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制分析

    闫盼盼李彦冉刘洋李秀敏...
    309-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范畴,主要为免疫球蛋白E介导引起的Ⅰ型变态炎症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等免疫细胞失衡、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升高等,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中药防治过敏性鼻炎已成为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通过减少鼻黏膜炎性浸润、调节免疫与神经系统、降低过敏反应等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作了分析和探讨,笔者对此作一综述.

    中药治疗中西医过敏性鼻炎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药食同源中药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丽华马伊宁赵益朱卫丰...
    314-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搜索了近五年来可以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食同源中药,并从其提取物、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机制、最低抑菌浓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抗幽门螺杆菌药食同源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以期在日常生活中对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及治疗发挥作用.

    幽门螺杆菌药食同源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最低抑菌浓度

    马钱子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秦聪聪杜沁圆张义敏孙美灵...
    319-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钱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其炮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古时有净制、切制、炒制、油制、甘草制、麻黄制、童便制、去油制、黄酒制、豆腐制等多种炮制方法,随历史演变,一些特色炮制法逐渐消失,现今以净制、油制、砂烫等为主要炮制方法.地方炮制规范记载马钱子制法颇多,存在"一地多法、各地各法"现象,缺乏统一质量标准,导致马钱子饮片质量参差不齐.近年来,临床上服用马钱子及其制剂的患者常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马钱子所含有的主要生物碱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不同炮制方法对马钱子药性及毒副作用降低程度不同.笔者从马钱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及减毒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梳理,对目前马钱子炮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马钱子的炮制机制、药效和毒性物质基础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马钱子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研究药理作用毒性

    南山不老松的考证及其松针化学成分和活性研究进展

    彭华清周扬涛倪晓婷李娟...
    326-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通过查阅古今文献、书籍及相关药材标准,对"南山不老松"中松的品种进行考证,并对其松针的化学成分和活性进行综述.笔者初步考证出南山不老松品种主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现代研究表明,马尾松松针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及莽草酸成分等,具有抗衰老、降脂、降压、抗肿瘤、抑菌等药理活性.

    不老松考证松针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抗衰老

    化妆品使用植物功效成分抑制痤疮的研究及相关专利分析

    李璐瑶程文静狄飞倩张佳婵...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表现,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规定了祛痘植物原料在化妆品领域的可使用范围.基于此,笔者从痤疮发生机制入手,详细阐述痤疮相关生物学变化;在调研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未收录其中的10种祛痘功效植物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更新和综述;最后,对2002年至2022年已授权祛痘相关专利进行分析,探索祛痘产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祛痘类产品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痤疮痤疮发生机制植物活性成分化妆品SOOPAT专利分析

    中药鲜(干)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对比分析

    孟驿佳康乐王泽茜闫盼盼...
    34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鲜品的应用始终贯穿于我国中医药学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在急证、表证及热证等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从古至今,所记载的鲜品功能有很多,从四性五味中划分,有清热解毒、驱浊避暑、温补滋养等.然而很多中药的干品与鲜品疗效差之甚广.现代医学认为,中药鲜品属于直接从产地采摘而得,纯天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其中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保持良好,不会经过高温长时间,甚至脱水等过程造成有效成分的流失,因此认为中药鲜品具有更好的疗效,中药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而近几十年来,干品逐渐取代部分鲜品,制约临床疗效.笔者通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中药鲜品相关文献资料,对中药鲜品与干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并作对比分析,以期为中药鲜品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鲜品干品鲜干对比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医诊法研究进展

    雷超芳陈志刚陈剑北刘玥芸...
    346-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诊法作为中医辨证的组成内容,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当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时,其舌色、脉象等征象也会随之变化,这提示中医诊法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中医常用诊法及中医特色诊法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中医诊法现存问题与发展方向,以便进一步推动诊法在临床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诊法研究进展舌诊脉诊面诊腹诊耳诊

    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中医苔质客观化研究概述

    陆俊红徐艺峰王忆勤郝一鸣...
    352-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其中通过观察舌苔变化可以获知病邪的深浅以及邪正的消长等.望舌苔包括诊察苔质和苔色两个方面,其中望苔质可以根据舌苔的质地以及形态再行细分,主要包括厚薄、润燥、腻腐、剥落、偏全以及真假等.传统望舌苔由于受到医生临床经验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客观性不足.因此,采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对舌图中的苔质进行提取和量化,在舌诊客观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近15年国内外中医舌诊中苔质的客观化研究进展,总结目前研究的不足,并为今后的中医苔质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舌诊苔质计算机图像客观化诊断

    大鼠膀胱经循经推拿按压仪的研制及对焦虑大鼠模型效应的研究

    陆萍郭光昕张帅攀杨玉真...
    35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制智能化模拟手法参数仪器,探索仪器对焦虑大鼠的抗焦虑作用机制.方法:采用YLS-34A大鼠膀胱经循径推拿按压仪(简称YLS-34A按压仪),针对30只SD大鼠,即对照组、模型组、膀胱经推拿组(BMM组),进行干预.干预后比较大鼠的糖水偏好试验、尾悬架试验、强迫游泳试验行为学;检测海马炎症小体的NLRP3/NF-κB信号蛋白的变化.结果:YLS-34A按压仪能有效固定大鼠,自动化准确标定大鼠背部穴位,改善大鼠糖水偏好、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时间等焦虑样行为;显著降低焦虑症大鼠海马NLRP3/NF-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YLS-34A大鼠按压仪能为大鼠实验量化操作提供一种可靠工具,膀胱经按压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与抑制海马NLRP3/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焦虑症膀胱经推拿动物模型按压手法仪炎症小体

    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小肠黏膜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内毒素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王诗刘垠杏张书萌陈子君...
    360-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小肠黏膜菌群变化和血清炎症因子、内毒素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32只.造模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3个月,结合维生素D,灌胃和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的方式构建冠心病血疲证大鼠,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12 g·kg-1·d-1)、阿托伐他汀组(1.8 mg·kg-1·d-1),均灌胃2周.干预结束后,对小肠黏膜组织进行16S rRNA测序和透射电镜检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ELISA试验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内毒素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电图T波高尖,ST段显著抬高(P<0.01),心率降低(P<0.01),HE染色心肌纤维坏死溶解,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病变均较模型组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IL-6、内毒素含量升高(P<0.01),IL-10含量下降(P<0.01);养心通脉方组TNF-α、内毒素含量较模型组下降(P<0.01),IL-10升高(P<0.01).模型组有害菌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相对丰度升高(P<0.05),养心通脉方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模型组有益菌未鉴别的消化链球菌科菌属(Unspecified_Peptostreptococcaceae)丰度降低(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罗尔斯通菌属丰度与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流变指标、TNF-α均正相关性(P<0.05),与IL-10负相关(P<0.05);未鉴别的消化链球菌科菌属、未鉴别的梭菌目菌属(Unspecified_Clostridiales)丰度与TCHO、HDL-C、LDL-C、血流变指标、TNF-α、内毒素具负相关性(P<0.05,P<0.01),与IL-10正相关(P<0.05).回肠组织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线粒体病变,胞核碎裂,微绒毛稀疏;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未见明显病变.结论:冠心病血瘀证大鼠小肠黏膜菌群与TNF-α、IL-10、内毒素、血脂、血流变具有相关性;养心通脉方可能通过调节小肠黏膜菌群,降低血清TNF-α及内毒素含量改善冠心病血瘀证.

    肠道菌群冠心病血瘀证中药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