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双月刊

1007-4856

ent93@163.com,entcw@126.com

0556-5519852,5866225

246004

安庆市孝肃路42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In Integra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发扬中西医结合所长,贯彻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理论与临床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中西医结合在耳鼻咽喉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气宣化法调节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IGE及鼻黏膜IL-10表达机制研究

    刘畅屈静陈陆泉刘蕊洁...
    32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与血清IgE含量关系密切.IL-10 家族细胞因子抑制过度炎症反应、上调先天免疫和促进组织修复,在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中医益气宣化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佳.目的 以OVA诱导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阐释益气宣化方影响鼻黏膜IL-10 分泌从而抑制变应性鼻炎的机制.方法 24 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 只和变应性鼻炎模型组18 只.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模型组分为三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益气宣化汤,氯雷他定干预.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评分.通过ELISA分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gE含量及鼻黏膜IL-10 含量.结果 益气宣化汤能够有效降低变应性鼻炎小鼠的临床表征(P<0.05),有效降低变应性鼻炎小鼠外周血中IgE含量(P<0.05),有效升高鼻黏膜组织IL-10 的含量(P<0.05).结论 益气宣化方通过调节血清IgE含量和鼻黏膜IL-10 分泌,达到治疗作用.

    变应性鼻炎益气宣化IgEIL-10行为学细胞因子

    耳部序贯外治疗法治疗极重度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史军刘玉陈小宁伍丹...
    325-328,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联合耳部外治法结合常规用药治疗气滞血瘀证极重度突发性聋(SHL)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极重度SHL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联合耳部外治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纯音测听改善情况,耳鸣评分和HAMA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评分和HAMA评分在治疗前后统计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医联合耳部外治法结合常规治疗能有效提高极重度SHL患者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极重度型突发性聋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李妩玲祝姗姗
    329-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突发性聋(SH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SHL患者 65 例,其中对照组 33 例,予常规西药治疗 10d,观察组 3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 10 次,每天一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均值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均值均降低(P<0.01),观察组纯音听阈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能显著提高SHL患者临床疗效,促进听力恢复,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突发性聋通督调神针法纯音听阈均值疗效

    苦蛇治霉滴耳剂的制备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牟珊张勤修刘志庆朱聪...
    33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苦蛇治霉滴耳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程序,观察该制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常规制备工艺将该组方制备为滴耳剂,同时建立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收集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 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 例和对照组140 例.所有患者均彻底清洁外耳道,然后各组分别接受不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 4%硼酸酒精滴耳液耳浴,治疗组患者则以苦蛇治霉滴耳剂耳浴,均为每日2 次,7d为 1疗程,共治疗 2 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该制剂生产工艺可行,质量控制良好.观察组有效率 95.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 80.74%(P<0.01).结论 苦蛇治霉滴耳剂组方合理,质量标准稳定可控,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

    苦蛇治霉滴耳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疗效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分泌性中耳炎用药规律及临床应用

    魏丽琳刘钢金龙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分泌性中耳炎用药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 从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并筛出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Excel系统录入并清洗数据,再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治疗SOM的药物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文献共 97篇,方剂140 首,中药 144 味;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肺、脾两经为主;舌象以舌体胖、舌淡苔白、舌边有齿痕、舌红苔黄腻、舌质暗淡舌边有瘀点;脉象以脉浮、脉濡缓、脉弦数、脉细涩为主;证候类型为风邪外袭型、脾虚湿困型、肝胆湿热型、气血瘀阻型为主;功效以补虚类、解表类、利水渗湿类为主;其药物使用频数≥21 的高频药物共 22 味;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药物关联组合分别是A(石菖蒲、茯苓)、B(石菖蒲、泽泻)、C(石菖蒲、甘草);聚类分析得出4 个聚类方.结论 SOM以风、湿、虚、瘀等病机为核心,治法以解表祛邪、益气健脾、利湿清热、行气活血为治法的用药规律.

    分泌性中耳炎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中医药

    耳内镜下鼓室体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袁玉琦童步升
    34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鼓室体瘤是中耳常见的良性肿瘤,早期主要在鼓室内生长,表现为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和耳胀满感.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借助耳内镜手术成为可行的选择.方法 本文回顾了本单位的 3 例耳内镜下鼓室体瘤切除的患者资料.结果 3 例患者在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保留听力.结论 经耳内镜行鼓室体瘤切除术为该类适应证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快速康复的手术选择.

    鼓室体瘤耳内镜听力保护

    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王咏丽安淇李红梅吕小红...
    346-349,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分析评价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BM、CNKI、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搜集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发表的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文献,应用RevMan5.3 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 11 篇研究报告,包括 1072 例患者,其中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组 533 例,单纯应用常规疗法治疗组 539例.Meta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总评分[MD=-1.88,95%CI(-2.67--1.09),P<0.00001]、总有效率[MD=0.14,95%CI(0.09-0.18),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L-4 水平改善幅度[MD=-1.68,95%CI(-2.08--1.28),P<0.00001]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疗法治疗,安全性良好.

    变应性鼻炎通窍鼻炎颗粒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儿童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后发热相关因素分析

    王雪梅沙敏曾惠群楼高忠...
    350-353,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儿童经等离子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为围手术期的诊疗提供合理依据和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12 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 417 例因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而行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的相关资料,分析术后发热与患儿性别、年龄、扁桃体分度、腺样体分度、扁桃体发炎次数、鼻窦炎情况、病程、手术季节、手术时段、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417 例患儿中 91 例(21.82%)出现术后发热,统计学结果显示,患儿不同年龄、性别及手术时段术后发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热患儿年龄与未发热患儿年龄相比较小;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发热率相对较高;手术时间在 10:00 之前发热率较高,12:00~14:00 次之.患儿不同扁桃体分度、腺样体分度、扁桃体发炎次数、鼻窦炎情况、病程、手术季节、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细菌培养结果的术后发热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随着扁桃体和腺样体体积增大,患儿发热率随之上升;围手术期伴有鼻窦炎症状的患儿发热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本研究中接受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后发热患儿年龄与未发热患儿年龄相比较小;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发热率相对较高;手术时间在10:00 之前发热率较高,12:00~14:00 次之.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发热

    经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术联合腭咽成形术治疗舌咽平面阻塞重度OSAHS疗效研究

    王效军王宇赵佳佳张颖...
    35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联合腭咽成型治疗因舌咽平面阻塞导致的重度OSAHS患者手术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因舌咽平面狭窄的重度OSAHS患者 35 例,经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联合腭咽成形术,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重要指标的改变.结果 患者术后半年行PSG检查,AHI:术前 64.628±19.017(次/h)、术后 18.922±19.532(次/h),P值为 0(P<0.01);最低血氧:术前 67.114±8.927(%)、术后 78.257±8.762(%),P值为 0(P<0.01);会厌平面游离缘面积:术前 265.217±77.543(mm2)、术后364.917±134.557(mm2)P值为 0(P<0.01);会厌平面游离缘前后径:术前 10.962±3.075(mm)、术后 12.688±4.682(mm)P值为0.001(P<0.01);会厌平面游离缘左右径:术前 24.814±6.321(mm)、术后 27.748±5.400(mm)P值为 0.001(P<0.01).结论 经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联合腭咽成型治疗因舌咽平面阻塞导致的重度OSAHS患者疗效明显.

    睡眠呼吸暂停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腭咽成型术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变应性鼻炎临床新进展"重点号约稿公告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部
    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