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赵伟

旬刊

1004-9290

cvate1632@vip.188.com cvatezbs@163.com

010-5855672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慧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6层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战线上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技能型社会成熟度模型研究

    李忠跃许云珍谢志平欧阳河...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能型社会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党和政府提出的新的社会发展理念与战略。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内涵不清、评价不完善等问题阻碍着目标的实现。开发技能型社会成熟度模型,对及时评价技能型社会建设现状和能力,发现问题并优化改进具有重大意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成熟度模型理论为基石,借鉴欧洲技能指数,通过政策分析与文献研究提炼出技能型社会的核心要素和促进要素,应用成熟度模型的级别划分和行为特征,紧扣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和"建成什么样"三个根本问题,创建了包含3个核心要素、4个促进要素和5个成熟度等级的技能型社会成熟度模型。不但丰富了技能型社会评价理论,提供了新的工具,也可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技能型社会成熟度模型成熟度等级评价

    我国高技能人才评价政策的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孙君辉吴雪萍
    13-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技能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一并被列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中,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而高技能人才评价政策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我国高技能人才评价政策经历了从模仿借鉴、调整完善到构建中国特色的多元化技能评价体系的历程,政府在政策变迁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政策变迁受经济体制、政治结构及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变迁动力主要来自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变迁过程呈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构建国家高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体系,重构高技能人才评价质量观,优化基于职业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实现政策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

    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评价政策技能型社会历史制度主义

    产教集体行动困境与融合:基于组织场域的结构性分析

    何百通朱芝洲李静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产教集体行动困境似乎成为"天然的常态",这是产教组织场域参与主体、关系系统和制度环境等结构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破解困境之策在于:主体层面,要正视利益诉求,价值共创共享,提供产教集体行动的持续性动力;关系系统层面,要创新组织形态,提升结构化程度,稳固产教集体行动的共生性空间;制度环境层面,要完备制度性要素,刚柔相济,形成产教集体行动的约束性力量。

    组织场域产教融合集体行动主体关系系统制度环境

    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下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路径

    曹靖尚嘉珉
    31-3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下,契约设计明晰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权益保障、契约执行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共赢、契约调整优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通变达权。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中留有价值目标取向冲突、有限理性矛盾挑战及产教信息封闭阻塞的契约设计之困;显现沟通协调机制失灵、职教发展氛围失范及社会网络关系失衡的契约执行之难;存在激励制度不健全、资产专用性不坚韧及适变能力不充分的契约调整之窘。可通过优化契约设计,提升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知;强化契约执行,增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信心;细化契约调整,通畅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运营,助推其可持续发展。

    产教融合型企业职业教育不完全契约可持续发展理论逻辑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价值旨归与困阻纾解

    胡澎雷宏振许世杰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党和国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转折点上,职业教育应立足时代使命,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等视域澄明"要素优化"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关键支点的价值旨归,厘清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挑战困阻——育人和服务适应性不足导致的"供需失配"问题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堵点。锚定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纾解进路:以内部各要素系统性改革创新驱动整体适应性提升,进而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等全领域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点。最终以职业教育、产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良性循环和融通聚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人才要素创新

    职业本科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进路

    关莉莉焦红强朱佳萍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拓展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揭示了区别于传统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动能,体现出"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本科教育目标具有耦合关系,职业本科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创新资源、产业升级动能、技术迭代支撑、人才资源跃升。职业本科院校应围绕国家人才战略凝练职业本科办学理念,围绕新兴产业、颠覆性产业布局专业体系,围绕前沿科技企业开展科教融汇,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拓展人才跃升通道,围绕数字技术培育新质教育力,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中,找准目标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职业本科高职教育耦合关系

    全球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建设的比较研究:基于UNESCO 79国/地区的典型案例

    谢青松张伟远许玲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各级各类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终身教育资历框架,是数字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也是全球终身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走向。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在2023年12月发布的第五版《全球国家和区域资历框架目录》中的79个国家/地区资历框架典型案例为样本,对全球资历框架发展阶段、建设目标、制度建设、全纳贯通、治理模式、等级划分、等级维度,以及推广途径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对我国资历框架建设有三方面启示:一是构建以法律为依据、全纳为特征的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制度体系;二是构建以质量保障为核心、行业能力标准为要求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三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技术为支撑的学分积累、互认和转换的学分银行运作系统。

    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乡村生态教育的路径建构——基于J村的个案研究

    吕延菲何爱霞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乡村生态教育。在空间生产理论的生态观指导下,通过运用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法,对典型案例J村的生态教育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空间实践表现为教育内容与乡村现实的内在统一,空间表象的形成得益于教育目标对乡村生态的抽象规约,而教育方式与村民状态的动态平衡促成了表征空间与空间表象的统一,最终实现了乡村生态空间的重构。由此,乡村生态教育可以建构出到田野中挖掘教育内容、从需要中筛选教育目标、在交流中探索教育方式的三元路径,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空间生产理论乡村生态教育乡村振兴个案研究

    区域劳动教育共同体建设: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

    李剑波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劳动教育共同体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推进劳动教育的利益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利益共享三类核心要素构建出的责任共同体、实践共同体、育人共同体。以区域劳动教育"1+1+N"实践模式为例,借助多主体共商,构建区域劳动教育责任共同体;依托项目共建,打造区域劳动教育实践共同体;贯彻利益共享,铸就区域劳动教育育人共同体,为区域推进劳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劳动教育共同体区域理论框架实践模式

    政策变迁视域下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演变、关键瓶颈与未来方略

    安冬平罗理广林晓航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引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理据,系统的政策释析逻辑据此生成。政策变迁视域出发,"历时"维度,基于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追踪,生动演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演变历程",追根溯源政策变迁与发展演变交互逻辑;"现时"维度,基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关键瓶颈透视,逻辑推导民办职业教育政策"未来主张";"未时"维度,沿循历时"交互逻辑",以"关键发展瓶颈"为突破重点,以"政策应然主张"为改革方向,以"政策优化消梗"为破解战略,为实现中国式民办职业教育现代化进行政策优化并设计系统未来方略。

    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发展演变关键瓶颈未来方略