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积聚源流论原发性肝癌的证治

    李霞刘超冯全生
    3340-3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防治形势较为严峻.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宝库中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证治经验.通过对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名考究,笔者发现原发性肝癌与"积聚"更加贴合.从积聚的源流发展,总结历代文献对积聚的认识,整理归纳出积聚的辨治规律,其以三期分治为基本治则,扶正主以补气,祛邪不离化瘀,培补元气和消积破瘀为关键治法,这对原发性肝癌的证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启示肝癌的中医临床治疗中尤应重视扶正化瘀、益气通络之法.

    原发性肝癌积聚源流发展文献研究证治规律

    基于铁死亡从"阴阳气不相顺接"论治肺癌

    王羽嘉付蔷朱雪莹孙可意...
    3345-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死亡为新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大量研究表明,将铁死亡作为肺癌治疗中的靶点,潜力巨大."阴阳气不相顺接"出自《伤寒论》,李忠教授提出肺癌发生发展的病机基础为"阴阳气不相顺接";正气耗损为肺癌进展的内在因素,是关键;内生癌毒为肺癌病机的外在表现,是直接影响因素.肺癌的铁死亡机制与"阴阳气不相顺接"相互贯通.铁死亡在肺癌进展中同时具有促瘤与抑瘤的调控作用.正气耗散无法诱导肺恶性肿瘤细胞铁死亡,抑瘤作用减弱;有形癌毒诱导肺恶性肿瘤细胞铁死亡的促瘤作用增强.正气耗散与内生癌毒相合,使肺恶性肿瘤细胞铁死亡朝不利方向发展,导致肺癌进展.因此,在治疗中在辨证施治基础上重视固摄法,固摄正气及癌毒尤为关键.

    铁死亡肺癌阴阳气不相顺接固摄法

    传统疡科视角下的糖尿病足与筋疽新论

    殷康力曹烨民
    3349-3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中医外科学经典基础上,探讨糖尿病足的中医病名病类.根据疡科经典与病症特征,将消渴脚部疔疮细分为脱疽类与脚发类,旨在丰富糖尿病足的中医辨病论治理论.根据消渴脚部疔疮的文献描述,论证造成脱疽类与脚发类病症差异的核心原因,以脏腑蓄毒,筋膜受病,发为疽证作为消渴脚发类的核心特征,并基于此探讨使用筋疽替代消渴脚发类,作为非缺血型糖尿病足中医病名的合理性.文章以脱疽脚发二分类法,试图解决当下糖尿病足中医病名争议,通过结合医史文献、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为筋疽作为糖尿病足新名称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糖尿病足消渴脚部疔疮筋疽脱疽辨病论治中医病名中医外科学

    从少阴为枢论治糖尿病肾病

    汤怡婷陈玉鹏杨亚男庞晴...
    3354-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阴为阴阳寒热气化之枢,枢机以畅通为要,若少阴枢机运转不利,津液气化失司、水火气机失其升降、阴阳敷布失常,三焦及周身脏腑失调,可出现全身水液代谢异常,发为糖尿病肾病.文章从调节少阴枢机进行阐述,针对"少阴为枢气化失常、水火阴阳失调、体内真元之火失养"三大少阴为枢紊乱进而形成的瘀血阻络、津亏内燥、水聚于内等病理状态,以"通阳化气祛瘀以运少阴之枢、养阴润燥以济少阴之枢、助阳逐水以温少阴之枢"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佳.

    少阴为枢宣通少阴法糖尿病肾病消渴病水肿虚劳

    孙思邈中医内证体察方法探析

    刘争强章文春
    3358-3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内证体察学是一门中医学与气功学相互交融的新兴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孙思邈的养生方法中,包涵着孙思邈内证体察的思想与方法.文章首先归纳解析了孙思邈内证体察的4个方法:黄帝内视法、迎气法、禅观法和火存法.其次,总结了孙思邈内证体察方法的4个特点:以真修实悟为基础、以养生医疗为导向、以精神内守为根本和以形气神合为实质.认为孙思邈内证体察方法是宝贵的经验,对中医内证体察的创新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中医内证体察孙思邈体察方法养生黄帝内视法迎气法禅观法火存法

    基于中医气学理论探讨自噬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徐慧超武荣林蒋子文王海军...
    3363-3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在全球持续快速升高,而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自噬与肠道菌群、机体免疫、遗传因素等IBD常见发病机制关系密切,是IBD相关研究的新视角.文章以中医气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现代研究结果为证据支撑,从IBD的发病因素、自噬的生物学特性、自噬在IBD发病中的作用、中医气学理论在IBD和自噬中的体现四大方面探讨了自噬在IBD中的作用,以期为自噬治疗IBD的研究及中医气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中医气学理论炎症性肠病自噬

    运用伏邪理论辨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病机演变

    张杨毅林振文李灿东陈凌琦...
    3368-3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发生慢性胃炎最重要因素之一,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表现.幽门螺杆菌隐匿致病的特点与中医伏邪理论有相通之处.文章通过运用中医伏邪理论,将传统望闻问切与现代科学诊疗技术相结合,整体辨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病机演变及预后转归.最终将其归纳为:以邪伏不发、湿阻气机为始,发而显微、湿郁化热为渐,痰瘀入络、邪显成巢为著;并探讨疾病各阶段诊断可能存在漏诊误判的情况发生.以期为提高中医临证辨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伏邪理论中医诊断学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病机演变整体观伏湿病邪

    牙齿疼痛的中医证治与特色探析

    鄢梁裕崔为
    3372-3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齿疼痛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历代医家基于《黄帝内经》中牙齿联属于肾、骨、髓、阳明经的生理认识,提出了牙齿疼痛的病因病机为肾虚髓空、邪犯风火、龋齿虫蚀3个主要因素,并确立了以补肾固齿、疏风散邪、祛瘀生新、清胃泻火、杀虫止痛5种治疗牙齿疼痛的治法治则,相较于现代的口腔医学治疗方法,通过对中医在牙齿疼痛的预防、治疗、遣方用药的分析发现,中医在香药使用、中药漱口、叩齿保健、针刺止痛领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与显著疗效.

    牙齿疼痛中医治疗香药漱口叩齿针刺

    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心律失常的病机与治疗

    连妍洁李明轩刘红旭来晓磊...
    3376-3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多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临床多从心悸病论治心律失常.现代中医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五脏气机升降关系密切,这与"圆运动"内涵不谋而合.文章从圆运动的"中气如轴,四维如轮"的气机升降角度阐述心律失常的中医病机,顺应圆运动的规律,以"调理中焦、兼顾四维,运轴行轮、运轮复轴"为指导思想论治心律失常,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圆运动中医学心律失常心悸病机论治气机升降

    轩辕黄帝医用"祝由"的渊源

    李雄
    3379-3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祝由"一词,由来已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巫医同源的上古时代.祝由术就是通过移精变气,调动宇宙的信息能量施于患者,调整紊乱的信息场,达到阴阳平衡.祝由蕴含了华夏民族对生命和疾病的认知与探索,是盛开在中华医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祝由医学虽然还有许多尚未破解的奥秘,但量子纠缠等前沿科学一定程度提示其超前性与科学性,挖掘、整理、继承祝由,必将更好地造福人类.

    祝由医学移精变气量子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