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BL联合CTTM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秦许可杜洋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联合案例式立体教学(CTTM)模式的实践意义和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2021 年 1-12 月规培学习的82 名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PBL联合CTTM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学(LBL)模式,课后进行考试及问卷调查,对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平均总成绩为(90。00±4。13)分,高于对照组的(84。20±2。76)分,且试验组单科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效果、能力提升及团队关系等方面,试验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CTTM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更有利于提高规培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力和团队关系,从而提升医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广泛推广。

    PBLCTTM泌尿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阿瑞匹坦与福沙匹坦预防高致吐化疗方案相关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

    齐晓艳寇祥伟陈苏婉刘丽丽...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阿瑞匹坦与福沙匹坦预防高致吐性化疗(HEC)相关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维普自建库至 2022 年 12 月有关福沙匹坦和阿瑞匹坦预防HEC相关恶心呕吐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7 篇文献,共 4932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福沙匹坦与阿瑞匹坦总观察期及延迟期呕吐完全缓解率,总观察期、急性期、延迟期呕吐完全控制率,解救治疗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福沙匹坦急性期呕吐完全缓解率高于阿瑞匹坦[RR=1。02,95%CI(1。00,1。04),P<0。05]。结论 福沙匹坦和阿瑞匹坦预防HEC相关恶心呕吐效果相当,患者耐受性较好,福沙匹坦预防急性期呕吐优于阿瑞匹坦。

    化疗药物相关恶心呕吐高致吐性化疗阿瑞匹坦福沙匹坦meta分析

    强心利尿基础上联合诺欣妥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

    戴昭冰周敏石鑫房红梅...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强心利尿基础上联合诺欣妥治疗心肌梗死(MI)后心力衰竭(HF)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济南高新东区医院 2022 年 6-12 月经临床确诊的 68 例MI后HF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34 例给予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 34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诺欣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CO)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清肾素(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以及血管性水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5。88%,与对照组的 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强心利尿基础上采用诺欣妥治疗MI后HF,整体效果较好,改善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作用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强心利尿诺欣妥临床疗效心功能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林燕丹潘琦文李建湘
    96-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2020 年 12 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地诺孕素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3 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子宫肌瘤/腺肌病症状(UF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月经量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UF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UF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TNF-α的表达有关。

    子宫腺肌症痛经地诺孕素肿瘤坏死因子-α

    分析胎龄<32周双胎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的表达特点及患儿预后情况

    张娟董丽滨张宇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双胞胎(胎龄<32 周)血清 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的表达特征。方法 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15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新生儿中的 100 例双胞胎早产儿接受研究,并按"胎龄大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纳入50例胎龄≥32周,观察组纳入50例胎龄<32周,对两组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19。32±6。91)nmol/L]、维生素A[(358。71±116。02)nmol/L]、维生素E[(450。25±174。25)n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儿生长受限(FGR)、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疾病之间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羟基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RDS和FGR较非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龄<32周双胎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相对较低,且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在生活中需加强管理及干预,通过合理补充维生素达到改善预后效果的目的。

    胎龄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E

    影响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张晓妍陶群
    103-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2016 年5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确诊为CSP的 180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 210 例剖宫产史再妊娠为正常宫内妊娠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病例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析CS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妊娠次数、经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与末次剖宫产间隔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既往妊娠次数、经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及与末次剖宫产间隔时间是发生CS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引起CSP的危险因素与孕产次、剖宫产次数、此次妊娠与上次剖宫产的间隔时间有关。临床医务工作者要把控相关危险因素,积极宣教,以降低CSP的发生率,维护患者健康。

    瘢痕妊娠剖宫产危险因素临床特征

    肥胖孕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预测模型的建立

    卢美丹陈燕李茹婷何红玉...
    106-10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肥胖孕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简称"中转剖")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164 例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转剖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预测性能。结果 20。12%肥胖产妇发生中转剖。单因素分析表明,妊娠前身体质量指数(BMI)、临产前BMI、孕次、产次、缩宫素引产、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与中转剖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临产前BMI、胎儿宫内窘迫是中转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产次是保护因素(P<0。05)。曲线下面积(AUC)为 0。797,95%CI为(0。760~0。888),有良好预测价值。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产妇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提供依据。

    肥胖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预测模型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评价

    何真莉廖雪梅徐静敏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7 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12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给予患者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和复苏期低体温发生率、复苏期躁动寒战发生率、复苏时间、肌力恢复时间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 1 h后、手术结束时及病房交接时体温升高、心率减慢、血压降低(P<0。05),低体温发生率、躁动寒战发生率降低,术后复苏时间及肌力恢复时间缩短(P<0。05),护理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显著,对促进机体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前馈控制保温护理骨科手术复苏期低体温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陆静佳张实来韦红娇杨志...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 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 18F-FDG PET/CT检查的 100 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显像剂外漏(P=0。017)、注射次数(P=0。042)、肠道摄取增高(P=0。046)、声带摄取增高(P=0。037)、眼肌摄取增高(P=0。027)、全身肌肉摄取增高(P=0。037)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在 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检查质量和图像质量,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获益,值得推广。

    个性化护理肿瘤患者18F-FDGPET/CT检查检查质量图像质量

    基于最佳证据的传统运动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许碧香陈水凤危椠罡杨华玲...
    118-12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传统运动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类试验研究,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7 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基于最佳证据的传统运动疗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测试(6MWT)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肺活量(FVC)、6MWT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AT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的传统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传统运动疗法肺康复证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