娩爆发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同时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分娩爆发痛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训练集中出现爆发痛者 33 例(19.53%),验证集中出现16 例(21.92%),训练集和验证集爆发痛发生率及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中,有神经根受累的慢性背痛、胎儿偏大、穿刺后15 min NRS评分较高、脉冲给药间隔时间为60 min、第一产程时间较长是接受PIEB分娩镇痛孕妇出现爆发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在预测和实际间均具有较好的校准和拟合度(C-index指数分别为0.836 和0.847,预测值与真实值符合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24 和0.048,Hosmer-Lemeshow检验P值分别为0.718 和0.901).ROC曲线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列线图模型预测接受PIEB分娩镇痛孕妇出现爆发痛的AUC分别为 0.852(95%CI:0.777-0.927)和 0.899(95%CI:0.822-0.97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8、0.750 和0.875、0.754.结论 基于PIEB分娩镇痛后爆发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预测分娩爆发痛,并指导临床制定适宜的临床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分娩爆发痛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分娩镇痛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自控硬膜外镇痛爆发痛列线图

    GDM胎儿体重与母儿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胡诗曼石中华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胎儿体重与母血、新生儿脐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 构建GDM胎儿体重队列,根据入组和排除标准选择2022 年3~8 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因非病理性手术指征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分为正常对照组27 例(C组)、GDM组38 例(G组),包括GDM适龄儿组19 例(GA组)和GDM巨大儿组19 例(GM组),比较队列前期检测的所有母体外周血及新生儿脐静脉血9 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GDM胎儿体重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结果 与C组相比,G组产妇血清砷含量减少;脐血中锌、砷元素减少.与GA组相比,GM组产妇血清中硒元素含量减少,铅元素含量增加;脐血中砷元素增加.结论 母体血清中砷、硒元素含量的减少与GDM和巨大儿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孕期适当补充部分微量元素有望降低GDM发病率,减少分娩GDM巨大儿的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微量元素

    育龄期细菌性阴道病伴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阴道菌群和微生态改变及意义

    陈云朱一喜袁洁姣罗喜...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育龄期细菌性阴道病(BV)伴盆腔炎性疾病(PID)患者阴道菌群和微生态改变情况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 年9 月至2022 年12 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76 例育龄期BV患者,按照是否伴PID,分为BV组(33 例)与BV伴PID组(43 例),并选取同期50 例育龄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 组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及16S rRNA测序结果.结果 BV伴PID组、BV组与对照组阴道菌群密集度分级、阴道菌群多样性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V组、BV伴PID组厚壁菌门减少,并且放线菌门增多;对照组无加德纳菌,BV组、BV伴PID组加德纳菌较多,且乳酸菌相较于对照组减少,BV组厌氧菌(如加特纳菌、普雷沃氏菌等)增多,BV伴PID组厌氧菌(如G.vaginallis等)存在增加趋势,卷曲乳杆菌存在减少趋势.结论 育龄期BV及BV伴PID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微生态平衡发生变化,厌氧菌增多,其检测可为疾病诊治提供指导.

    育龄期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炎性疾病阴道菌群微生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导航技术在U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金钊郑国高辉玲刘江丽...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三维导航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接受治疗且术后均接受3 个月随访的105 例UAE患者的资料,其中接受常规血管造影引导下UAE治疗的50 例作为对照组,接受DSA三维导航技术引导下UAE治疗的55 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卵巢功能指标[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1.11±5.58)min 少于对照组(72.33±7.04)min、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LH水平升高且高于观察组,E2 水平降低且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三维导航技术引导下的UAE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导航技术子宫动脉栓塞卵巢功能临床疗效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疼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张明明赫亚丽孙燕婷董大龙...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患者疼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行LM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52 例)和对照组(52 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两组均于术后随访并观察3d.比较两组术前(T0)及术后24 h(T5)的睡眠质量,不同时点的应激指标、机械痛觉阈值、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水平,术后3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各项评分在T5 相比于T0 均升高,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在手术 30 min(T2)、T5 的水平相比于T0 先升高后降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T2、T5 的水平相比于T0 持续升高,且对照组在T2、T5 的血清IL-6、NE、MDA、Ang-Ⅱ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机械痛觉阈值、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在术后12 h(T4)、T5 相比于T0 先降低后升高,且对照组在T4 和T5 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气管插管5 min(T1)、T2、手术结束时(T3)的水平相比于T0 逐渐升高,且对照组在T1、T2、T3 的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心脏指数(CI)在T1、T2、T3 的水平相比于T0 先降低后升高,且对照组在T1、T2、T3 的CI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在T1、T2、T3 的水平相比于T0 逐渐降低,且对照组在T3 的CVP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3d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M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于睡眠质量、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提升机械痛觉阈值,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右美托咪定应激反应机械痛觉阈值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恐惧现状调查

    张黎黎姚俊翔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恐惧现状.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2 年6~12 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43 例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自我接纳问卷(SAQ)、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家庭弹性评定量表(FRAS-C)进行调查.结果 41.3%的尖锐湿疣患者存在高水平的复发恐惧;尖锐湿疣患者BIPQ得分为(36.83±8.93)分,SAQ得分(38.01±9.49)分,FRAS-C得分为(91.75±11.42)分.尖锐湿疣患者FoP-Q-SF 得分与 BIPQ 得分呈正相关(P<0.001),与 SAQ 得分、FRAS-C 得分呈负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经常熬夜、性伴侣数和疾病感知是疾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疾病复发恐惧处于较高水平,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关注其心理健康,提高尖锐湿疣患者的自我接纳和家庭弹性水平、正确认识疾病,以降低其疾病复发恐惧.

    尖锐湿疣积极心理学疾病复发恐惧影响因素

    血清SCC-Ag、CK19、CA724及VEGF表达水平对宫颈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价值分析

    马波王钊华王海燕
    97-100,110,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 19(CK19)、肿瘤相关糖类抗原 724(CA72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宫颈癌患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预后的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第四医院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收治的160 例行TACE术的宫颈癌患者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25 例)和预后不良组(35 例),统计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血清中SCC-Ag、CK19、CA724 和VEGF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纳入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通过 ROC 曲线分析其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21.88%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宫颈癌患者血清中SCC-Ag、CK19、CA724 和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宫颈癌患者血清中SCC-Ag、CK19、CA724 和VEGF水平升高是影响TACE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SCC-Ag、CK19、CA724 及VEGF对宫颈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 27.65 ng/mL、17.39 ng/mL、11.84 IU/mL、292.92 pg/mL,AUC分别为0.745、0.839、0.875、0.764,四者联合检测为0.970.结论 SCC-Ag、CK19、CA724 及VEGF水平是宫颈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四者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最高.

    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肿瘤相关糖类抗原7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宫颈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