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代出土医简汤液医学考

    石可金柳长华
    3757-3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汤液医学肇始于神农氏,传承于伊尹、扁鹊、仓公等辈,至张仲景发扬光大.考之出土汉代简帛医药文献,可知早期汤液医学有相对独立的疾病谱系;诊法与经脉医学重视脉诊迥异,特别重视病因的辨识,重识证、辨证,注重疾病之间的传变;治法上,主要以汤液、醪醴、必齐疗疾.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把经脉医学与汤液医学相融合,形成"脉-证(病)-方-治"的诊治体系,使得汤液医学各个环节贯通一体,开创了中医的新局面,奠定了今日中医学的基本面貌.

    三世医学汉代简帛汤液医学张仲景疾病谱系诊法治法

    鲜酢浆草的本草考证及古今临床应用分析

    蒋鑫赵日开周欣欣方晓艳...
    3761-3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鲜用是中医用药的特色及特殊形式,贯穿于中医药起源与发展的全过程.相对于炮制品而言,鲜药所含有效成分保存更加完整、充分,在清热解表、解毒消肿、养阴通下、凉血化瘀等方面疗效更突出.但由于许多中医古籍记载混乱且缺乏临床应用的系统理论研究,尤其是鲜药理论总结的缺失,极大限制了鲜药的应用及疗效发挥.本研究以鲜酢浆草为例,通过查阅历代中医古籍、本草相关记载,并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酢浆草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道地产区、采收加工和炮制方法及功用主治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并对其古今临床鲜用进行挖掘分析,为其正本清源和开展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好地挖掘鲜酢浆草的临床应用.

    鲜药酢浆草本草考证古籍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独语"源流考

    陈一凡杨东方
    3768-3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中医诊断学中"独语"的概念由多部古医籍中的论述整合而成,历代医家对其归属或独立于谵语、郑声等其他语言异常及其属于阴证或阳证有不同认识.其中,阴证并不局限于现代所述心气虚弱、气郁痰阻,尚有中气虚、心阳虚、脾阳虚等分别;阳证则有热轻、热甚的程度差异,应结合兼症加以区分."独语"除多见于癫病、郁病外,外感热病、狂病、产后病等各类疾病中亦可见之,针对不同病机,有补心安神、温通心阳、补中益气、化痰祛瘀、清心泻火、通腑泄热、芳香避秽等治法,当随证而治之.因此,对"独语"一词的梳理,有助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也可为中医闻诊教学内容的完善提供文献支持.

    独语闻诊术语源流中医诊断学文献研究

    北派藏医的主要特色学术探析

    才让南加
    3774-3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北派藏医的传承历史及学术特色进行探析,认为北派藏医源发于拉堆绛地区,在学术上注重藏医药本草理论的完善及高原地区优势病种的研究、特有验方的研制.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相继涌现了强巴·南杰扎桑《论述续注·甘露源流》、强巴·迷尼玛通瓦顿旦《本草药库》及强巴·索南益西坚参《大疏无垢光明》和隆敦·杜孜居美《藏医如意大全》等重要经典.为藏医药在西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希翼通过对北派藏医主要特色学术进行探析,以进一步推动藏医特色学派的挖掘及发展、特色验方的挖掘分析.

    北派藏医传承学术特色《本草药库》《大疏无垢光明》《藏医如意大全》藏医药学派

    五音辨析与五音疗疾探讨

    姜侠刘莹
    3778-3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音"一词是初学中医者即会接触到的,在五行学说中它通过五行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关联,但五音对中医学的指导意义在本科教材中未有提及.随着近年来五音疗法研究的兴起,五音的内涵也更显混乱,五音与律调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者容易忽略的问题.文章从《黄帝内经》入手,探讨五音内涵之本原,厘清五音与六律、调式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五音在《黄帝内经》中的诊断作用;同时结合《黄帝内经》时代的代表性乐器辨析有关音乐治疗的相关内容,认为《黄帝内经》中的部分原文是与乐器弹奏的技法相关,但单纯的五行配五音疗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五音疗疾需结合中医的情志学说调节情绪方可达到治疗和养生目的.

    五音五行古琴音乐疗法调式中医诊断学六律《黄帝内经》

    清代医家雷逸仙运用引药经验探析

    王恒苍吴培陈永灿
    3781-3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医家雷逸仙,医术高明,活人甚众,其所存《逸仙医案》为其临证精华.雷逸仙对引药的使用颇为重视,296则医案之中有250则处方明确使用引药,为近十分之九.文章结合医案举例总结,介绍雷逸仙使用引药之临证经验.单味药为引较为常见,如干荷叶为引治疗飧泄、聘耳,甘蔗浆为引治疗风温、温热,鸡子黄为引治疗中风、温热劫阴,淡菜为引治疗鼻渊、痨损;亦有两味药及两味药以上同为引药,如路路通、白酒为引治疗筋痹,姜汁一匙、白蜜一瓢、杵头糠治疗噎膈等.由此可见,雷逸仙使用引药之精思与绝妙,启发当今临床遣方用药思路.

    引药临证经验雷逸仙医案《逸仙医案》

    痰瘀互结证舌象特征信息研究

    王弈瑞赵慎昌葛家嘉李嘉俐...
    3784-3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常见证候痰瘀互结证的舌象信息特征参数.方法:运用中医舌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冠心病、甲状腺结节痰瘀互结证患者及正常人的舌象信息,提取并比较舌象特征参数.结果:甲状腺结节组舌质、舌苔的R、G、B、V值均显著大于冠心病组(P<0.01),而S值显著小于冠心病组(P<0.01).甲状腺结节组舌质、舌苔的R、G、B、V值均显著大于正常人组(P<0.01).冠心病组舌质R、G、B、V值均显著小于正常人组(P<0.01,P<0.05),H值显著大于正常人组(P<0.01);冠心病组舌苔H、V、S值大于正常人组(P<0.05,P<0.01).结论:舌象特征信息在不同疾病的相同证候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舌诊客观化参数可为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的分类研究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甲状腺结节舌象信息中医证候舌诊

    基于太赫兹波检测技术研究八段锦对生命状态的影响

    刘建城吴淼余乐天张钦...
    3788-3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八段锦对生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名在校大学生分为八段锦练习组、双惟晨跑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名.运用太赫兹波光谱技术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进行检测与调查分析.结果:八段锦练习组、双惟晨跑组和空白对照组调查对象的心理症状人均得分改善情况分别为13.66、8.03和6.46;八段锦练习组与双惟晨跑组试验后可以显著增强劳宫穴、命门穴太赫兹强度(P<0.01);八段锦练习组抑郁、偏执、其他3项改善情况优于其余两组.结论:八段锦和跑步可以增强人体之气太赫兹波,可以改善身心状态,且八段锦的效果较佳.

    八段锦SCL-90生命状态太赫兹波劳宫穴命门穴

    糖尿病前期不同中医证型的舌象特征观察

    王瑞潘志强徐瑞琦刘实...
    3792-3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同中医证型舌象特征规律.方法:通过TFDA-1型舌诊仪采集舌象图像和舌诊分析系统得到舌象图像数据,结合《健康状态简单评估问卷H20》量表、《中医临床四诊信息记录表》采集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状资料用以辨证分型,观察不同证型下舌象舌质、舌苔和纹理特征数据分析.结果:血糖升高组和对照组在TB-Cr、TB-Cb、TB-ASM、TB-CON、TB-ENT、TB-MEAN、TC-B、TC-H、TC-Cb、TC-ASM、TC-CON、TC-ENT、TC-MEAN、PerAll、PerPar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不同中医证型下,舌质指标TB-R、TB-G、TB-B、TB-S、TB-I、TB-L、TB-a、TB-b、TB-Y、TB-Cr、TB-Cb,舌苔指标TC-R、TC-G、TC-H、TC-S、TC-I、TC-L、TC-a、TC-b、TC-Y、TC-Cr、TC-Cb、PerA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早期人群中,客观化的中医舌象特征指标能指示一定的病理状态,也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诊断的依据和参考.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舌诊舌象舌诊仪

    不孕症患者922例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梅如冰张迎春郑易炜
    3798-3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922例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选取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门诊中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行中医体质辨识并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其与年龄、病程长短及不孕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阳虚质为不孕症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的中医体质[27.33%(252/922)],其次为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等;不孕症患者兼夹体质较单一体质多见,兼夹体质又以阳虚质兼夹气郁质、气虚质最多;原发性不孕患者痰湿质占比较继发性不孕患者高(P<0.05),湿热质在21~27岁群体中占比最高(P<0.05),血瘀质在42~48岁群体中占比最高(P<0.05).结论:阳虚质是不孕症的高发体质类型,不同体质的形成可能与不孕症类型、年龄有关.

    不孕症中医体质治未病阳虚质气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